甄子丹《问丹心》连载:探索武术的真谛

2016年10月31日 10:39  娱乐专栏  作者:甄子丹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甄子丹

  《问丹心》友情篇

  武术的真谛 

  真正的武术是什么?自我习武以来,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大家对功夫存在的误解,根深蒂固缘于看武侠小说,像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每使出一招一式都有几百句诗词抽象地描述,将功夫描绘成浪漫的意境世界。 

  其实,最能体会功夫真谛的,我个人认为莫过于李小龙的一套截拳道理论,以有法为无法,不受任何规则所限制。 

  新派武术

  少年时期为一介“武痴”的我,积极寻求武学的真义,一心为提升自己水平,于是到北京武术队受训,不过,后来才发现武术队如此超人的弹跳和速度,其实都不外乎一种体操训练,而且这些国家,省级的武术队,都转型为新派武术,招式、套路都为比赛精心编排过,表演性质居多,对于搏击实战却受用甚少。 

  武术队表演形式的比赛,像很多功夫电影一样,都充满京剧影子,行内术语:低头、脱脚、翻腰,无一不是由京剧而来,某些动作和节奏更似舞台亮相,称不上真正的功夫。

  图:导火线》将美国MMA介绍给香港观众认识,除官能刺激外,也希望将我对武术的认知表现于电影之中。 

  其实,武术出了是文化国粹及体育运动之外,意思是说在格斗中,不要预设固定招式去应付对手,而临场作实时反应,靠本能直接发挥。他提出格斗者不应受任何形式所束缚,也绝不因你所属的派别,而固定一种形式和方法。故传统武术,盲目追随所谓的“师傅教落”,一招一式都一板一眼,其实是完全与之相悖的。

  图:李小龙的功夫和武学理论令人折服,也是我一直视为偶像的原因。

  今年,我爱上美国流行的MMA(混合格斗或混合武术),发觉其精粹与李小龙提出的武术理论如出一辙。格斗者困在一个笼里面自由发挥,任意使出任何招式,当中包含摔角、柔道、空手道、泰拳、中国功夫,甚至任何可以击倒对手的方法,看过之后,也不知不觉迷上。 

  武术大同

  摒弃门派之见,集各家各派、中外武术之大成,以广阔的心胸容纳所有实用的技击技术,MMA何尝不就是李小龙截拳道的理论呢?作为一个武术家,他比一般人前卫半个世纪,已经明白了武学的真谛。 

  因为对MMA的情结,我拍《导火线》时,便全采用MMA的风格设计动作,并希望透过电影传达我对武术的认知,好让观众感受得到。而由于太过希望将MMA真实面呈现于镜头前,就连导演叶伟信都嫌我设计的动作过于刁钻,说:“直情可以做教材,教人MMA啊!” 

  图:我认为格斗不应该受任何形式,门派限制,对美国的MMA更有情结,拍《导火线》时便用MMA风格设计动作。 

  寓拍电影传递武学信息,这番苦心只望拓阔大家视野,推崇中国功夫的同时,也怀着开明的态度接纳各家各派,若然故步自封,不进则退。 

  功夫之路(上) 

  在华语电影市场里,我作为功夫演员的代表之一,随着时代的巨轮经历了几许翻天覆地的变迁。 

  中国人传统的角度里,有所谓“时势造英雄”,某种程度我认为一个演员,也是市场需要而来定夺他的价值,在最后的这两篇中,我将自己一路走来的功夫之路,做一个总结,希望大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甄子丹。 

  进军海外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香港电影萎靡不振,产量屡创新低,甚至就连被誉为华语骄傲的动作片,也不例外。 

  正当香港动作电影人为前景担忧不已时,几十年来努力在海外培养的一批动作迷,适时开启欢迎的大门,让一班动作演员和顶尖的动作指导纷纷踏上好莱坞之路。 

  适在此时,李安的《卧虎藏龙》又在引发起外国一股功夫热潮,于是他们便买下我于一九九三年的旧作《铁马骝》版权,并在全美一千五百家影院上映,结果拿下一千五百万美元票房,赚了个满堂红,同时也迅速打响了我的知名度。

  图:练功是一条漫长而不能半途而废的艰辛之路,和我对动作片的那份坚持和理念异曲同工。 

  坚持风格

  能够凭借一部旧作坐享其成简直是天逢奇遇,往后自己当然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把握住机会。那时候我先后跑到日本、德国、美国,武指《超时空圣战》、《幽灵刺客2》及《修罗雪姬》等,盼望自己的动作理念能发扬于电影中。虽然明知道当时的设计违背了那个年头的潮流,当香港的电影人依旧飞来飞去大卖自己吊威压功夫时,我却始终坚持动作必须凶猛凌厉,注重速度和力量,这是我所谓的“甄氏风格”。 

  图:自幼学太极的我对耍太极剑有一定水平,而《卧虎藏龙》的剑来剑往,更成功开拓外国的功夫热潮,为我制造了一个进军好莱坞的良好环境。 

  图:甄子丹的武打风格,向来着重于搏击、实战和展现刚猛一面,我便经常将以上种种元素注入电影中。 

  在二零零三年,张艺谋开拍《英雄》,急需一位和李连杰对打的高手,好莱坞片商点名希望我参与演出,可想而知对我和李连杰的期望都很高。 

  当时大家的压力当然很大,每拍完一个镜头便重看一次,李连杰会抽根烟想一下,然后我俩又跟武指程小东商量一下。因为不止要求打得好,还要演出完美,不可以输给《卧虎藏龙》的杨紫琼和章子怡两个女儿家嘛!最终《英雄》不负众望,在国内掀起热潮,将低迷的内地电影市道再次激活。之后,当我重返好莱坞时,却愈是发觉那里不适合自己,终于《千机变》又把我带回香港。 

  回归本土

  欧美市场对中国功夫的新鲜感逐渐冷却,我想很多电影人一样陆续回归本土,放眼当时的香港动作片,在我眼里不进反退,于是便立下拍更多好电影的决心,终于《千机变》成功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对我来说,这份激励非常重要,让我为扎根华语影坛踏出坚实的第一步。 

  往后几年,由我武指的电影都获得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的提名,得到同业肯定,同样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的《杀破狼》,便是我电影生涯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兼任武指、演员两职,在动作上我更呕心沥血,一改传统的设计理念,加入大量现代搏击、实战元素,刚猛动作,将武打的真实感呈现于观众面前,希望能够开拓得到大家看功夫电影的新视野。 

  顺势而行,再加上对自己理念的坚持,在动作片的世界,我初步得到了一些成绩。 

  功夫之路(下)

  重回香港扎根本土,我的事业将进入新的里程,不变的是我坚持电影里面,要有真实的格斗风格,适时大家似乎也看厌了飞来飞去吊威亚的武侠片,致令《导火线》、《龙虎门》等的时装动作片,让功夫迷大呼过瘾。 

  动作上得到大家的认同,演技是我近年所追求的个人新突破。未来,在武术领域上,我的目标是出一本功夫写真,以相片传达我对中国功夫的见解,那真是可喜可贺。 

  侠片失宠

  之前的武指都经常用到吊威亚,但现在国外都不太接受了,对上天下地没有力学根据的表现都有点抗拒,他们现在希望看到的是一些实打的动作片。 

  《卧虎藏龙》将古装武侠片推至顶峰:之后引发一片跟风潮,大家都争相去拍,大银幕满是大侠飞来飞去,结果不出五年,在欧美市场上,这类片子很快又失宠了。

  图:向来我都坚持电影要有真实格斗的风格,与《拳霸》TonyJaa不谋而合。 

  另一边,泰国TonyJaa(托尼·贾)的一部《拳霸》大杀四方,不用替身的超高难度动作设计,迅速赢得世界的欢心,中国功夫变得压力重重。尽管洪金宝大哥曾经说过:“TonyJaa啊,港产片其实拍过头啦!” 

  接近真实

  我拍的电影《杀破狼》正好切合当时市场所需,实打的设计很受功夫迷欢迎,之后再接再厉,相继拍摄了《龙虎门》和《导火线》,同样令功夫迷大叫过瘾。很多行家看完之后,还说《杀》片在时装动作电影中,算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我“甄氏风格”的电影也开始得到大家的肯定。 

  近年,我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每部戏也希望有一些突破。最近看了西片《神探福尔摩斯》,当中动作风格的相类似,我更怀疑该片导演可能看过《导火线》和《杀破狼》呢!

  图:《叶问》的成功,将我个人事业推向高峰,同业更一窝蜂开拍相同人物的电影、电视剧。 

  当然《叶问》的成功,就更进一步将我个人事业推向高峰,相同人物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也相继开拍,就像当年的《醉拳》、《黄飞鸿》等系列电影、电视剧一样,大家一窝蜂去拍,成功创造了一个英雄人物的热潮。

  能文能武

  对比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演戏方面有一个追求,但现在却希望打而优则演。为什么呢?武术指导上我得到认同,但既然要做演艺圈的人,我就希望在演技上也有所提升和贡献,而原来在不同的层面上,我也可以拿捏得到。 

  前阵子的《十月围城》我演的角色和女儿的一段父女情,我便全力以赴,希望真正做到一个既“能文”又“能武”的演员。 

  未来的目标,除了到几个武术圣地,包括少林寺、西关、北京等南拳北腿发源地,完成拍摄功夫写真的工作,并将之出版外,期望二零零九年所拍的四部电影《十月围城》、《锦衣卫》、《叶问2》及《精武风云·陈真》,也都能令观众感到原来甄子丹演技也算得上水平。

  若大家都可以接受,那便可喜可贺,这应该比获什么千万片酬,更值得令人欣喜啊!

  图:去年我到全国的几大武术圣地,包括少林寺、西关、北京等地,拍摄我的功夫写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甄子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