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京剧》影像京剧折射近代百姓生活

2013年05月30日10:41  北京晨报
纪录片《京剧》 纪录片《京剧》
影像京剧折射近代百姓生活 影像京剧折射近代百姓生活

  央视纪录频道的原创纪录片《京剧》经过两年的制作,终于要与观众见面了。用纪录片手段去拍摄、记录最具中国代表性的艺术文化——京剧,对于当今以及未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纪录片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穿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文化施展自身的魅力。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部纪录片诞生,那就是与国粹京剧的结合体——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表演的《定军山》。但经历了上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与颠沛流离,这部电影的胶片已经损毁,如今只留下当时的几张剧照,成为了京剧文化最珍贵的资料之一。

  而说到现今,12集纪录片《故宫[微博]》记录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巅峰之作。在人类文明史上,故宫的实体建筑可能会永久存在,但片中所讲述的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则为当下以及未来的人们留下一份过往的精神印迹。

  2004年,纪录片《京剧》的总导演之一蒋樾就开始着手采访尚且健在的京剧老艺人。2010年,央视纪录频道成立后,纪录片《京剧》正式立项,全片共采访了180多位老艺人和研究者。这种抢救式的采访是相当珍贵的,甚至在片子即将播出的当下,片中采访过的老艺人中,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蒋樾说,京剧文化所经历的200年中,中国历史也经历了一次次重大变革。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京剧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如万花筒般的世界,而这些将有可能成为吸引人们驻足于京剧的关键。

  在蒋樾看来,今天是一个文化缺失的时代,人们都在为物质生活奔波。我们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走到现今开放的时代,巨大的物质刺激势必对文化形成冲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用一部纪录片反映一个文化现象的波澜史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观众从中看到这种文化的美,看到一些能让我们自身产生自豪感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做纪录片的诉求。在人类整个发展进程中,一部片子肯定不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我们希望用文化来承载我们的生活。

  作为京剧人的国家京剧院[微博]院长宋官林看来,从历史印迹、时代视角、国际眼光、文化观照的层面对京剧的发展脉络、生态环境、审美特征、价值取向进行全景式记录和评判,是京剧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期许,也是京剧人的热切期盼。它不仅是京剧艺术传播史上的划时代之举,也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纪录片《京剧》的问世,对传承京剧艺术、传播京剧文化、拓展京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提升京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都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如导演蒋樾所说,京剧题材的纪录片拍200集都可以。京剧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拿来讲述,有太多的历史应该被记录。6月3日,这部述说京剧的纪录片将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的《魅力纪录》栏目与观众见面。

  直面京剧的尴尬现状

  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2010年11月17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观众对京剧本身的兴趣缺失。而这也是纪录片《京剧》将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纪录片《京剧》的总导演之一蒋樾说,“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京剧由来已久的身份和现在可有可无的需求,确实是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但是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不仅仅应该承载这么一个现象,我们更希望把京剧曾经拥有的辉煌告诉观众,希望观众在看过片子之后,了解到京剧为什么可以成为国粹,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艺术和文化。”

  在京剧发展的200年中,它留给人们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蒋樾认为,这样一段历史足以吸引观众驻足观看,“在今天这个文化缺失的时代,把这样一段文化历史重新呈现给大家,喜欢京剧的人能热爱,不懂京剧的人,也能驻足,逐渐产生兴趣。”

  折射一段民族近代史

  曲折的故事和丰富的情感从来都是吸引观众的法宝,去年大热的《舌尖》就是以此见长。京剧的历史从来不缺少人物和故事。京剧的艺术趋于成型的时候,正好是1840年左右。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京剧书写了一部悲壮的近代历史。

  “如果《京剧》单独去拍‘唱念做打’,喜欢看的观众就会比较少,但是借着京剧的故事、发展史,讲述中国人在近200多年来的生活,从京剧折射出民族近代史,就可以照顾到更多的观众。”蒋樾告诉记者,“京剧发展史可以是一部政治史、经济史、生活史,借着京剧发展史,介绍的是近代中国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文化生活。”

  找到与外国人共通点

  在纪录片《京剧》的首播发布活动上,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说,在4月初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们精彩演出,赢得众多戛纳市民和国际机构代表的欢呼和掌声,他们争相与艺术家合影的场面,成为戛纳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戛纳国际纪录片交易大会上,纪录片《京剧》的点击率在亚洲纪录片中名列前茅。

  京剧对西洋人的吸引由来已久,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将京剧带到美国,就让那里的观众为之疯狂。但蒋樾认为,“外国人关注京剧,就像中国人关注西洋歌剧一样。”虽然关注,但不一定了解,“我们关注歌剧,对唱法、演出的故事内容,读解起来比较困难,外国人读解京剧也是非常困难的,包括响器,都不是外国人非常习惯的东西。但是有一个东西是共通的,那就是人类发展史。我们力求展现文化发展史的东西,让他们能够来了解京剧,了解中国人的生活。”

  抢救耄耋老人的记忆

  该片采访了大量的京剧老艺人。蒋樾介绍说,首次拍摄的8集纪录片将内容设定在1959年以前,能讲述这段历史的人,年岁一定不小,“我们首先按照岁数划定一个界限,要采访80岁以上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经历了那段历史。被采访者年龄最大的有102岁。”

  众所周知,拍摄和采访高龄老人相当不易,“好多老人的家里没有条件,不能架机器拍摄。但是老人因为年岁太大,身体不好,已经不能下地行走。我们几乎都是背来采访的。”这些老人虽然身体有恙,但讲起年轻时学戏的事情,头头是道。这样带有抢救意味的采访,将这些亲历者的记忆保留下来,这些资料都是非常珍贵的。

  片中还采访了与梅兰芳合作多年的琴师姜凤山。去年12月22日,90岁高龄的姜凤山老先生因病离世。蒋樾说,“采访姜凤山老先生从2004年就开始了,拍了很多次。去年去世前,我们还拍了一次。老先生说又想起一些东西,拖着病体给我们讲的。”

  8集有被采访者180人

  对于展现京剧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蒋樾认为一定要拍摄客观内容。而客观性的关键就在于被采访对象,“如果都是解说词,就非常主观。要让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以及研究京剧的人来说话。自己说的空间越少越好。这也是向京剧的致敬,向这些被采访者致敬,给他们一个说话的机会。”

  据介绍,虽然这部纪录片只有8集,被采访者的用量达到180人之多,仅第一集中就有30个采访对象,“我们要考虑到观众的承受性,每个人的说话都不会超过20秒钟。第一集那30个采访者,没有一人重复出现,每个人出来只说一句或两句话。”

  很多原址都没了痕迹

  作为国粹的京剧是不缺少故事的,但是蒋樾说,拍摄这部纪录片最大的困难,是曾经发生这些故事的地方被城市的快速发展抹去了痕迹。“北京当时有非常著名的剧场,比如第一舞台、广和剧场,都已经没有了。现在的长安大戏院也不是原址。”

  所以,“拍京剧不像拍故宫,故宫的实体建筑还在那儿,房子没少,可以随便拍,包括里面展示的艺术品也都在。与京剧相关的很多建筑都没了,有的甚至连故居都拆了。”此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早年间对于画面的记录少之又少,“杨小楼是武生泰斗,但现在的人谁看过?只有一些照片。”这样的内容就只能用三维动画来制作。“我始终认为,纪录片是拍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我希望拍到真实存在的东西,实在没有的,只能用三维动画解决。”因为实实在在的物件,“才能让观众感受当时人的音容笑貌,甚至感受当时空气中他们的味道。”

  ■戏如历史

  8集纪录片《京剧》以主题划分,分别讲述了京剧的起源、京剧的遍地开花、京剧艺人的生存地位、京剧女艺人的出现等8个主题。我们都说戏如人生,但戏也是历史,照应了那段实实在在的经历,最终8集纪录片用8个著名的戏名来命名,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第一集《定军山·溯源》:讲述京剧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半个京城的人都会唱两句京剧,以哼两句皮黄为荣,强调的是京剧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第二集《宇宙锋·呐喊》:关注的是京剧艺人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古代的社会阶层是有地位划分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九流、下九流”,京剧艺人排在下九流第八位,地位非常低。

  第三集《借东风·传承》:讲述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京剧红透半边天,看戏的也多,学戏的也多,京剧的科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片中介绍了当时几个著名的科班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当时孩子们学戏的故事。

  第四集《大登殿·绽放》:介绍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京剧最红火的时期,讲述了梅兰芳、程砚秋等在成名以后是如何绽放京剧艺术的。这集的最后描写到梅兰芳率领他的班底到美国演出的情况。

  第五集《生死恨·抗争》:讲述的是京剧艺人在战争中受到的迫害。艺人是吃张口饭的,最怕的就是社会动荡。而京剧艺人本身也受到战争的侵害,如杨小楼、余叔岩相继离世,梅兰芳在抗战期间罢歌罢舞。

  第六集《凤还巢·坤伶》:《凤还巢》讲述的是京剧女演员的故事。中国很多的戏曲种类都有女演员,但京剧自诞生起就没有女演员,女角色都是由男旦扮演。1900年以后开始有了女演员。

  第七集《荒山泪·江湖》:讲述的是京剧艺人跑码头的过程。京剧就是在艺人们不断迁徙的过程中普及、完善的。但是江湖饭不好吃,他们到哪里都要拜码头,想办法融入当地,这对于艺人们来说是一部辛酸史。

  第八集《群英会·新生》:讲述解放后京剧辉煌的十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京剧经历了“改人改戏改制”的局面。在这个时期,京剧出现了“四世同堂”的局面,即四代京剧艺人同时活跃在舞台上。而纵观200年历史,京剧又是一个荡气回肠、众多艺人粉墨登场的群英会。

  晨报记者 解辰巽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