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在谎言中,拍寻找真相的电影

2014年12月21日23:45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人物志Vol.77姜文:在谎言中,我拍寻找真相的电影人物志Vol.77姜文:在谎言中,我拍寻找真相的电影

  点击查看《一步之遥》全国影讯>>

  公映首日后,《一步之遥》在豆瓣上的得分仅为6.2,创姜文导演电影新低。微博网友打分7.7,成绩也不算特别突出。

  微博抓取的数据显示,上映当天,有4300名网友给予了《一步之遥》正面的评价,只有不到1000人给了差评。截然不同的数据证明了一个事实,与《让子弹飞》一边倒的喝彩声相比,《一步之遥》获得了非常极端的两极口碑。

  12月19日下午,不亦乐乎工作室,姜文的大本营,制片人马珂和宣传总监阎云飞正在为放映问题、观众反馈忙碌着。阎云飞当天一觉醒来,手机上160条未读信息,意外的差评让他们压力倍增。编剧廖一梅、于彦琳、孙睿也在,可唯独不见姜文。原来老姜奔波着参加观众见面会,还没回来,晚上他还要去参加另外一个合作伙伴举办的放映活动。本周,2D版《一步之遥》将会和观众见面,面对《智取威虎山》提档半天的冲击,他们一刻也没有轻松下来。

  其实,伴随着“看不懂”、“尿点多”、“3D效果差”的负面评价,《一步之遥》也收获了各种各样的诠释。有符号学解读,有引经据典,有对电影本体的分析,也有对姜文本人的研究,在华语电影圈,已经很久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就一部电影发表如此多元化的观点了。

  我向姜文转述外界的有趣言论,他哈哈大笑,“那是因为马走日在吹牛啊,最后一个本来不遭人待见的人,做出了不起的事儿,了不起的马走日。”

  与往常的霸气外露不同,坐在我面前的姜文展现出久违的诚恳。他不在意观众?不,他太在意了,以至于希望观众透过《一步之遥》设立的种种障碍,摆脱虚构的梦境,感受到真正的真实。他批判了观众的麻木,被媒体和权贵的合谋搞得失去了判断力,最后“王天王成了王天王,观众却还是观众”。即便,这难免让掏钱去影院看片的人,感到有点不舒服。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get”到姜文的良苦用心,因为首轮放映后的差评缘故,那些原本想去看的观众选择放弃这部电影。首周末四天票房3亿多,说明《一步之遥》没有获得预期的市场反应。

  这并不影响姜文的心情,80分钟的对话中,他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引经据典,还时不时从其他受访者身上找笑点。结束之后,姜文突然问我:

  “标题你想好了吗?”

  “还没有。”

  “我给你出一个怎么样?”

  “好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写的。”

  我最后没用这个标题。

    监制、主编:陈弋弋

    副主编:钱德勒

    采访、主笔:王玉年

    编辑:梵一

    设计:陈瀚    摄影:郑福德

    电影编辑:黄卓、赵欣

姜文对话新浪娱乐姜文对话新浪娱乐

  怨念是寻找真相的障碍

 

  “恶毒的评论,让我感到叹息”

  王玉年:你的电影里有太多暧昧不清的东西,让观众有了各种解读。比如大家认为马走日一定是个太监,不然为什么不和完颜英在一起呢,而且他是太后身边的红人。

  姜文:(大笑)这个我觉得有道理。假如马走日前面那段不是吹牛的话,或者你没听出来他吹牛的话……那你跟太后这么熟,又在炕头上跟太后聊天,这两个柱子是成立的。

  问题是马走日显然是在吹牛,他是不是个满人都可以打问号,一个爱吹牛的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不可信)。

  我觉得只有最后他面对枪子儿时候的那些话接近真实。他和武六说,我可以走向死,但你不能为我再死,因为我不值得你这么爱。这个时候我觉得马走日是个有底线的人。

  马走日是不自觉地通过和各种角色的碰撞,一次次地撞到自己其实并不低的底线。最后通过武六和她妈机枪的碰撞,发现无论如何,我不能让您再出事儿。这跟他第一次看完颜翻车死就跑了,是截然不同的境界。

  王玉年:那就是说这次你演了一个骗子,像《让子弹飞》里面的葛优。

  姜文: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少吗?我觉得我们基本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的。

  那天我跟朋友聊天总结出来,一言以蔽之,我拍的就是寻找真相的电影,不断在寻找什么是真相。当然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设一些骗局,如果大家戳穿骗局的能力越来越强,不但在电影里能找到真相,在现实中我们也能找到真相。

  人的这种怨,贪、嗔、痴是吧。尤其是怨,是人们去寻找真相的阻碍。一怨,就容易在原地晃或者往回走,或者横向乱倒,这样的话我觉得就是在浪费生命。

  像前些日子的一些评论,我看了也觉得很可悲。一个恶毒的评论只能反应你这个恶毒的世界,我确实为这种事儿叹息。其实可以批评,可以严厉,但是尖酸、刻薄、恶毒不起作用,就像手撕鬼子一样。

《一步之遥》姜文剧照《一步之遥》姜文剧照

  麻醉观众,这不算有责任心

 

  “不顺溜着讲故事,才最贴近生活本质”

  王玉年:《一步之遥》从头到尾都有马走日的旁白,他的语气极其诚恳,推心置腹,有点像石挥在《我这一辈子》里那个腔调。但我越是听他很诚恳地讲述,我就越怀疑……

  姜文:眼前看到的就不能信。

  王玉年:你以前的电影也是这样,强调记忆的不确定性,是不是刻意想要这个效果?

  姜文:我不是想要这个效果,对我来说,世界是这么长的,我没有办法离开我所生活的世界。我们耳朵也经常听到一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絮叨。但是故事跟现实很不一样,而且你看一个人的自述和看他的行为总是有距离的。那马走日的自述和马走日的行为,为什么就不能有点距离呢?我觉得距离还不够。当然实在拉不开我就把声音往老了弄,其实他电影里边不这么说话。

  廖一梅:而且他没到那么老就死了。

  姜文:对。本来最早的时候(有这样的台词),“这都100多年前的事儿了,我还是跟你们说说吧。”就更扯。

  王玉年:我们记者去影院采访观众,看完之后没一个人愿意发言。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按道理说,观众自己花钱买票,喜欢和不喜欢都愿意说。

  姜文:这个就起到了我们电影的作用,看完电影你会更爱自己。我原来就说过,爱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

  王玉年:就是没想好别瞎说。

  姜文:所以我觉得原来那几个恐怕都是看之前就写好的(笑)。

  王玉年:我觉得看完这部电影,会让观众产生挫折感,因为和预期不一样。他们希望看到又一部《让子弹飞》,或者是可以被简单归类的作品。

  姜文:电影其实在追求和常规不一样,或者说艺术本身在追求和常规不一样。人们都不断勇敢问前,探索艺术的方式方法。梵高也好,毕加索也好,包括齐白石,其实都在做这种事儿……

  戏剧、电影是通过故事告诉人家一个东西,其实绘画也是。但是讲故事本身并不是一个最后的目的,或者把人画像也不是一个最后的目的。怎么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对故事本身有一些不同角度的颠覆,这可能其实对认识世界是有好处的。其实大家欣赏无数作品,无外乎也是要更多的办法去接近真相。

  建立一个完整的东西,当然不容易,但是破坏了再建立,显然更需要能力和勇气。所以我从第一个片子开始,就这样做,我可以建立起来,但是也可以随时把它消减掉,然后再建立起来,我觉得这个才是对观众有责任心的。而不是说你看麻醉了,还得要醒一下,然后再麻醉一下,那就只剩麻醉了。

1 2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电影一步之遥姜文姜文电影电影让子弹飞人物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