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高清,觉得它比一般电影的能见度要高,比电视剧更有质感。但看到后来,这些都忘了。只觉得饱暖之后,我们所谓的需求如此虚弱,又如此值得面对,舍与不舍,都那么名正言顺,又必须作出割肉补疮般的壮举。
导演谢东,曾是张艺谋多部影片的第一副摄影,总觉得他和张艺谋的电影还是有很大不同。张艺谋的影片是关于民族的一幕幕寓言,[我的父亲母亲]也是如此。而谢东的这
部处女作要人本一些,更为私人化。它所揭示的人生困境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像张艺谋的电影直指民族症结,而是对人心的新阵代谢,赋予了几缕诚挚的感伤。这欲望刚发作的时候比较具象,片中的两位妻子,一个厌倦,一个欲作改良。当情感由浓转淡,或由淡转浓时,皆摆出停滞不前的态势时,却显得现实。正因为现实的无法规避,而变得模糊起来。那样的一个冬天,感情不是在冰封,而是变得更易于在生活的暗流里喘息。不管这喘息的时间长短,这也只是一声喘息。从婚姻的姿态上来讲,哪几位红男绿女在经历感情的错位后,仍得各就各位。
看这电影,总让人想起雪莱那首著名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人们还来不及等来春天,就已进入了漫长的冬季。想这影片能在2003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广受好评,主要是它应合了人心难以取暖的寒意。学志的妻子有了外遇,他先是烦恼了,当他有了另觅新欢的可能时,就无所谓人心的得失了,他甚至欲承全妻子的出轨。尤其是妻子的情敌不愿意承担时,他几乎是愤怒了,他“不自量力”地大打出手。他显然是为他既成的生活定局仍将延续而痛楚,他无心杀贼,也无力回天。妻子回到了他的身边,虽与爱情无关,但却能让他的生活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虽然裂缝仍在,但破镜重圆总比掰成两半要强得多。片尾时,学志和他的准情人小白菜在空寂的雪地上感怀曾经甜美的青春,他们所做的也只能是这些,昨天的欢乐也能是今天创痛的回忆。
冯小刚在他的[手机]中提到了审美疲劳,而[冬至]则比这更严竣,你必须用你残损的手掌去修补你已到处漏水的婚姻机器,当这机器因道德和责任作为润滑剂而再度运转起来时,你人生的冬季便已经到来,而你的心有千千结只是使这冬季更为干涩而清冷。这些说来是有些残酷了,只是这残酷,因片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得承受,倒有点彼此彼此,有难同当的意味。残酷的方式和程度会有所背离,但残酷的内容却大同小异。学志的妻子好不容易鼓足勇气红杏出墙,但也是荡了个秋千,也折回原地。学志始终是优柔的,他的思虑和负荷太多,使他命中注定要裹足难行。可他内心的渴望在影片最激情的一幕里,使他难以燃烧起来。他无法让小白菜和他自己快乐起来,这是一次精神上的早泄。而小白菜在所有的人物中是最果决,也可以是最现代的。可她面对人心亘古的壁垒时,也无能为力。
本片属于问题电影的范畴,它不提供答案。它只告诉观众感情流变后的大致情形。这不是一部仅仅关于当下思潮席卷下的围城男女的一段伤逝,它跳出了时代的捆绑,而进入命运更恒久的困局当中。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冬至]是一部极有意义的电影,中国电影鲜有对人心本质的探寻之作,这几年此类电影好像多了起来。而目前,大多只能向抵抗天性的婚姻制度发难,以后,应该会在题材和角度上更多元一些。全片小巧而朴素,只是对人生的困境还没有作更披肝沥胆的揭示,虽然感情转弯时的痛彻心扉只具备浪花般的短暂光亮,它必将汇入生活的小溪之中,但人心波动时的细微之处,仍流于概念化。小龙的决绝和后来的推卸,并无更清晰的内因展现。小白菜刚出场时的前卫、跳脱,使他爱上温吞寡决的学志,影片也没有安排合理充分的心理依据。光有寂寞二字,怕很难说明问题。这使得全片的情感力度打了折扣。但作为一部新导演的首部作品而言,谢东还是显示出他的水准和实力。没有那么多骄躁,对生活、对电影的诚意仍在散放。
我看的高清版本,不知道是不是最理想的。全片以黑白色调为主,暗示了生活的无色。即使你能涂抹些色彩上去,而黑白仍像宿命一样主宰了你生活的全部,吞没了你的颜色,好比细雪覆盖了大地一样。洁净是洁净,却已没有了光彩。[冬至]在这一点上,是做得最成功的。真但愿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白雪皑皑,而是春如江水绿如蓝。而[冬至]只是善意而苦涩地给了我们一个提醒。(文/南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