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莉)1月2日起在央视播出的历史剧《汉武大帝》已牢牢霸占住晚间黄金档的收视冠军位置。据央视方面提供的数据,开播四天来,该剧的收视率节节上升,有望突破当年《雍正王朝》在央视黄金时段创下的古装剧收视率最高纪录。而在上海地区,历史剧《汉武大帝》也创下了收视佳绩,领先于其他同时段的电视剧。即便是在遭受HDVD重创的情况下,上海地区在四天内卖出了《汉武大帝》正版音碟2000多套,堪称冬天里的一把火。
尽管胡玫反复强调《汉武大帝》“是一部历史正剧”,但在这部历史正剧中出现的错误却多得令人乍舌。对此胡玫选择了沉默,记者连续两天拨打她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而央视影视部的某负责人则表示:“这部戏既然能通过中央台的审查并播出,就说明小小瑕疵并不能掩盖《汉武大帝》的华丽光彩。”
胡玫VS网友
“新古典主义”不该如此不负责任!
胡玫在拍摄《汉武大帝》长达三年的过程中,提出了“新古典主义”手法———在力求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
然而在该剧播出后许多网友却认为:“虽然电视剧可以虚构,但虚构不是篡改历史!!如果说这是一部在地方台播出的古装戏说剧,我们不做太多要求。但这部戏是央视一套在黄金时段播出的‘鸿篇巨制’,不应该如此不负责任!”(记者陈莉)
中华无帝国哪来“大帝”
日前有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文指出,“汉武大帝”这样的称呼不正确,“汉武帝”才是符合历史的正确称谓。“帝国”一词为舶来词语,中国封建王朝未见自称为帝国者,大元帝国、大清帝国等称呼与中华帝国一样是旧时外国人对我国的称呼。我们应称为元朝和清朝。
记者昨天就此采访历史编剧于正时,他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汉武大帝》的说法不正确,中国是没有‘帝国’一说的。尤其是以‘大帝’这样的词语来称呼自己国家的历史皇帝,更为牵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自称为‘大帝’的。”
司马迁受宫刑长出胡子
在网友的评论中,最有趣的一大争论就是“剧中的司马迁该不该长胡子”。在第一集中,刘彻把中书令司马迁召进宫,就《史记》来训斥司马迁。此时出场的司马迁,竟然有着长长的胡子!
历史编剧于正指出,司马迁该不该长胡子,要看他的出场是在受宫刑之前还是之后。根据史书记载,司马迁受宫刑后,出狱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因此司马迁在《汉武大帝》出场时,应是受宫刑之后,他绝对不可能再长出胡子!
晚唐典故汉朝“推敲”
虽然胡玫力争要以创新的手法来创作《汉武大帝》,但在剧中的台词却出现了“关公战秦琼”的搞笑之处。有网友指出,“推敲”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词,是到后代才出现的,但在《汉武大帝》中的人物却把这两句话说得振振有辞,实在令人惊愕!
历史编剧于正表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句谚语,可能古已有之,在《汉武大帝》中出现并不算错。但“推敲”这个词语是来自晚唐的典故,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汉朝时期,这绝对是一个大笑话!
(记者陈莉)
专家说法
不苛求“移花接木”
但须尊重“大事件”
《汉武大帝》对历史的尊重程度究竟如何?历史剧对于情节的改编,又到底应该在什么原则之下和尺度之内?刚刚获得曹禺剧本奖大奖的沪上著名编剧罗怀臻认为,对于历史剧的演绎有多种方法,如果是走纯艺术路线的,比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那么索性不要谈史实。但如果像《汉武大帝》这样希望走写实路线的正史剧,就应该首先以尊重历史进程和大事件为前提,至少重要事件、人物不能搞错。
那么对于《汉》一剧中情节人物的改动移植,例如把文帝前往细柳营搬到景帝头上,到底合不合适呢?罗怀臻表示,中国对于历史剧的“移花接木”早有争议,郭沫若、曹禺等人都曾表示支持。关键是还原历史风貌,注重唤醒一个朝代整体记忆的“气场”,而不是在真实性上纠缠细节。
话剧《长恨歌》的编剧赵耀民则表示,历史题材剧有它创作的特殊性,对于这类戏不要太苛求。“网上怎么评论我没看到,整个剧本的感觉还是很大气的。就是有些情节没交代清楚,线条粗了一点。比如,我在前一集里看到七国起兵的形势还很危急,到了下一集,问题好像一下子全解决了。”
他认为,从剧本创作的角度,《汉武大帝》和《雍正王朝》肯定不同,后者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怎么改都可以。而《汉武大帝》是根据史料改编的,白手起家,本身难度就大。
(记者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