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危机影响娱乐业 奥运期间票房低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7:53  精品购物指南

  奥运期间 票房低迷

  据某演出公司市场部张先生透露,从5·12汶川地震开始,很多户外硬性广告和主流媒体的宣传方向就不再关注演出市场了,而这两种宣传方式是演出商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到了6月份,大家的关注焦点又都转向了奥运会,奥运会前后的商业演出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国家指定的、文化部主办的演出,他们关注的也不是票房,而是艺术性和影响力。虽然奥运期间大家觉得演出市场非常活跃,有很多外地进京的演出,以及一些国外的、平时难得来京的演出,但张先生分析,外地进京演出有很多是“汇报”性质的演出,比如各地方曲种,“北京观众听京剧的都很少,更不用说地方戏了”;而那些国外演出虽然难得一见,但演出场次通常都很少,甚至仅有一场两场,尤其在临近奥运的时候,很多北京人要么就离京“避运”去了,要么就去奥运场馆看比赛或者在家看电视,所以即使有的国外演出票价很便宜也没有在销售上获得大丰收。

  东方舞艺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市场推广部负责人王夺对此深有同感。他们原本分析过前几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文艺演出市场,发现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可以带来文化消费高潮,但具体到了北京,可能在政策上对外来人口有所限制,所以外来人口实际上比预计的要少,因此他们精心打造的三场歌舞剧的票房情况都不理想。

  张先生认为,内地尤其是北京演出市场,政策的影响力要大于经济影响力,有时候甚至一些小道消息也能迷惑一大批人。“奥运前很早就传出小道消息,有说北京的所有剧场都被奥运会包了的,有说奥运会期间停止演出的,等到了6月份我们才知道,只有一部分剧场被官方包了,而且演出也没被禁止,但这时候再立项、建组、排练、宣传、销售……就来不及了。所以很多小型的演出公司干脆在奥运期间放假了。”

  投资者没人撤退

  按说经济危机时投资者应该捂紧钱袋子,但张先生根据观察所得,近年来不仅很多金融、能源业的老板开始往文艺项目上投资,很多企业也开始为文艺演出冠名赞助了,“经济繁荣时期,做广告有效果;经济危机时期,广告没效果,企业就开始利用‘事件’(如冠名文艺演出)来夺取眼球了”。

  王夺认为,经济危机至多会令演出的协助方、赞助方减少,而不会让投资者们却步。“金融危机本来就是从美国逐渐波及到其他国家的,尤其是对那些特别大型的实体公司有影响,而演出公司在美国本身也不是很大,中国的演出市场又属于初、中级发展阶段,势头很猛,所以没有人会撤退。”但他也承认,经济危机会令团购演出和包场演出有所减少,尤其是那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公司,对文艺演出这种特殊产品的需求肯定会下降。

  工人体育馆馆长马颖说,经济危机对演出业的影响大概会到明年春天才能显现,“因为看演出的固定是那些人,看话剧的一拨儿,看芭蕾舞交响乐的一拨儿。拿工体来说,每年有三四十场演出,以演唱会为主,像蔡琴(听歌)费玉清(听歌)这种歌手永远有固定观众,因为喜欢他们的人大都40岁以上,他们收入固定,不太受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的影响,大不了少看一场演出,但一年怎么也能看一两场。今年因为奥运会的缘故,演出在10月份以后会进入黄金季,所以票房应该会有上升趋势,明年才可能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王夺则认为,今年的中国可谓大喜大悲,既有雪灾、地震,也有成功举办的奥运会,人们的情绪大起大落,正是需要抚慰、调节的时候,那么有什么比看一场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更好的方式呢?

  马颖的眼光则比较长远,他觉得很多国外演出一来中国就“死”(票房不佳)的问题会在3到5年后解决,“我记得6年前肯尼·基(听歌)来北京演出过,去年也来过,但票房都不理想,就和很多国外顶尖艺术家来中国的遭遇一样。为什么?因为现在最有消费能力的70年代生人比较喜欢港台歌手,而等到熟练掌握英语、上网的80后、90后们成长起来以后,就会大量消费世界级的文艺演出,那时国外艺术家来中国演出就会更多更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