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影30年超强纠错:“巨片”端正电影思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11:07  南方周末

  “巨片”端正电影思想

  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这一任务交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的拍摄开始启动。

  1987年7月4日,经中央批准,成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后来正式更名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1989年3月25日,经中央、国务院和军委的批准,《大决战》摄制领导小组成立。

  《大决战》参拍人员数量和动用物资上,都堪称军事片之最:TNT炸药160吨,解放军棉衣5823套,“国军”棉衣4331套,可炸汽车100辆,真坦克50辆……

  片中为了喻示我军走出低谷、开始反攻,设置了一个毛泽东爬坡时冰河开冻、大地回春的场景,镜头只有一瞬,摄制组却为此在黄河边苦等了两年等待回春。

  国有制片厂时期,电影管理部门每年召集各制片厂领导,开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1989年初,这个会议在北京远望楼宾馆召开,会议的主调是大胆解放思想,创 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电影,提倡电影的娱乐性和商业性。1990、1991两年,分别在北京回龙观饭店和远望楼宾馆举行的创作会议,在又一次“清污”背景 下,会议口号是“端正创作指导思想”和“继续端正创作指导思想”。

  这一时期政府对“主旋律”电影的倡导、扶植,作为“娱乐片”的对立面出现,是对此前娱乐片风潮的纠正。

  从1991年到2000年,总计完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共35部48集,创作数量是前十年的四倍,就反映的革命史实而言,几乎写了中国革命的整个进程。 《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之类影片,被称为“巨片创作”。即便本世纪的“中国式大片”,投资的额度和拥有的资源也很难与之媲美。

  如《大决战》投入成本号称1亿人民币左右,实际成本则无法统计。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在《九十年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调查报告》中描述:

  《大决战》拍摄之初军委就从国防费中拨出了几千万元予以支持,并责成总后勤部全力支持拍摄……如要计算,《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的收入连投入的零头也够不到。

  1991年1月9日,中央有关部门发布了《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上缴的实施细则》,适当放开电影票定价,再从每张票款中提取五分钱,作为“主旋律”影片的资助资金。

  在民间,人们对政治、经济局面的一时怅惘,也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过去。1991年底,盒带《红太阳——毛泽东颂歌新节奏联唱》轰动全国,短短一年便创下500万盒的发行量。

出租车和私人轿车里,流行在后视镜上悬挂一张塑封的主席像。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