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乡下人最大的喜事:生了儿子、儿子满岁、儿子上大学,有钱的人或朋友送一场电影……
我在乡下出生、长大,也深谙乡下人看电影、放电影的情绪。
70年代初,乡下人最大的喜事:生了儿子、儿子满岁、儿子上大学,有钱的人或朋友
就送一场电影。露天的,临时在哪间墙上钉四个钉子,白银幕一挂,便成。
头一天,必须早早到乡文化站联系,当天下午,两个结实强壮的小伙子去乡镇或是头一天放电影的村子里抬回放映机。
若是“繁忙时节”,头一天晚上,等到一放完,收拾妥当,就直接抬回村,你村也要抬,本村也要抢,还争吵个面红耳赤,怒目相向,后来管放电影的乡官主持“剪刀、石头、布”之类的游戏,赢了放前场,输了放后场。
放电影的当天下午,学校会提前下课。有亲戚的小孩,好早早去亲戚家打个招呼,算是请他们来看电影。
夕阳还没有下,河边的石阶上陆续听到了洗菜和议论声。
今天放的电影是武打片,谁的功夫高,谁死得惨,谁的运气好,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洗着的菜都快漂到对河对岸去了,一扭头,叹声气、跺跺脚、蹉蹉手,匆匆回去了。灶里还点着火,锅都快烧破了!……
本村的结伴而行,哪怕七八里路,哪怕刮风下雨。
卖油条的、卖甘蔗的、卖棉花糖的,准时而至。亲戚们用一根黄稻草扎了一扎油条算做礼物,吃完饭,拿了凳子,一起去看电影。
没有亲戚的也喊声舅舅、舅妈什么的,借来一张凳子,放完了送回去,有时村子大,忘了借的哪一间屋子的,又只好放回原处。第二天,家人自取,一般不弄丢的,谁家的凳子,大伙都认得。实在不好意思借,就搬些红砖头、稻草之类,席地而坐。
换片的过程,家人、村长说些祝福与恭贺的话,若是影片质量不好,声音不清,图像闪烁,便招来一顿骂声:吃饱了,撑坏了!调皮淘气的气话,现在想想,能吃什么?顶多二两烧酒,一碗腌萝卜,两个咸蛋什么的。
离开村子,离开家,十几年了。
在城里当然找不到这种感觉,就连现在的乡下,这种感觉也依稀模糊了许多! (徐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