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冯小刚:我在用我的品牌豪赌

2012年11月13日17:35  新闻晚报
《一九四二》罗马首映
《一九四二》海报

□晚报记者 于音 报道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罗马电影节参赛片《一九四二》举行了全球首映礼,导演冯小刚[微博]携编剧刘震云,主演张国立、徐帆、阿德里安·布劳迪出席。电影放映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直至片尾音乐及字幕结束,很多女观众一边抹泪一边鼓掌,主演徐帆也忍不住激动落泪。影片更赢得外媒的盛赞,英国《卫报》刊发影评说:“冯小刚通过 《一九四二》展现了他驾驭和呈现一部史诗的能力。 ”

  观众致敬 这是部让人发不出声的电影

  总投资额2.1亿的《一九四二》经历了18年沉淀酝酿、8个月精心筹备、5个月艰难拍摄及8个月的后期制作,于北京时间昨日凌晨迎来了第一批观众。一个讲述1942年发生在中国河南的灾难故事,尽管电影的情感表达十分克制,但仍深深打动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观众,很多女观众都哭花了妆。

  电影放映结束后,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直至电影片尾音乐及字幕结束,以持续热烈的掌声给予电影主创最大的肯定,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制片人王中磊[微博]及主演张国立、徐帆数次向观众鞠躬致敬。

  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犹太裔观众表示,自己也是“难民之后”,看这部电影让他认识到了“上世纪残酷的40年代的另一面”。另一位观众感慨说:“这是一部让人在看的时候发不出声音的电影,看完会情不自禁用掌声表达自己对创作者的敬意。 ”更多观众都表示被电影所展现出的悲悯深深震撼,评价《一九四二》是“一个伟大的作品”、“一部史诗级的电影”。还有观众则表示:“十分喜欢张国立、阿德里安·布劳迪及蒂姆·罗宾斯的表演。 ”

  外媒盛赞 冯小刚展现驾驭史诗的能力

  除了首映礼上赢得观众一致好评,《一九四二》在媒体场放映结束后同样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媒体。一名意大利记者表示:“电影很棒!讲述了一个我们意大利人完全不知晓的故事,十分动人! ”另一位意大利记者说:“我非常喜欢!演员表演很棒!摄影也非常好! ”以色列记者认为,影片非常有力量也非常动人。克罗地亚记者表示:“电影最动人之处是灾民对爱的追求战胜了灾难的压迫。 ”一位澳大利亚记者称自己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在表达感情上很克制。有中国媒体也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第一感受:“电影很有力量,导演很勇敢。 ”

  英国《卫报》在第一时间刊发了《一九四二》的电影评论,文中说,“导演冯小刚通过《一九四二》展现了他驾驭和呈现一部史诗的能力,他通过史诗巨作想告诉世界,人性到底能有多黑暗,各种情感都在淋漓尽致地传达这一讯息。 ”评论同时指出,冯小刚懂得驾驭大场面,成群的灾民、宽屏远景、炸弹如雨般坠落,银幕上有婴儿被炸得血流不止的镜头,也有小女孩拼命寻找走失的小猫的镜头,配乐也在提醒观众悲情无处不在,但影片如果能用更安静的方式呈现就更成功了。

  主创阐述 用商业品牌豪赌《一九四二》

  面对全球媒体的盛赞,冯小刚在发布会上再次被问及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时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希特勒和纳粹屠杀100多万犹太人,这件事情全世界都知道,非常震惊。但与此同时在中国河南发生了一场旱灾,饿死了300万人,很少有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很少知道发生了这件事。刘震云写了一本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我在1993年看到这本小说,看完后觉得非常震惊。”但冯小刚同时坦言,这个调查体的小说改编成电影非常难。“小说没有故事,没有人物,它的主角是中华民族。我曾经为这个电影开了一个座谈会,大家都说它不可能变成电影,劝我放弃。 ”但冯小刚和刘震云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们两个都是笨人,我们就走遍灾民走过的路,然后在路上一点点地‘看到’电影里的灾民。 ”

  谈及电影长达18年的酝酿过程,冯小刚形容拍摄《一九四二》像一场赌博,“这部电影我一共筹备了三次,2000年、2002年、2004年,三次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搁置,最后在2010年终于得以启动。在过去的近20年中,我拍了很多商业电影,成为了中国最卖座的电影导演,这一次我用以往商业片积累的品牌,赌博在拍这部电影上。 11月29日,这部电影将在中国的8000块银幕同时上映,希望观众会喜欢这部电影。 ”

  编剧刘震云则对国际媒体阐释说,电影表现出来的中国人民面对灾难的态度是“幽默”,这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世界民族的不同之处:“大家看完电影肯定会发现中国人面对灾难的时候,区别于欧洲、美国等其他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幽默。 ”

(责编: Lorring)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