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派导演报告》冯小刚作序-被埋没的是平庸

2012年12月16日21:11  新浪娱乐 微博

  文/冯小刚

  魏君子约我这本关于“少壮派”书里写一篇文章。这让我有些纠结,说爱听的话还是说有用的话?说深说浅?是给他们的痛苦按摩还是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写文章必须要做一个决定,站在谁的立场?是电影人的还是观众的?我入行已经二十多年了,屁股却始终没有坐到电影人的板凳上。身为电影人却在这个家庭里感到深深的孤独,我不是第几代,我和这个家庭没有血缘关系,我是借腹投胎的一个野孩子——兄弟姐妹话不投机。我可以见死不救,拿着一管麻药逮谁扎谁,舒服舒服得了。但我又有些于心不忍,毕竟在这个叫电影的家庭里吃了二十年的饭。所以我还是放下麻药,抓起一把盐抹在那些化浓的伤口上。

  常听到一些批评,为年轻导演打抱不平,抱怨市场残酷,报怨观众势利,报怨老板短视。总之,认为年轻导演生不逢时,于物欲横流中阉割了他们的才华。

  其实年轻导演的处境远没有那么不堪,起码没有比我入行时的处境更险恶。二十年前审查的严苛,市场的萧瑟,观众的冷漠,投资的拮据,无不与今天形成强烈的反差。但是我作为当时的新人,还是破土而出并且生存下来,于贫瘠荒芜中长成了大树。

  如今的青年导演有市场的红火,有投资的热钱,有观众的需求,有审查的网开一面,战绩却如此不堪,无外乎两点:一是才华的平庸;二是对观众的误会。他们从形而上入手,却不知道观众看的是形而下。他们摆出武艺高强惊世骇俗的姿式,却不知道市场是一顿乱棍。他们被学院洗了脑,把精典当成了套路,却不知道精典不可复制。他们把电影看得太过神圣了,却不知道电影其实比通俗读物的门坎都低,文盲都看得懂。电影做的是开门接客的生意,对顾客的心思无一处不误会,手艺又是如此的平庸,态度还那么的傲慢,谁会待见你?人民币就是大风刮来的也不会拿着去捧你的场。这生意怎么能不黄?

  我的话很刺耳,道理也十分低级。但起码我是坦率的,阴险的人是不会站在檑台上为挑战者点破那层窗户纸的。

  说几句让人振奋的话吧,对于那些渴望新生力量催枯拉朽推动中国电影改朝换代的人来说,大可不必为此焦虑。这个时代是不会埋没才华的,有实力的少壮派新人已经崭露头角,宁二亿、滕三亿、乌六亿、姜七亿,他们正在成为观众的新宠,中国电影断不了香火,被埋没的只是平庸。

  原谅我的刻薄,我正在老去,无论我愿意还是不愿意,擂台上已经站满了新人,往后该瞧他们的了。

  多说一句,好莱坞没有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可恨。从宏观的角度说,如果这些年没有好莱坞对观众的强力吸引,全球的电影院早就都改成夜总会洗浴中心了。仅从这一点来说,好莱坞就功不可没。

(责编: 应声虫)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