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偷票房黑历史 花样繁多屡禁不止

2014年01月21日23:30  新浪娱乐
偷票房手法多样 偷票房手法多样

  新浪娱乐讯 据业内人士估计,2013年因为影院偷漏瞒报票房导致的损失超50亿,为了净化市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通过新浪娱乐独家发布。该《通知》依托《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以下简称“13规范”),提出了严格完善影院票务软件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票务软件产品市场应用管理,严格规范影院经营行为,大力加强行业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等多项要求。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堪称电影局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针对净化电影市场的“重拳出击”。

  到底哪些现象属于偷票房,偷票房有哪些手段,关于影院偷票房又有哪些黑历史,新浪娱乐为您一一回顾。

   【本期目录】

   封面:有料Vol.27 电影局誓要整治偷票房 掀行业大风暴

   措施解读:电影局誓要整治偷票房 掀行业大风暴

   各方热议:圈内大佬解读电影局新政:市场走向规范

   历史回顾:揭偷票房黑历史 花样繁多屡禁不止

  偷票房手段五花八门防不胜防

  偷挪票房分两层含义,一是“挪票房”,指把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算入到另一部电影当中。二是“偷票房”,指的是影院为了谋取更大利益,私自出售不与片方进行收益分成的电影票,这样全部的票款归影院自己所有,但片方却不能获得任何利益,这部分本应在市场中的票款,就无声无息地进了影院的口袋。

  偷挪票房的手段有很多种,大体可以分为手写票、张冠李戴票、团体票、组合票价、改系统数据、双系统等。

  1、手写票

  手写票,顾名思义,就是人工手写的电影票而不是电脑打印的。手写票是不会进入系统的,这应该是最明目张胆的偷票房了。这样的情况更多是出现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偏远的县镇,形式上有零售的手写票,但更多是以包场形式进行。例如,一场包场100人,全部是手写票,电脑系统里根本是看不到的,等于这一场的钱发行方一分钱都收不到。

  2、张冠李戴票

  一位观众去看了A电影,但影院却出于某种目的要给B电影增加票房,经过一系列操作,这本应算在A电影账面上的钱,就被转到了B电影身上。对于这种做法,电影业内还有更“专业”的术语——搬砖。当然这种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笨的,风险大,也最容易被发现。

  3、团体票

  更高级和隐蔽的挪票房方法是在团体票上做猫腻,岁末将至,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采取包场、买团体票的形式来犒劳员工。比如某单位发给员工200张团体票,影院不管观众最后看的是什么片子,票房收入却都录入到他们想增加票房的片子里。

  4、会员票

  还有一种做法是影院利用自己的会员做文章。影院会针对会员进行电影票的预售,会员票上有些是有电影名称的,也有些是没有电影名称只标明是哪个厅,无论会员看什么片,预售的票款却已经都转到了某部电影的账面上。

  5、结构票价

  一张电影票加一桶爆米花卖80,但是电影票20,爆米花60,利用电影内容来做搭售。这种情况对发行方还来是最头疼,因为影院的定价并没有违背发行方的最低票价标准,但明显是利用电影内容来做搭售。

  6、改系统

  相比上面几种方面,改系统的难道大了很多。具体操作为:由人工进入电脑票房统计后台终端修改数据,尽管电影局进行了严格的加密措施,但还是有人可以拦截这个数据,并进行修改。不过因修改过的数据一定会延迟进入系统,而引发电影局的怀疑,所以这种方法对技术的要求最高,能操作的人最少。

  7、双系统

  这个方法其实风险挺大,操作也简单,就是记账一个系统,报账一个系统。这也是操作方愿意为利益铤而走险的方法。

  偷挪票房黑历史回顾众多大片中招

  2010年12月,网友曝光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男性观众在石家庄太平洋影院购买《大笑江湖》的票,工作人员却从柜筒中拿出《赵氏孤儿》的票给他,还反复强调可以拿这张票去看《大笑江湖》,不会有问题。

  以这一事件为起点,新浪娱乐在当时首度曝光了电影业内存在多年的“偷票房”行为,引发极大讨论。

  2011年9月,华谊、中影、光线、星美、浙江博纳等电影公司联合投资建设监票公司——众大合联。作为第三方规范电影市场秩序的股份制有限公司,众大合联主要负责监察电影票房,监督电影市场秩序,收集电影票房数据信息等工作,进而保障发行商权益。

  每部电影,特别是大片,发行方都会雇佣数百人的监票员(也叫监片员)团队,在全国各地监督电影在影院排片,销售情况和上座情况,目的就是防止影院“偷”、“挪”票房,最大限度地保护片方(发行方、出品方)的利益。

  而没有票房监管系统的片方在自己的大片上映前会雇佣中影和华夏的票房监管团队。而这些团队有不同档次的套餐给客户选择,所需支付的费用也不一样。

  2013年4月,网友曝光四川某影院出现“偷票房”案例,“我来看《毒战》,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给我的是《厨子戏子痞子》的票。这个算不算偷票房?”这一消息再度引发业内对杜绝“偷票房”的新一轮讨论。

  电影局曾做多个设想完善法制法规

  针对各种电影市场上的不规范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完善法制法规和监管设备。

  1、酝酿成立票房监理公司

  早在2010年新浪娱乐第一次曝出偷票房事件时,电影局就在酝酿成立一个票房监理公司,用第三方的身份,负责监督片方和影院在市场中的行为。该公司由国家提供资金,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牵头负责组织。

  2、安装红外感应装置

  电影局还设想过在每一家影厅安装摄像头,出入口安装红外线感应装置,电影开场以后15分钟,红外线扫描热点,就能生成观众数,以此来调查实际的观影人数。据悉,这个技术和进场感应结合运用的话,监察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这个技术在差不多八九年发明成功、通过技术认证了,但一直没能实践。

  3、试图开发系统统一管理

  对于影院有很多种票价,还有各种优惠、套餐,这些票价在计算机系统里处理很复杂,也不能简化的现状,专资办试图试图突破售票系统的技术瓶颈,开发出专门的系统来统一管理。

  4、票房实时监控

  票房实时监控其实是影院自备的,监察公司建议,由片方出钱把这个系统联网起来,让片方可以抽查观众,这个技术也在2006年解决了,但至今依旧停留在理论阶段。

  (徐菲/文)

   【本期目录】

   封面:有料Vol.27 电影局誓要整治偷票房 掀行业大风暴

   措施解读:电影局誓要整治偷票房 掀行业大风暴

   各方热议:圈内大佬解读电影局新政:市场走向规范

   历史回顾:揭偷票房黑历史 花样繁多屡禁不止

(责编: Zane)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