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狂拍硬科幻 《星际穿越》导演也蛮拼

2014年11月14日08:11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星际穿越》海报 《星际穿越》海报
安妮·海瑟薇成为探险队的唯一一位女性宇航员 安妮·海瑟薇成为探险队的唯一一位女性宇航员
跟随马修·麦康纳登上目标星球的神秘机器装置 跟随马修·麦康纳登上目标星球的神秘机器装置
飞行器落入一片汪洋 飞行器落入一片汪洋

  点击查看《星际穿越》全国影讯>>

  新浪娱乐讯  《星际穿越》上映以来迅速成为热议话题,观众看诺兰搭建起的幻想世界,就如同片中马修-麦康纳透过书架看向过去的自己,朦朦胧胧,似懂非懂。无论你喜不喜欢,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都有丰富的解读空间,因为相比绝大多数导演,他的电影都更值得咀嚼和回味。

  而为了实现这场太空幻梦,不爱特效爱实景、不爱数字爱胶片、不爱3D爱IMAX的诺兰不得不带领团队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在寒冷地带找不到玉米地?那就花半年时间种一片;特效做不好沙尘暴?那就人为制造一场;演员站在绿幕前表演找不着感觉?那就给他们设计出浩瀚星空和太空舱;想用IMAX摄影机拍摄最多画面?那就让摄影师把它扛在肩膀上……

  跟着这个偏执狂导演工作,从特效团队到摄影师,从制片人到演员,每个人都吃尽了苦头。他们从加拿大的田野跑到冰岛的冰川,拍摄了足足五个月,像踏上一段真正漫长艰险的旅程。不过,他们已经学会了苦中作乐。主演安妮-海瑟薇说,“从我跟他拍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开始,我就意识到在他面前不能抱怨,不能说这个东西有多么难,只能说来咱们怎么解决它。”卡西-阿弗莱克也笑着说,“看着导演不戴护目镜在沙暴中走来走去,他的发型看起来太棒了,我不敢抱怨太多!”

  花半年时间种3万亩玉米地

  在本月9日上海举行的《星际穿越》亚洲首映式上,诺兰对媒体称自己最欣赏的中国导演是张艺谋。张艺谋早年在拍摄《红高粱》时种过一大片高粱地,可惜由于预算有限,面积没有他预想的那么大。而这次诺兰拍《星际穿越》之前,也做了一件差不多的事情:种植玉米地,比张艺谋的高粱地要大得多。

  片中库珀一家的取景地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尔加里城南部的奥科托克斯地区——根据诺兰的指示,要表现出地球上最不适合种玉米的地方都已经种起了玉米(玉米喜高温,而艾伯塔省气候寒冷,冬天最低温为零下50度左右)。对于诺兰来说,找一片现成的玉米地然后用电脑拼上雪山背景这种事他是不屑于做的,因此团队费尽功夫终于在加拿大找到了可以实现的环境。

  在获得加拿大农业部的许可后,制作团队及制作设计师内森·克劳利跳上了飞往卡尔加里飞机,然后驱车前往朗悦镇,去见一个名为里克·西尔斯的富有农场主。“我们来到了一片绵延的田野,溪流上升流到一个平坦的地方,那外面是连绵的山峰,” 克劳利回忆说,“这是真正令人目瞪口呆的美景。”

  在牧场主的帮助下,团队修建了一条通往拍摄地的道路,播种了500英亩(约3万多亩或2000万平方米)玉米地,用了半年时间刚好在开机前长好。好在电影刚好讲的是最后的玉米地也难逃枯萎命运,所以也不必要求长势太好。“事实上,我们还靠玉米赚钱了呢!”诺兰高兴地说。

  人工造出一场“黑尘暴”

  在拍摄《星际穿越》之前,诺兰看了一部由肯·伯恩斯制作的纪录片,该片记录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人为生态灾难——犁地运动把北美大草原变成了浩瀚的沙漠,一场黑尘暴使百万人陷入流离失所和饥荒。诺兰说:“在我看这部纪录片的6小时里,肯呈现的影像比你在任何一部科幻电影看到的都要了不起,有些内容对科幻电影来说也似乎太天马行空了。我们最后把其中的一些元素直接放到《星际穿越》的构架中,因为我想强调,这种事情是真的有可能发生的。”比如《星际穿越》片头那些幸存者访谈,就借鉴了纪录片中的形式和感觉。

  在影片制作花絮里可以看到的片场一幕是,马修-麦康纳抱着片中的女儿从车上快步走进家门,飞沙走石让他们睁不开眼睛,而他们身后就是几个超大鼓风机和一堆奋力扬沙的工作人员。诺兰不喜欢特效,特效达不到他想要的沙粒感和浸没感,因此在他的要求下,特效员斯科特·费希尔找到了C-90,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用碎纸板做成的材料,足够安全以用作某些加工食品的填充料,也足够轻到可实现诺兰要的悬停效果。

  本-阿弗莱克的弟弟、饰演库珀儿子的卡西-阿弗莱克回忆当时的情景:“你一张嘴说话,整个嘴就都是沙子。但有克里斯,我们无畏的导演在走来走去,完全不戴面罩或护目镜,他的发型看起来太棒了,所以我不想抱怨太多!”

  请来黑洞方面的物理学大师坐镇

  《星际穿越》原本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项目,由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弟弟乔纳森-诺兰担任编剧。但斯皮尔伯格没有时间执行,诺兰听闻后果断将之接手过来,然后兄弟俩一起改写剧本。诺兰坚持科幻片应该有理可依,因此请来了真正的物理大师吉普-索恩担任制片人之一,参与整个筹备过程,花时间进行测试,他的渊博学识成为了《星际穿越》的理论支柱。

  “基普是一位作家、教育家和世界最聪明的头脑之一”,制片人琳达-奥伯斯特说到。“他的探测引力波作品,让他得以窥视黑洞的碰撞和想象虫洞的极大可能性。在故事中写进这些,会是非常令人着迷的概念。”基普是当今世界上研究广义相对论下的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他的代表作之一便是《黑洞与时间弯曲》。

  诺兰在对话新浪娱乐时曾说,他自己对物理其实并没有很大兴趣,因为有基普帮他进行理论上的建构。作为导演,他更在乎的是如何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人人都能看懂的可视化图像。在诺兰和基普的协作下,第一次有这么多人都可以准确描述出黑洞的样子了。他们使得电影故事刚好处于科学尚未到、而想象力可以抵达的范围内。“我在拍这部戏时的真正的重点是试图把观众放入太空里,”诺兰说,“让他们真切体会到探索这些新的世界、新的星系时宇航员的感受,那让我觉得兴奋。”

  制造能动的机器人和飞船

  《星际穿越》里油嘴滑舌的机器人TARS萌到许多人,诺兰对它的最初设想就是要跟所有科幻片里的都不一样。当然了,他的要求依然是不要用特效。设计团队用仅有的八周时间,使得TARS终于可以借助液压系统触发附件控制器的方式动了起来,简而言之就像打电动游戏一样用按钮控制机器的各关节的动作,并且连屏幕也是真实的。TARS重达90公斤,由舞台演员比尔-欧文操纵。

  对于宇宙飞船,主创团队同样希望能够接近真实。片中出现了三种飞船:徘徊者号、登陆号和耐力号,团队为此研究了国际空间站的纪录片,并参观了太空技术公司。他们先用3D打印机打出模型,然后请了一队雕刻家做出各个零件。耐力号环形母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它是由12个隔舱组成的,转速为每分钟5次,以通过向心力产生1G的重力。通过气闸系统和弯曲连续的楼层连接,12个隔舱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四个发动机隔舱,四个永久性隔舱,以及包括生活区、驾驶舱、低温室与医学实验室和四个将被放在新行星表面的登陆舱。

  设计完就是制作了。团队与艺术家合作,用钢和聚苯乙烯做成10多米长的模型,还设计了液压起落架、气密舱、防水层、冷冻床和液压座椅。诺兰想,都做到这份儿上了,索性让它飞起来吧……通过一个六轴的万向节,操纵者可以精确地控制它的运动。诺兰让它横穿背景板,以捕捉在特定光环境下的真实样貌。环形母舰则采用1:15的比例被制作成微缩模型。拍摄时演员透过舷窗可以看到与真正太空一模一样的画面——精密巨大的投影使得他们能够轻松投入太空情境中。

  起重机加套索让演员“漂”起来

  《盗梦空间》中的失重场景为人称道,当时诺兰是做法是建造一个可以360度滚动的走廊,摄影机被安置在走廊底部,按照设计的轨道进行运动。《星际穿越》再次“失重”,宇航员要在太空舱内上演漂浮状态,而这回的拍法也不同。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零重力环境下的人体运动,特技团队观看了大量宇航员资料,并着手设计模拟浮力和行动反应装置。最终他们将多种装置结合到一起,有的专门用于上下颠倒的场景,有的则是用钢丝控制演员。特效总监科特-费希尔还起用了一个复杂的套索装置,可以固定在演员身上,再用人工控制的起重机将演员吊起。据工作人员讲,大部分时间操作起重机的都是导演本人,因为只有他才确切地知道想要什么效果。

  把沉重的IMAX摄影机扛到肩膀上

  作为IMAX最狂热的信徒,诺兰越来越竭尽可能地在电影中使用IMAX画面。对于这部《星际穿越》,诺兰更是重视对浩瀚宇宙的表现,并且还提出想实现纪录片式的手持镜头,以便营造真实感和亲密感。于是摄影机霍伊特-范-霍特玛便开始与诺兰一起研究,最终霍特玛决定将巨重无比的IMAX摄影机扛在肩膀上。人总归要比机器智能无数倍。

  “我们希望第一眼看到的黑洞或虫洞是用IMAX来拍的”,导演说,“因为IMAX摄影机巨大的体积和重量,我们无法在更小、更近的环境使用它。但霍伊特决定把它扛在他的肩上,完全不管它是那么的重。他是如何做到的,我不知道,但那把我们解放出来了,我们用IMAX摄影机拍了比我们最初设想能拍的多的多的东西。”

  (文/何小沁)‍

(责编: 左言)

文章关键词: 星际穿越偏执狂硬科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