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曲作曲人,资历稍深的一辈,全是喝中国时代曲老歌的奶水长大的。从上海来港的老前辈,如李厚襄、姚敏、梁乐音、王福龄、綦湘索等,根本就是在那个孕育中国时代曲的环境长大的。而稍后一辈的写歌人,如顾嘉辉、冼华、刘宏远、邝天培等,写歌曲的养料,都来自上海的时代曲。
顾嘉辉和冼华初出道时,当过香港舞厅和夜总会乐师,每夜演奏的,十居其九是时
代曲。
记得辉哥后来进了“无线电视”当乐队领班和总监,有一次出镜演奏,挑了《鱼儿哪里来》来表演。我问他为什么选这首歌。
他说:“这首歌有爵士味道。”
有爵士音乐味道?为何不选外国歌?辉哥熟手(擅长)的外国歌并不少,放在面前有那么多的西洋流行乐不选,却选我国的时代曲,有很多深层的意思。我国的时代曲,是我们的血脉里不能分割出来的一部分。
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港产时代曲录音的乐师,几乎都是菲律宾乐手,其中也不乏当年在上海的大夜总会演奏过的旧人。像有“箫王”美誉的双簧管好手菲律宾人洛平(Lobing Samson),就是上海“仙乐斯”舞厅大乐队的领班。后来他移居香港,在乐坛十分活跃。
因此,香港歌曲和上海老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要为香港歌曲写“族谱”,可以很直接地列出传承系统来。血统一脉相传,祖宗是谁,清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