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夫
永远都不能高攀上“重大历史题材”的《寻枪》,因为有了姜文这样的大腕儿作保、加盟,顿时起死回生。不仅最终没沦为被枪毙的可悲命运,而且居然还一跃成为近期最为走红的影片。
不要责备陆川对于姜文“老母鸡一样”的关爱、照料表现出的过于“顶礼膜拜、感激涕零”。正如陆川自己所说“那是个绝望的冬季,我踯躅在北京街头,怀揣着《寻枪》的剧本。当最后一条路都走到了尽头的时候,我决定放弃。”
读后让人心情沉重的不是因为剧本不好,而是缺乏发现它是好剧本的慧眼。而掌握着一部作品生杀大权的专家或领导、尤其是领导,倘不具备慧眼的话,就意味着有无数的《寻枪》自生自灭;无数的陆川心灰意懒;无数的观众看不到他们喜欢、也应该看到的作品!
当人们与陆川都沉浸在《寻枪》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时,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寻枪》问世一波三折的缘由。淡忘了绝处逢生的《寻枪》,是出于偶然因素才得以与广大观众见面的背景。可以不夸张地说,姜文就是《寻枪》的救世主,凭借他的知名度、影响力,他的执着、才干,他“张开翅膀,把《寻枪》遮蔽在他的翅膀下面,为《寻枪》遮风蔽日。”如果姜文只是个普通演员,或者姜文是个认钱不认货的演员,《寻枪》都无疑死路一条。因此,现在我们意外有了《寻枪》,但不意味从此会有更多超越《寻枪》的作品见天日。
在题材选择有较多禁忌的伊朗,近年来在国际电影节上异军突起。细细看来,那些赢得世界各国电影评委好评的影片,大致是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题材,甚至远远不如《寻枪》。但这些既没有花哨的点缀、曲折的情节、更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制作,却能深深地打动各国观众。想必不会有评委质疑那些伊朗导演们:“你们为什么要上这个小戏,而不选个别的题材?比如重大历史题材或者能反映大历史背景的大戏?”
即使今天的《寻枪》变成香饽饽,但它却无法摆在“重大历史题材”的八仙桌上,不能充当一道待客的大菜。虽然大多数客人可能漠视气派的满汉全席而贪婪地盯着香饽饽。由此我们是否想到:除了《寻枪》,现在还应当寻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