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台电视部近日将过去三十年来制作过的电视节,目首度以VCD和DVD形式发行。
香港电台电视部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工业曾作出过举足轻重的贡献。它可谓是七十年代末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摇篮,几位后来在香港电影界发光发热、锋芒毕露的导演如许鞍华、方育平和严浩等等,在投身影圈之前,均曾在港台电视部浸淫过一段时间,且分别拍出过非常杰出的作品,像方育平的《野孩子》、《元洲仔之歌》和许鞍华的《来客》
及《路》等等。最重要的是几位导演在港台时期的电视作品,已经流露着一份浓厚的人文情怀,他们对低下层的关爱,对都市人脆弱神经的敏感,对社会不平现状的不吐不快,这些主题,贯彻始终地一直伸延到各人后来的电视作品里。
香港电台电视部的确为曾经是文化沙漠的香港电影工业散播了不少种子,这些种子不少是我们熟悉的人物,像张坚庭、罗启锐、罗卓瑶、方令正、李碧华、刘国昌、单慧珠等等。种子后来散落各地,际遇各有不同,但始终要不是有他们在,香港电影必定会少了一点热闹,也欠了一份把贫瘠的创作荒原稍稍掩盖着的绿意和生机。
芸芸香港电台电视部作品中,最让人望穿秋水地等待推出的,是拍于一九八四年的二十集剧集《香江岁月》。这是当年香港电台电视部首次亦是唯一一次开拍连续剧。这个崭新的尝试当年曾掀起极大的回响。《香》剧以上世纪四十年代香港沦陷展开序幕,时空横跨四十年,故事直到八四年中英问题谈判作一段落。整出剧集根本就是讲述香港半世纪发展起飞的微型史诗。论气魄之宏大,视野之深遂和刻画人性之细腻动人,水准创作都是当年两家商营电视台制作的剧集所望尘莫及。《香江岁月》的辉煌成就,不能遗漏的创作功臣自然是编剧陈韵文。陈的剧本结构玲珑剔透,对白字字珠玑。新浪潮时代的不少经典电影都是出于她手,最深刻之作当然是她跟许鞍华合作的《疯劫》,电影开了港产悬疑惊悚片的先河,将奇案片类型透过抽丝剥茧的心理分析,带出一份对人性绝望的诡异气氛,效果丝丝入扣。多年下来,陈一直没有新作面世,不知她现身处何方?
另外,《香江岁月》另一个宝贵资产是网罗了状态颠峰的演技派。万梓良、梁家辉、邓碧云、黄淑仪、岳华、鲍起静、李赛凤等在剧集里都有独当一面的演出。其中又以万梓良、邓碧云和黄淑仪的表现最可圈可点。先说万梓良,大家暂且忘记了后期作品往往声斯力竭的演出风格,万在《香》剧里演一个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低下层青年,还是有细致淋漓的水准;邓碧云当然是戏路纵横的老戏骨,她在《香》剧里演一个眉精眼企的工厂老板娘,外冷内热,其实充满小人物的善良和慈祥,比起后期更多人看过的《季节》里的“妈打”一角,少了一份“肥皂剧”追求外露的“放”,而多了一份世情练达,合乎人性的“稳”。最后,黄淑仪演出《香江岁月》之前,已经是当年无线的当家花旦,但对比起同期鼎足而立的竞争对手汪明荃和李司棋,黄却最欠缺一部深入民心的代表作(汪有《家变》,李也有一部《山水有相逢》)。看过《香江岁月》,你会被黄的出色演技所深深折服,她把剧中一个由偷渡客到飞上枝头成为女强人的强悍,势利和寂寞的性格掌握得火候十足。亦因为此剧证明了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员。
有时候,一些旧日的经典剧集或电影有幸重现眼前,除了是让观众有一个温故知新的机会外,也是教一帮默默耕耘的好演员能重新获得观众的掌声和赞美。岁月悠悠,我们都是贪新忘旧,无奈也残忍地让一些好演员和好作品斯人独憔悴了很久很久。叶念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