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原创电影话剧《密码》专题 >正文

评论:融合就是“密码”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6:59 新浪娱乐

  在观看小剧场话剧《密码》之前,我对其“原创电影话剧”的身份相当怀疑,电影是蒙太奇式跳跃性强的艺术,话剧却是讲究戏剧冲突要求逻辑严密的艺术,虽然电影话剧这一艺术样式在国外已经不希奇,但是国内看到尚属首次,我平日里就怕碰到那种内容晦涩左不明白右不明白横竖看不懂的“先锋话剧”,所以,我很期盼,也很好奇《密码》的年轻导演将把电影和话剧这两件质地大不同的造型艺术拼贴成什么样子。

  看过之后,《密码》给了我很聪明的印象,它作为统统由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创作的作品,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春气息,尽管在硬件设施和表演方面尚有稚嫩青涩的一面,但是其大胆率性的融合精神,依然将小剧场艺术的开放性与探索性做了完好的演绎。

  首先,《密码》具备了深刻的主题,是一部探究人类内心终极关怀与灵魂拷打的严肃作品,但是,它并没有象一些同类作品那样停留在喃喃自语式的孤郁寡欢中,相反,它非常宽容地融入了流行文化,比如开场五分钟后天才“天智”开学典礼的那一段歌舞秀,带着调侃的俗艳,一下子拉近并且调动了观者的情绪,并且使得整出结构零散的叙事框架有了灵活的过渡。

  电影手法的丰富运用也是《密码》可看性增强的法宝。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介入舞台剧已经不是什么希奇的事情。而《密码》恐怕是至今为止国内小剧场舞台上融合电影语言最多的作品。它不单单是设置投影、播放DV影像来补充舞台上正在发生的剧情以及故事的延伸,还借鉴了电影手法来进行叙事,比如它的场次转换十分随性,摈弃了以往话剧那种传统的场与幕的转换,而是像电影中那样将画面“转黑”“转亮”,于是,叙事的自由性被大大加强,对空间的调度也不同与以往。也许还因为《密码》原作是一部畅销小说,所以整个作品在戏剧矛盾突出的前提下,飘溢的文学色彩也被适当地融合在其中,全剧充满了大量诗性的语言,配合演员极富爆发力的肢体表演,强烈感染着观者的神经。事实上,《密码》通过“克隆天才”这个时髦的话题去切入“本我追问”这样的宏大主题,本身就是深入浅出,如果没有良好的具有市场看点的表现手法,那么只能是以高深来拒绝观众,所幸的是,《密码》没有犯那些孤芳自赏的毛病,它从头至尾藏满了使观众被吸引的悬念,将阴谋与爱情这两样漂亮的戏剧要素一点点在观众眼前撕开。整出戏就好象里面的人物一样,既单纯又复杂,令人琢磨不透,你不用担心看不懂它,却能从中看到很多人性模糊的密码被一一解读。乱纷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600,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