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杀令》:烫手山芋勇气可嘉

2013年03月25日11:28  京华时报 微博

  《止杀令》取自72岁老道丘处机三万五千里长征西域,规劝成吉思汗止杀东归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次本土宗教价值观的输出,并有随行门徒李志常著述《长春真人西游记》全程记录为证。    

  电影《止杀令》完全摒弃了金庸武侠对全真教及其丘处机的解构,在史诗叙述的基础上,糅合民间传说要素,本着“大事不需,小事不拘”的准则进行挖掘与重构。道教的悲天悯人与“戒杀”在《止杀令》得以一展身手。觐见西途中对死者的埋葬,即是天道亦是人道,在暴民交锋和异匪厮杀中选择的宽仁和释放,以及沿途宁可自己饥渴却坚持对难民施与口粮的善行,无不体现道人的济世修为。而影片最拿人之处还在于,明知自己无长生之药,且长路迢迢随时可能客死异乡,仍报以济世之怀“赴死”西行,并在与被后世称作“世界之鞭”的王者猛兽的对话中博弈得胜,令其止杀东归,这恰是丘处机之类小人物大情怀的光耀所在。 

  《止杀令》一举将宗教、民族和历史这三只影人往往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揽入怀中,勇气可嘉。在服化道、唯美镜头以及在风土人文方面的加法摄制,显示出影片的创作诚意和精良制作。作为涉及宗教的史诗大片,可能要面对一如当年《耶稣受难记》的舆论,且未大胆将余少群[微博]饰演的赵安道一角的武侠元素甩干,略微拖泥带水。整体而言《止杀令》是个好题材,只是线性叙事稍显平淡,前半程本可以通过成吉思汗攻城拔略与丘处机一路涉险两线平行对剪来弥补,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最后再汇成一处,遗憾导演选择了线性叙述。 

  《止杀令》对于金庸武侠迷来说要失望了,但对于有历史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人来说,却能收获教科书所无法触及的惊喜,和《一九四二》类同,其文本价值高于创作本身,也和《赛德克巴莱[微博]》相似,对我们知识构架的给养不可忽视。(杰夫)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