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 《沟通》专题 >正文

资料:《沟通》节目回顾--我叫郭德纲(下)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10:51 新浪娱乐
资料:《沟通》节目回顾--我叫郭德纲(下)

本期《沟通》节目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资料:《沟通》节目回顾--我叫郭德纲(下)
本期《沟通》节目现场

  “天津小孩”郭德纲回家省亲,总有跟您唠不完的嗑儿,上次在《沟通》给“钢丝”们细述了他成功的心路历程,这一次,他拉上搭档于谦,要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跟家乡的“钢丝”们说说心里话。

  郭德纲爱相声,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说出真相声、好相声,当之前已对相声失去兴趣、离开相声舞台十余载的于谦回忆起第一次为郭德纲捧哏的时候,说道:“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我又找回来我理想当中,相声应该是这么说才有意思,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他这个叫相声,这么说才是我心目当中想象的相声。”正是对相声的理解和感悟如此一致,让郭德纲和于谦走到了一起。

  于谦长郭德纲四岁,郭德纲总是称他于谦师哥或是谦哥,这里并不仅仅显示的是年龄的长幼,更多的是含有一种亲密和尊重在里面。谈起与于谦的合作,郭德纲会很自然地用“舒服”这个词表达他最真实的感受,紧接着便会归因于于谦师哥很宽厚,话语里透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意,两人搭档时间并不算长,可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这里面除了两人功夫上的磨合,更重要的在于两人对相声了理解以及两人的品行与心态是相近乃至统一的,这一点也才是根。

  面对成功,他们没有将成绩归于自己,而是归在传统相声和相声前辈身上,坦言:“我们所表演的节目,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传统节目,或者说在传统节目的基础上有翻新、有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是传统相声的根。正是这些无数的相声前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这些个艺术精品,把我们送到一个位置上,不是我们的能力大,是老前辈们太高了,我们是沾一个便宜。”这里面牵扯到一个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郭德纲引用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话说:“不知旧物则绝不可言新,抛弃传统是极大的错误。”而且,他怀着无比的责任感说道:这“不仅是无知,而且是无耻的表现”,只要还原了相声真正的本来面目,就能说出好相声,大家就会爱听的。

  面对“钢丝”们的追捧,郭德纲和于谦始终很清醒,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就是为观众服务的。演出时,最高的一次返场记录达到二十二回,这在各种演出史上是罕见的,二人丝毫没有觉得烦,相反却用高兴极了、特别痛快来形容当时的心情。郭德纲清晰地记得,那次在天桥演出结束时,剧场灯都灭了,结束的音乐也推上去了,可是全体观众却原封不动,站在黑暗当中继续鼓掌的情景,郭德纲说,面对观众,我们没有别的,只能是进我们最大的努力把相声说好。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观众听的是你的相声,别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有时,

  郭德纲和于谦活在自己的相声世界里,他们在这间“屋子”里,谈论着相声,在想:这周演得不错,下周用什么接住自己,不让观众失望,大伙一起商量、出主意,至于窗户外面夸也好,骂也罢,跟我们都没有什么关系,“我活得很好,我心态很平和,我知道我们两个人饭量如何,我也知道我们多大能耐,你夸我,我不会飘飘然,呀,人家夸咱们俩,咱俩了不得了,咱俩来瓶啤酒喝,不至于!骂我,我也不会咱不干了,咱跟他们赌气、犯小性,不至于。我现在很清楚认识自己作品要接得上作品不能自己接不住自己 把自己摔着。”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让他们能够在喧嚣的环境里保持安静,不停顿地思考和创作。

  回到家乡做节目,郭德纲当然要准备一份特殊点的礼物送给家乡的父老,除此之外,来到《沟通》,当然也有许多事郭德纲、于谦要跟您好好沟通沟通,曾经有一段时间,某些媒体报道使观众对郭德刚有一些误解,甚至遭来不少家乡父老的指责,郭德纲借着《沟通》,细述了个中缘由;面对家乡的铁杆“钢丝”,郭德纲还讲述了相声史上惊险的一幕;也有媒体会给郭德纲出一些刁钻的问题,郭德纲极富个性的回应,总是能把尴尬让给对方;天津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志明先生也在《沟通》中表达了他对郭德纲的看法和评价……《沟通》一一为您讲述这些精彩的故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