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 赵宝刚导演艺术研讨会专题 >正文

中国电影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饶曙光发表演讲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13:06 新浪娱乐

  主持人:谢谢丁亚平先生。接下来有请中国电影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饶曙光讲一讲《大众趣味与个人追求的完美结合——赵宝刚导演艺术研究》。

  饶曙光:非常高兴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来参加一个拍了这么多美丽电视剧的赵宝刚导演的艺术研讨会。刚才几位专家对赵宝刚导演创作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微观的细致研究,我是没有重新的阅读赵宝刚导演的作品,我只能就我过去看的赵宝刚导演作品的印象和记忆来做一
个发言提纲,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赵导的艺术作品进行一个定位。放在整个中国九十年代整个社会发展变化,和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的宏观角度来认识和分析评价赵宝刚的创作。

  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的。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公认的第一部电视剧应该是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电视剧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应该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当中国的电影走入新时期,并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的时候,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还没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直进入到九十年代之后,电视剧的创作、消费和生产,才成为了人们消费的对象。

  刚才程蔚东先生讲到了,适合中国老百姓一天不看电视剧就感觉到一天是不完整的。电视剧才从电影的附庸当中摆脱出来,开始了自己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追求,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渴望”的播出和产生的“万人空巷”,赵宝刚是当时的导播,他的艺术创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我们的艺术分析也应该从这个时期开始。

  我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一个方面,尽管所有的批评家都强调赵宝刚导演电视剧的个人特色和风格,但是我个人认为,赵宝刚电视剧的成功,最主要和核心的因素,就是巧妙的坚持了大众趣味之上的原则,以及在大众趣味之上的原则进行的艺术探索和艺术追求。因为,电视剧最本质的意义上是大众文化和大众消费,是一种日常的大众消费。这种消费,刚才很多专家也谈到了跟娱乐原则和快乐原则分不开的,我们可以从四个小的方面来阐述我的观念。

  第一个,赵宝刚导演非常的聪明,首先他选择的是老百姓关心和关注的热点故事。这里所有的热点故事并非是“人咬狗”的所谓社会热点,而是跟普通的观众产生心理共鸣的心理现象,他是暗合了主流的情感心理和情感趋向。赵宝刚导演的所有作品中,凡是暗合了主流社会情感心理都有较高的收视率和产生较高的社会反响,比如说过把瘾、别了,温哥华等等,他选择的故事都是暗合了当时主流社会心理和主流的情感趋向,这是他产生较高收视率和较大社会反响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女性观众最感兴趣的言情,作为他创造的杀手锏。我们都知道电视剧有一句话“谁抓住了女性观众,谁就抓住了电影市场的一个制高点”,这一点赵宝刚导演是有超前意识的。人们把他称为“言情导演”还是“唯美导演”也好,他并不在于言情和唯美本身,而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抓住了女性观众的心理获得她们的青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三个,我觉得这次大家都在反复讨论的就是制造明星和偶像,很多人都谈到了,我不细说。电视剧本身就是造就明星的艺术,没有明星和偶像,没有火爆的电视剧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知道韩国电视剧,大家一直是在津津乐道的,其实他们的明星和偶像的制造,是他们重要的文化策略。这一点上,赵宝刚导演有他自觉的艺术追求。他在永不瞑目,最后选择了陆毅而不是陈坤,他是非常的深谙此道的,偶像是需要一种特定的美感,做什么说什么,他的一举一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会给观众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许故事并不是很好,悬念并不是很强,只要这个明星一出来,就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的情感产生兴奋。我们的赵宝刚导演,在创造了很多明星,制造了很多明星,但是我们的电影导演在艺术的领域上在不断的毁灭明星。很多明星本来是有很好的市场吸引力,但是因为导演的反类型的艺术追求,推到了一个不能让观众认同的境界。我认为在这一点上,赵宝刚导演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第四个,我觉得赵宝刚采取了自始至终坚持了一种类型化的策略。我们知道中国电视剧从渴望开始,有了这种类型化的意识,和类型化的追求,在各种类型的通俗电视剧中可能两种是影响最大的,一种是渴望,京都纪事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另一种就是以过把瘾、东边日头西边雨,牵手为代表的言情电视剧,这两种最主要的代表中,赵宝刚导演的创作都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赵宝刚是坚持了大众趣味之上的原则和追求,这是他作品成功的最核心的因素。他认为他的作品有“大众缘”为什么会有“大众缘”?因为他坚持了在大众趣味之上的作品,这是第一个大的方面。

  第二个大的方面,我觉得赵宝刚非常巧妙的选择了官民同乐的创作路线,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也注意到了,我们知道从九十年代开始,电影创作也是选择了这样的路线,在九十年代初期,就是有了电影“过年”和“龙年警官”,这是注意到了官方的意识,还有娱乐的原则,因而产生的效果就是官民同乐,赵宝刚的艺术创作上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从九十年代之后,随着社会市场的提出,消费者的市场在中国大地上逐渐的形成,文化消费品的需求也从审美变化了消费,有一点是我们要记住的,尽管电视剧的身上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化的,为经济文化所支配,但是电视剧播出的平台,也就是电视台是事业机制,所以它在根本上说,电视剧受到了国家政权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干预、支配和引导。这是一个特殊的方面,也就是有中国特色,大家都知道政府主管部门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选择对电视剧的播出。经常的出台很多的规定,比如说黄金时间不能播出涉外古装剧。所以首先要面对的并不是电视剧观众,而是电视台审查的官员。我就觉得赵宝刚导演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的清醒,所以他的创造当中,都与海岩(blog)联合选择了公安题材,这个公安题材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保证官民同乐的,也是有丰厚的市场回报的。还有另一点赵宝刚导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赵宝刚自始至终,坚持了按照电视连续剧的规律来建构电视剧的脉络和抒情。大家知道电视剧中的权威人士是坚决的反对旁白还有过多的对白语言,认为是对画面的损害,还有很多的电影界的导演来拍电视剧,大家记得有一个张泽名导演,他拍的电影在八十年代影响很大,他也拍过电视剧,名字我不记得了,但是他在电视剧的镜头运用中,基本上都是运用远景、中远景,很少有近景和特写,观众根本看不清楚他拍的是什么,当时很多人认为是一种他的探索,但是这种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了电视剧,尤其是电视连续剧的一些规律。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初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重庆青年艺术创作群体,他们在这个方面也有很多的探索,这些探索很有意义和价值,但是是否符合电视剧,电视连续剧的这种规律?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的。因为,最重要的是一个市场生存的原则。在这一点上,赵宝刚是坚持了自己的一种艺术探索。比如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就大胆的运用了旁白,而且有三分之一就是旁白。那么这就是在某些电影界权威人士是对影像的损害,但是我个人认为,不管是采取什么手段,最重要的就是抓住观众,赵宝刚导演认为让观众看电视据,

  我们都讲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对于电视剧创造来说,就是需要一种心理上、情感上通过宣泄一种情感,消费生活上的紧张感,而不是强化这种紧张感,否则就是造成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第三点,赵宝刚的作品,坚持讲故事,坚持讲情感故事,人物纠葛故事的同时,就是增加了一些抒情的元素,达到了一种诗意的效果。这从《别了,温哥华》上表现得很明确,电视剧是需要视听语言,需要影像来增加它的美感,增加它的含量,增加它对观众打动的程度,但是同时也是需要一些诗意,需要一些情趣和细节,来完成对叙事的一种超越。

  第四点,我觉得赵宝刚电视剧创作的成功,在于表达大众趣味之上,顺应官方意识,仍然是坚持了自己的个人特色,个人风格,还有个人追求,使得他的作品深深打上了“赵宝刚”的各种烙印。赵宝刚有很强的风格性,一看都知道是赵宝刚的作品。对于艺术作品来讲,个性也是他的灵魂,但是赵宝刚在坚持个人风格和个人追求的同时,也是在类型化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反类型,在艺术创造上反类型肯定是死路一条。

  正是因为他的个人追求,个人风格,以及形成了个人烙印,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一般单纯的类型电视剧的内涵,而是达到了一种文化的层次。

  我当初跟我的一些朋友,最早对电视剧产生兴趣的就是看了《过把瘾》,我个人觉得,赵宝刚的作品,或许就是把知识分子也拉到了电视机前,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在电影史上,丁亚平同时刚才也谈到了孙瑜在三十年代初的作品创作中,在二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是从来不进电影院看国产影片的,孙瑜的作品就把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拉进了电影院看国产作品,我个人的观点可能不太准确,但是我个人是看了赵宝刚导演的作品之后才对电视剧产生兴趣和关注的。所以说,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的创作把知识分子也拉到了电视机前。

  所有的观点来看,评论家都在谈赵宝刚品牌,我个人认为他的形成和接受,并不完全是市场意义的,并不完全是商业层面的,不完全是商业的操作的,这些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炒作的对象,首先是具有了这样的含量,具有了这样的意识的含量,大众趣味的含量,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没有他创作上的特色和艺术追求,就无法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品牌,也就得不到可持续的发展。

  我觉得赵宝刚导演对自己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首先他觉得是“老百姓满意、作者和制片人满意”,他是把老百姓满意放在首位的,这是电视剧创作的根本来源。我看到一个消息,赵宝刚导演特别想拍一个喜剧,首先他拍的编辑部的故事就是一部喜剧,我对于赵宝刚导演拍喜剧是非常期待的,他说自己是一个老年导演,如果是真正的完成一个好的喜剧的话,那么这个喜剧可以是他探索新的创作的新周期。电视剧跟电影不一样,电视剧的历史是我们正在书写的,谈到九十年代之后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和变化,就不能不谈到赵宝刚,我个人觉得,赵宝刚是正在创造着电视剧历史得很重要的导演,对中国电视剧艺术的贡献是很大的。我相信当某一天,我们来撰写中国电视剧发展通史的时候,那么赵宝刚导演奖占有极其重要的一章。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饶曙光先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