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资料:《闲人马大姐》分集介绍(11-2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19:09  新浪娱乐

  第11集:《马大姐与乞丐》

  有乞丐上门乞讨,马大姐对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乞丐洗耳恭听,连连称是,听罢却仍是要钱,马大姐无奈,只得破财免灾。

  不料从此后就不断有乞丐上门,全是头一个乞丐介绍来的,邻居们也奇怪马大姐家的亲戚为何如此之多。

  一日,马大姐路过火车站,被一老一少拦住。二人称丢了钱包,向马大姐求助,并保证回家后一定还钱,还要登门致谢。马大姐见不得眼泪,再看二人不似乞丐,不由大发恻隐之心,把身上带的200块钱悉数交给人家,连回家的路费也没留,只得蹭票回家,结果被售票员抓住,亏得好心人替她买了车票这才脱身。

  马大姐做了件善事,心中得意,嘱咐家人,若有人来学钱决不可收,只把感谢信锦旗之类的收下就可以了。女儿和老伴听完事情经过,都断定马大姐上当了,马大姐哪里肯信。

  时间一天天过去,也没收到什么锦旗和感谢信,马大姐终日里闷闷不乐,这一日碰巧又去火车站接亲戚,不料又遇上那一老一少两个骗子,两个骗子没有认出马大姐,企图故伎重演再次行骗,马大姐义愤之下,当场拆穿他们的行骗伎俩,更协助正在开展抓票贩子、乞丐行动的车站民警,将这两个骗子送进了派出所。

  马大姐终于收到一面锦旗,不过是派出所送的。

  第12集:《马大姐的客人》

  马大姐的女儿崇拜歌星林志颖,求妈妈买盒磁带的事又被马在姐忘记。原来今天是当年一起插队的姐妹们聚会的日子,当年的团支书马大姐兴致勃勃去参加,临走还带走了不少新衣旧裤准备送人,惹得老伴、女儿一通抱怨。不想从聚会上归来的马大姐闷闷不乐,原来这群昔日的姐妹们个个混得不错,提干的提干,下海的下海,尤其是当年事事处处和马大姐作对的女班长,现在混成了女强人,开着公司,驾着宝马,据说固定资产几个亿!总之人人都比马大姐有出息。最要命的是,席间大伙约定以后每周轮换一家,这下可愁坏了境况不佳的马大姐。

  随着聚会日期的临近,马大姐决定不顾老伴的劝阻,为争面子,不惜弄虚作假四出借贷,还吩咐老伴孩子 也跟着编故事,背台词。结果聚会过程中漏洞百出直至穿帮露底,搞得马大姐好不尴尬。

  最后还是那们老对手班长的一席话使马大姐触动颇深,她以自己“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切身体会让马大姐明白了自己其实生活在幸福之中。马大姐终于买回了女儿一直想要的歌星磁带——不过名字没记清。错买了林依轮的专辑。

  第13集:《马大姐打官司》

  马大姐当上了某报的“新闻线索提供员”,每日里为“线索”发愁。这日她从片警小李那听来一个盗窃犯改过自新的故事,不禁大喜,当下挥笔成文,添油加醋,把主人公写得改过前禽兽不如,改过后则成了活雷锋。

  文章不久发表,虽然只占小小一角,马大姐还是十分得意。不想文中的主人公——前盗窃犯王刚却找上门来向马大姐问罪,声称要和她打官司。马大姐闻说大怒:一来写的全是事实,二来文章是表扬性的,王刚此举不识好歹,猪狗不如!决定奉陪到底。

  谁料法庭以侵犯隐私权判马大姐败诉,令马大姐赔偿并道歉。马大姐还没来得及喊冤,胜诉的王刚便放声大哭,原来因为这篇文章,他丢了工作,女友也吹了。

  马大姐羞愧难当,主动跑到王刚的原单位和其女友家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马大姐劝说,女友终于回心转意,王刚的工作却无可挽回地丢了。

  马大姐为给王刚找工作四处奔走,疲于奔命,这日回家却看到王刚在撬刘勇家的锁,当下抓住,拉他去自首,还要报警。亏得刘勇及时从厕所跑出才解释清楚,原来王刚已被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聘用,发挥特长,专门为丢钥匙的住户提供开锁服务。

  第14集:《马大姐不信邪》

  马大姐吃过虚假广告的苦头,便真实广告也看不入眼。不光对电视机里、大牌子上那些斥巨资拍摄的广告一概不信,见那街头巷尾、电线杆楼门上的小广告更是眼气,定要把它撕下刮掉而后快。

  这一日楼门上贴了居委会的通知,说是不日内有“央视调查”的记者同志将上门调查收视率,请各家留人接待等等。马大姐自然带头响应,自该晚起看电视煞有介事,每换频道都要郑而重之记录下来。果然几天后有一自称记者的朱同志上门,其调查表格包罗万象,马大姐不嫌麻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朱记者满意而去。

  没想到翌日小区来了个“信息预测专家”,上通“周经”,下精“麻衣”,为居民排忧解难,一进被奉为神明。马大姐不信邪,赶去踢场子,不料被“专家”事事言中,连小时候娘家那点子事儿都休想逃过其人法眼,不由得变为十分敬佩虔诚,顺便买了一包“信息茶”回来。

  当晚居委会主任孟大妈上门,兴奋不已的马大姐不容分说便向她推荐“信息茶”,遭到孟大妈的拒绝和批评。原来这所谓“专家”和上回的“记者”乃一伙骗子,经查电视台根本就没有朱记者这么个人——马大姐上当了。

  数日后又有“央视调查”者上门,马大姐不信邪,管他真记者假记者,一顿臭骂轰了出去。

  第15集:《马大姐家政改革》

  马大姐的老伴发了工资从来都是全数交给马大姐,从无怨言,近来受到单位里无聊文人西化思想的影响,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公然要求分享财政大权。马大姐被话逼住,只得宣传实行“家政改革”:将存款一分为二,家庭支出分单双号,二人分别支付。

  改革开始,二人开始互相算计,马大姐在单日即老伴付款日疯狂购物,老伴也在双日猛开发票,斗了个两败俱伤。老伴发现一年之中单日比双日多,于是提出深化改革,实行谁购物谁消费谁付款。

  于是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竞争,先是在房租、水电上彼此推诿,弄得女儿、邻居意见极大。后来电视机坏了,二人又都拖着不修,马大姐交际广,四处串门看“蹭”,老伴耐不住,花钱修好了电视。在单位公房出售问题上,二人虽达成合资购买共识,却又在房产证署名权上发生争执,致使一拖再拖,最后女儿生日将至,二人谁也不肯掏钱。女儿自觉是个无人疼爱的多余人,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此举惊醒了老俩口,二人终于讲和,找回了女儿,但发现此时二人的存款所剩无几,只能给女儿过一个俭朴的生日了。

  第16集:《马大姐过生日》

  马大姐不日之内将满45岁,老伴打算给她好好过个生日,广请亲友,热闹一番。

  不料女儿受那全盘西化的影响,提出要给马大姐一个什么“意外惊喜”,也就是通知街坊邻居、丈人丈母,每人携带一份礼物于生日当晚来马大姐家赴宴,但这一行动不可让马大姐本人提前知晓,大家必须一改装成不知此事的样子。

  孰不知马大姐此时正为自己更年期已至心情沮丧,兼之与当年同学聊起许多往事,得知自己初恋男友同学新鳏,更不免感慨万千。本打算借过生日的热闹劲儿冲它一冲,岂料无论她如何循循善诱,老伴竟一点也不记得这是她生日,甚至女儿、父母也将此事忘得干干净净,在她的旁敲侧击下显得特别无情。

  失望已极的马大姐在生日这天,竟鬼使神差地去了那位初恋男同学家,想不到昔日高大英俊的他如今已是一个平庸俗气的秃顶,当然更不记得什么马大姐的生日了。

  当晚,当马大姐拈一枝给自己买的玫瑰心情疲惫地推开家门时,万没想到一桌丰盛的晚宴和亲朋好友的笑脸、礼物已经等了她那么久。马大姐在惊喜万分的同时,也把一丝内疚悄悄藏入心底。

  第17集:《马大姐应聘》

  马大姐这段时间为钱发愁,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挣钱的好办法。看到报上有个公司招聘女秘书的广告,利令智昏地也打算去试试,谁也劝不住。可巧这广告忘了登年龄上限,马大姐便理直气壮地闯去面试,这才发现别人都是二十几岁的摩登女,有大学生、研究生,都会打字,会外语,尤其之中一个叫苏珊的,不光专业出色,更生得天使容貌,魔鬼身材,把个老板看得喜不自胜,把个马大姐比得自惭形秽。待轮到回答各项公司业务的专业问题,马大姐大放厥词,错误百出,把老板和女郎们笑得几乎岔气。谁知就在老板拍板欲聘苏小姐为秘,雇马大姐当佣时,老板夫人突然闯入,厉声质问哪个是新秘书?老板慌得指向马大姐,于是马秘书和苏女佣第二天便都准时上班了。不消说一天下来,两人都把自己的工作搞得一团糟,最后由老板下令:两人对换工作但保持名份不变。这样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老板还是同苏女发生爱情,并毅然提出与夫人离婚,同时炒掉了马大姐。马大姐恼的倒不是被辞,她义愤填膺地帮夫人打官司,整得那老板狼狈不堪。老板几次欲收买马大姐都遭拒绝,若不是夫人见势不对回心转意与老板复合,马大姐非告得他倾家荡产不可。

  第18集:《马大姐请神医》

  马大姐还有一个大姐,早年去了内蒙,放过羊、牧过马,稍带手还学过兽医。某日,马大姐的老伴身体微恙,偏又不愿去医院,于是马大姐就把她想起来了。人命关天,刻不容缓,马大姐的大姐风风火火来了北京。

  老伴本来因病不重懒得去看,不料大姐一到可遭了大罪。大姐先是用那治牛治马的手法和剂量恶治了一通不见效后,便进一步施展从草原上习来的各路蒙藏巫术,把个王援朝治得死去活来,叫苦不迭。

  马大姐起初还批评老伴不肯吃苦,迷信科学,甚至一度上纲到对马家人态度问题上,后见势头不对,老伴每晚诉苦不提,病情日见加重,于是也开始出面婉做大姐工作。谁知大姐误解了她的意思,兼之面子问题,不光自己加倍力治,更请来了师傅姐,轮番上阵,把马大姐家搞得乌烟瘴气,把个老伴治得奄奄一息。

  幸而外出实习的女儿此时回家,见状怒斥众巫医,不顾马大姐劝阻一意将大姨在内的一干人轰了出去。马大姐清醒过来,急忙叫车送老伴去了医院,接诊的大夫告诉她:亏得送来及时,再耽误个一两天人就真危险了。

  老伴病愈出院,一家人聚餐相庆,忽然马大姐的大姐从内蒙打来长途,说她又遇到了一位新出山的神医,保证手到病除,她准备请大师即日赴京。王援朝闻说吓得又要犯病。

  第19集:《马大姐要离婚》

  马大姐的老伴单位里分房子,上上下下玄机百出,只见同事们没结婚的急着结婚,结了婚的吵着离婚,说来说去无非是为了多分房子。消息传到老伴耳朵里,自然回来找马大姐拿主意,两口子商量半宿,终于决定为分房子也赶一回时髦——离婚!

  谁知这离婚还没真开始就困难重重,从双方单位到街道大妈,从远亲近戚到牌朋酒友,调解劝和工作照例是不能少的。无奈马大姐夫妇一口咬定感情破裂,指责起对方种种不是来,材料还真过硬,说得劝和诸位哑口无言。

  好不容易开出了介绍信,谁知两人的结婚证又找不到了。办事处令其回当年插队原籍补证,否则只能视二人婚姻为同居关系,谈何离婚?马大姐顾及自身和女儿名誉,不由大急,把家翻个底儿掉仍不见证,竟催老伴买去陕北的火车票。老伴也怒了,两人拌起嘴来,越吵越凶,假离婚眼看变成了真离。

  对此事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女儿见俩人闹到这个地步不禁大怒,站出来痛斥爹妈:哪有一点做父母的样子,说到恸处摔出马大姐当年的结婚证。原来女儿开头就担心俩人弄假成真,早早地把证藏了起来。马大姐夫妇都为孩子用心良苦所感动,终于握手言和。

  老伴的单位遭到上级批评,分房一事停了下来。单位里没结婚的重当单身贵族,结了婚的接着过小日子,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第20集:《马大姐送礼》

  马大姐夫妇刚说离了,单位就传出再次分房的消息。马大姐不甘心,琢磨起给领导送礼。老伴是个本份人,马大姐决定亲自出马。可她也对送礼之道太缺了解,进得领导家门把礼物往桌上一扔,也没管当没当着客人就开始实话实说。弄得领导十分尴尬,结果礼物被退回。

  隔壁刘勇闻说后给马大姐上了一堂送礼课:送什么礼?何时去送?如何试探?如何说话……马大姐听得茅塞顿开,决定依计而行。恰好领导生病住院,前去探望的人很多,正是送礼的好时机。马大姐提着一大堆礼物直奔医院,又提着礼物无功而返。原来领导被诊断为癌症晚期,活不过这个月了。送过礼怕人都后悔,没送的都庆幸。

  刘勇又给马大姐做了一番分析:领导一般哪几种情况下会生病,哪些是真病,哪些是假病。分析结果:这次领导生病是假,肯定是房子少,难以取舍,因此装病。这时候去送礼,领导必定感动,肯定能分到房。马大姐依言再次登门送礼。不意这领导竟是个清官,他拒绝了马大姐的礼物,也对马说了实话:原来他真是怕有人送礼,才躲进了医院编出了得癌症的谎话。他同时告诉马大姐:这再次分房的消息根本是谣言,与其把心思花在送礼上还不如回去算算工龄凑凑钱,准备买商品房吧!

  @@

  第21、22集:《马大姐的新职业》

  马大姐这一日闲来逛街,正遇街坊某退休大妈。该大妈现在某医院作特护,聊起这两日所护理的病人怨声载道。原来这病人是一丧偶多年的老干部,人格怪僻,所得之病又多少影响脑部,使其益发性情暴燥,心情好时大骂,脾气坏时动手,特护们叫苦不迭,纷纷准备辞职不干了。马大姐闻说大起恻隐,兼之与老特护拌嘴打赌,于是自告奋勇冒名顶替去护理这位老人。

  那病老头子果然十分不好对付,其喜怒无常吹毛求疵令人难以忍受,马大姐也是几次欲打退堂鼓,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除病人性情刁钻之外,这特护差使也不好干,有许多病疗上的必要操作和常识马大姐一概不知,不免出现许多秕漏,每次都是勉强遮掩过去,直到一日彻底露馅,马大姐要被辞退时,竟是这古怪老病人坚持留下了她。原来这些时间朝夕相处,马大姐已经赢得了老人好感。后来的日子里马大姐不但使老人的病情和心理都大有好转,还使老人与失和多年的子女重新言归于好。正当马大姐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时,老人的子女向马大姐转达了老人对她的进一步想法,马大姐闻言大惊失色,左思右想终于逃之夭夭。

  马大姐不再去当特护,对老伴只推说老人已病愈。街上又遇老特护,才知老人旧病复发,动辄打骂,害得老特护叫苦不迭。

  第23集:《马大姐与文学青年》

  马大姐近来好运频频。一家出版社为同另一家专出《隐私》、《100个第三者》等书的出版社竞争,计划出一本“老百姓回忆录”,第一个采访对象就选中了最近常出镜的马大姐,书名《美丽人生》。

  马大姐中选,颇高兴,但如何选取“美丽人生”的素材成了大问题。一开始在老伴的提示帮助下,马大姐的确回忆起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一时老俩口的关系改善不小,可再回忆下去好些不那么美好的陈年旧账也被勾起,口角之后马大姐决定这些不属于“美丽人生”,于是开始编造一些情节,以使故事圆满发展。有时文思枯竭,则令老伴和女儿也帮着出主意,最后马大姐的人生被编排得情节离奇,故事跌宕,活脱脱一部台湾连续剧。编辑读了大为不满,提了一大堆意见。

  马大姐才懂出版社的选题原来是要小人物的普通故事,现实中的平凡生活,于是推倒原稿重来。只可惜此番矫枉过正,又写得过于平淡,太嫌无聊,简直成了一本味同嚼蜡的豆腐账,编辑读后,又提了一堆截然相反的意见。

  马大姐这回真明白了该怎样写。这一次她翻旧报纸,查日记本,加上访亲问友,呕心沥血,删改几稿,批阅数月,终于写出了一部真正的《美丽人生》,读得编辑唏嘘不已,叹道:可惜错过了时机,那家出版社已经抢先出版《百姓回忆录》了。

  第24集:《马大姐联防》

  马大姐一向警惕性高。自从当年在单位碰巧捉获过一个偷电线的小偷以后,几十年来对敌斗争这根弦就从没放松过。发现什么可疑的人与事,风风火火跑到治安管理部门报个案什么的是常有的事。

  这一天见到一个贼头贼脑的撬锁者便不由分说叫来了警察,结果人家是丢了自己家的钥匙,弄得警民都很尴尬。另一次是怀疑邻居轻生自杀,唤来联防队员一大帮,嘿哟嘿哟撞了半天,把人家大门连框砸了下来,才发现主人拎着一捆菜正从外面归来,结果之狼狈可想而知。再有一次是在街上发现一个外国人正与一面目可憎之人鬼鬼祟祟地交谈,疑为出卖情报,于是急忙报案,当然又是误会一场。

  久而久之,我专政机关对马大姐的报案只好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谁料这一日楼里真来了乔装改扮的歹徒入室抢劫,被警惕性奇高的马大姐识破,只可惜报案电话被认做“狼来了”不被认真,马大姐只得自入虎穴,只身破敌,居然一举成功,将犯罪分子送交派出所,赢得奖旗一面。

  第25集:《马大姐与文学青年》

  马大姐的女儿成绩欠佳,推说是因为营养跟不上,要马大姐给她买脑黄金、鱼脑精等等。马大姐到药店才知这些东西贵得吓人,当她了解到这些东西的主要成份来自深海鱼类时,就打定主意去农贸市场买带鱼。

  卖带鱼的我地青年小刘为人诚恳,说话押韵,马大姐与其多聊几句,才知小刘原来是个落魄诗人,马大姐当年也是个吟诗作赋的积极分子,故越聊越投机,小刘得知马老伴就在文学所工作,表示要登门拜访。

  小刘带着两编织袋诗作上门,请“王老师”给指点一下,推荐个地方发表。老伴几次想说自己就是个看大门的,都被马大姐阻止,只好说自己是研究小说的,帮不上忙。小刘又求给引见著名诗歌评论家冯老师,老伴只好答应。

  老伴好不容易把冯老师请上门,读罢小刘的诗作,冯老师沉默良久后建议小刘一心一意卖鱼。小刘受不了不起个打击,哭着跑出马家。

  马大姐几次到农贸市场去找,带鱼摊子一直没开张。马大姐正自担心,不料这日小刘却突然上门向马大姐致谢,说自己写了二十多年诗,就为等冯老师这一句话,看来写诗这条路走不通,他已改写小说了,以后少不了要向“王老师”请教。临走留下两编织袋带鱼以示感谢。女儿不知是因深有感触还是多食带鱼之故,学习成绩果有起色。

  第26集:《马大姐讨债》

  马大姐一连两个月没有领到退休工资,手头不免十分紧巴,于是去找昔日领导理论。领导也无奈:效益不好,加之某公司欠债40万不还,实在没钱。马大姐辩来辩去没有办法,最后自告奋勇去为单位讨债。领导十分高兴,许诺讨债成功给马大姐一定比例提成。

  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的马大姐闯到该公司,摆事实,讲道理,据理力争,一连去了一个多星期,该公司好吃好喝好招待,但谈到还钱却是软硬不吃。马大姐急得抽了羊角疯,气得犯了心脏病,被该公司送进医院。

  该公司老总秘书前来探望,塞给马大姐3000元钱劝其罢手,被马大姐一口拒绝。秘书先生恼羞成怒道:你这些雕虫小技我们见多了,我们就是欠债不还,你看着办!

  马大姐大怒,她联络起十多个退休姐妹,穿着讨债衫,举着讨债旗,唱着讨债歌,敲着讨债鼓,把法院的判决贴在该公司门口,来了个集体“坐地泡”,一下子搅黄了该公司几百万的生意。该公司老总无奈,紧急 约见马大姐,终于还清了马大姐单位的债。就在马大姐喜气洋洋领到工资和提成之际,该公司上门来请,言欲聘马大姐为本公司的“讨债员”,原来该公司也是“三角债”的受害者,象马大姐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

  第28集:《马大姐反骚扰》

  马大姐的女儿暑假找到一家公司实习,挣钱不少,唯一美中不足是离家较远,又常加夜班。某夜惊恐万状归来,哭诉有一黑影跟踪她。马大姐起初不在意,后黑影连续出现,则令老伴接送女儿,果然一时无事。不料老伴稍有间歇,这黑影便再次出现,并有直接骚扰女儿的举动。

  马大姐不胜烦恼,决定双管齐下,一面使老伴护送女儿绕道回家,一面决定自己乔妆诱敌,勇擒歹徒。为此,马大姐穿起女儿的新潮衣,留起女儿的摩登头,浓装艳抹地上了路。由于自知形象不伦不类,马大姐每次出门都免不了遮遮掩掩,搞得邻居们一时不知哪家汉子养了这么个鬼鬼祟祟的丑情人。结果,马大姐引蛇未成,反倒被乡亲们召来联防队员逮个正着,百口莫辩,幸亏队员中有个认识马大姐的,才勉强教育释放。马大姐恼羞成怒回得家来,才知道这歹徒已变换手法,改打骚扰电话了。

  自此,马家接到骚扰电话无数,马大姐起先劝说教育,后改为威胁,最终干脆破口大骂,对方一概不理,只管把那下流话来说,直害得电话响起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耽误了多少正事。马大姐忍无可忍,终于向公安部门报案,结果当歹徒再次来电骚扰时将其一举捕获。

  谁晓得就此风言风语在邻里们中传开来,说马大姐竟在从事一种令人难以启齿的夜间职业……

  第29集:《马大姐成了嫌疑犯》

  随着女儿逐渐长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住房条件所限,马大姐两口子的夫妻生活几乎陷于停顿。

  周末,艾嘉提出要和几个同学去百花山郊游。马大姐认为男男女女一帮半大孩子聚在一块儿容易出问题,所以坚决反对。老王觉得这是个好事,艾嘉一走,两口子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缠绵一下子,过一过久违了的两人世界。在老王劝说下,马大姐终于答应了艾嘉的请求。

  老王计划着先和马大姐出去暴撮一顿,回家再好好浪漫一回。哪知马大姐勤俭惯了,嫌饭馆的菜太贵,执意要回家去吃头天的剩饺子,让老王很觉得扫兴。晚上的浪漫也很不成功,先是刘勇来收水电费,继而两口子又遭到爱管闲事的刘奶奶的搔扰,弄得二人都没了兴致。

  头一天没浪漫成,马大姐觉得很对不住老王,发誓一定要给他补上,准备先出去暴撮,再回来浪漫。二人正在兴头上,艾嘉却提前回来了,马大姐的二人世界只得草草收场。

  第30集:《马大姐成了嫌疑犯》

  马大姐家隔壁搬来一对青年夫妇,初来时小日子倒也过得红红火火,不想时候一长这两口子的个性便逐渐显现出来:都是爆脾气。终于这一日战争升级,两下动起了手,连劝架的马大姐也夹在中间不明不白地挨了几下重的。架没劝住,女的哭着回了娘家,说这日子没法过了,离!

  马大姐先是狠狠地批评了男方粗暴,又自告奋勇去游说女方。结果在女家先是代男方惨遭亲友斥责,继而被女方痛说许多不为外人知的非人遭遇所感染,于是愤而归来,加倍痛斥男方,不意男方情急之下也讲出无数女方难以置信的恶行,激起马大姐更大义愤,又转去痛斥女方……如此这般数遭,马大姐已由一个劝和不劝离的老好人变成一位坚定的独身主义战士——这个婚,非离不可!

  但时过境迁,诸如房子、孩子以及感情等等因素影响使两个挥拳相向的当事人开始渐生和意,继而回忆起对方也多少有些好处,马大姐及时批判了两人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痛的糊涂观念,坚决劝离,为此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可谓不辞辛劳。无奈事与愿违,两个冤家最终还是毫无原则地重归于好了,甚至还不分好歹地怨恨起马大姐捧打鸳鸯,气得马大姐只好拿老伴撒气。幸而那不争气的两口子不久又起战端,又打得不可开交,也算报应。可惜马大姐也不争气,一时没忍住,把老伴的金玉良言抛在脑后,再次去劝架,结果又闹了个灰头土脸,臊眉搭眼地回来,再拿老伴出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