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怎么防明星吸毒?

2015年03月12日17:19   娱乐专栏  作者:我在好莱坞   我有话说

  导读:

  明星一旦卷入涉毒传闻,轻则缺席影片上映前的造势宣传,重则导致影片拍摄延期或撤档,这对影片的宣传方和制作方都是不小的损失。那么,好莱坞怎么防明星吸毒呢?

  ★好莱坞靠保险公司禁毒★

  相对而言,好莱坞却少有电影受到明星涉毒的影响。即便是劣迹斑斑的明星在影片拍摄期间也变得规规矩矩,这其中电影保险公司的作用举足轻重。

  好莱坞电影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巨大的避险需求也造就了强势的电影保险公司。大部分制片方甚至只在有保险的情况下才会接拍电影。

  明星自然是重点投保对象,如果明星因吸毒等自身问题给影视公司造成损失,保险公司会拒绝为明星提供保险,明星在好莱坞的职业生涯将岌岌可危。

  “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年少成名,却一度因吸毒沦落到大多数电影公司都不敢找他拍摄电影的地步。导演伍迪·艾伦2000年的作品《双面玛琳达》曾想邀他参演却无法成真,主要原因就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

  在1996年的《性书大亨》拍摄期间,由于女主角科特妮·洛芙有吸毒前科,保险公司便要求洛芙每周必须接受毒品检查,否则不予提供保险。

  好莱坞电影保险市场每年的保费高达2亿美元,保险公司的服务也极为到位。例如,电影拍摄期间,保险公司会派出医疗小组对被保险人进行定期医疗检查。有时,还会有专人时刻监视被保险人的一举一动,将大部分风险扼杀在萌芽中。

  妮可·基德曼曾连续多次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伤到膝盖,以至于保费上涨到没有公司敢找她拍戏,连膝盖受伤都如此,吸毒的后果将更严重。

  凭借电影与保险的结合,电影保险可以将明星吸毒的风险从影视公司剥离出来,影视公司也可以借助后者管控风险的专业智慧来为投资保驾护航。

  ★好莱坞禁毒模式难以照搬★

  虽然好莱坞禁毒效果明显,但中国目前还无法照搬这一模式。与好莱坞相比,当前中国电影保险还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从需求端讲是市场开放程度不足。

  早期的美国电影产业也与中国现在的状况类似。电影绝大多数由大制片厂或国有企业生产,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及资源,克服电影拍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众多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独立制片人开始拍摄影片,从而刺激了电影保险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影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作为投资方的国营制片厂不注重市场回报,对电影保险也没有任何需求。

  从保险公司角度考虑,国内电影工业化程度不高,制作过程远不如好莱坞规范。这需要全程监控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也大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

  明星涉毒不仅是中国电影保险的问题,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完善,必须找到一种让供需双方都能获利的途径。而这需要中国电影产业在工业化和市场化道路上继续前行。

  Via:网络整理End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吸毒 王学兵 好莱坞 明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