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节,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引爆国内影市,今年则迎来了《地心引力》,在一片叫好声中,这部进口片显然为贺岁档进行了有效的预热。而有趣的是,我们甚至能从这两部电影里找到不少相似的叙事母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的是一个少年遭遇海难后孤独漂流,最终靠岸得救的故事,《地心引力》则是讲一个女宇航员遭遇太空险境,在太空中一路“漂流”最终重返地球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可以把《地心引力》看作“中年派的太空漂流”(当然“中年派”是个阿姨);从角色搭配上看,当少年派漂流时,他身边一直有一只亦真亦幻不发一言的老虎陪伴,而“中年派”在太空游弋时,她身边则有一位嘚吧嘚的天使大叔在现实和想象中不离不弃;视觉上,阿方索·卡隆用巧妙在3D巨幕上呈现了瑰丽无人的太空美景,李安则同样绘制了一幅烟波浩渺不见人际的海洋视觉奇观,两部影片在画面上都是用大量描摹“自然”的篇幅取代了“人境”,而且以CG技术为主;甚至在影片最后,“中年派”阿姨踉跄的倒在海岸边,虚弱的趴在泥沙里,跟少年派上岸后的情景都如出一辙。
当然,《地心引力》在整体上恐怕还是不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艺术呈现、思想内涵、哲学意义等层面解读,《地心引力》还是要逊色几分,但只把《地心引力》的成功看作是技术上的胜利,也不可取,技术永远是为艺术服务的,视听呈现必须服从于叙事表达——卡隆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史蒂芬·普莱斯的配乐也功不可没,颇给人以声临其境的感觉)。
如果说,《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地心引力》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影片”,更多的是作为业内同行的口碑“加持”,那全球最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称《地心引力》“会带来美妙的、目眩的、令人敬畏的、刺激的90分钟,既引发激动又引发灵感”时,想必会让片方的底气有质的飞跃——顶级科学家们的推荐对一部科幻片来说真是可遇不可求。
对中国影迷来说,《地心引力》无疑能让大家的民族自尊心也满足了一把——我们能从片中解读出不少意识形态的“隐喻”,就片中的呈现来说,外太空基本上就是中、美、俄三强争霸的态势,主角们遭遇的“空难”来自俄罗斯有点不负责任制造出来的太空垃圾,而“中年派”阿姨最后逃出生天,则是通过中国的“天宫”号空间站以及乘坐“神舟”飞船返回舱完成的,当主角最终平安着陆,看着神舟飞船的残骸划过大气层时,就像是中国航天人献给全世界的一道绚烂礼花。
30多年前,阿瑟·克拉克在他经典的《2010太空漫游》一书中描述了中国的“钱学森”号宇宙飞船,抢在美国航天员前面遭遇了外星生命可惜毁于一旦,此一描述仅是出于科幻大师的想象;而到了《地心引力》里,“天宫”、“神舟”都已是中国航天早已取得的累累硕果,卡隆已经可以在现实基础之上展开他的想象。当“中年派”阿姨在九死一生之际进入“天宫”,看着眼前仪表盘上密密麻麻的方块汉字时,不得不让我们感叹,实力是想象的基础。当然,如果吹毛求疵“过度解读”的话,从没有学习过神舟飞船操作手册的美国宇航员,完全比照俄国“联盟”号飞船的操作仪表就成功启动了神舟,是不是有点揶揄我们用的是翻版俄国航天技术?
作为一部好莱坞商业片,《地心引力》当然不是来宣传中国航天的,但客观上确实传播了中国航天的实力和形象,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也曾拍摄过航天题材的主旋律大片,但远未起到相应的宣传效果,更不具备《地心引力》这样的跨地域全球传播能力。
在西方文化脉络中,代达罗斯父子粘上翅膀在地中海上空飞翔的故事被追溯为科幻文学的原型,可见,展翅翱翔是人类亘古的梦想。不过《地心引力》让我们不得不思忖,真的置身于无边无际的黑暗中“自由”翱翔,那还是我们要的“自由”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地心引力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太空 阿凡达 阿方索卡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