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师》的诡计:不要让观众放弃治疗
*本文有轻微剧透*
《催眠大师》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把国产惊悚片不能有鬼的“内容悖论”,转化成了心理角力和人性关怀。用戏剧冲突和精密的叙事结构,取代了廉价的惊吓。在非常有限的资金下,监制徐峥和导演陈正道完成了最大限度的努力,让这部作品成为了同类题材中的华语电影的范本。
在电影开头,用惊悚类型片的惯性给观众催眠,让他们接受这个设定。随后再不断注入导演真正要说的话。先是催眠了观众,然后治疗了观众,这就是《催眠大师》的诡计。好莱坞商业片经常用这招,陈正道拿来照样好使。
监制徐峥曾经明确表示,《催眠大师》不是惊悚片,准确的归类是心理悬疑。但其实这部电影同时具备了这两方面的元素。但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体系下,惊悚片基本等同于粗制滥造的小成本电影,投资几百万就能拍完,虽然可以获得稳定的市场回报,但是很难获得票房的突破。而且因为题材的原因,惊悚片也是商业品牌最不愿意合作的电影类型,徐峥清楚知道这些问题,所以他选择了刻意回避。
《催眠大师》在形式上还是借用了惊悚片的外壳。光线和遮挡营造封闭空间和压抑气氛,声效和音乐负责强化观众体验。但《催眠大师》又不仅仅是吓唬人的电影,它正是利用这样的手段,利用观众的观影经验,使观众进入欣赏类型片的惯性。正如电影所说的一样,进入“清醒催眠”的状态。
表面看来《催眠大师》是医生和病人之间治疗和被治疗的故事。但其实莫文蔚的多次反客为主,让电影的格局变成了针锋相对的猫鼠游戏。
随着故事的发展,《催眠大师》进入了对人物精神世界探索的格局中,两位演员在封闭空间中的矛盾冲突逐渐增强,戏剧张力开始发挥效用,并且故事扩展到了更多维度的空间。但不管环境多乱多夸张,镜头中呈现的永远是这两个核心人物的交锋。导演陈正道在不断变换的空间中,排演事实,揭露人物内心状态。当两个人在梦境中的遭遇产生交集,这两条并行线开始交织在一起,并且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进行的时候,导演已经在观众的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水”作为电影贯穿始终的母题之一也成为了解密的核心,从杯里撒出的水,到最后整个诊所的倾盆大雨……主人公的前史和内心伤痛不断被一层层揭开,之前的假设一个个被推翻,就好象电影中出现的套层符号。无穷无尽,又让观众欲罢不能。
作为一个重视空间存在感的电影,《催眠大师》对于美术细节的苛求也成就了这部电影的品质。不论是地板上的矛盾空间,还是墙上的曼陀罗螺旋图案,以及卫生间的多棱镜,都呈现出神秘暧昧的视觉意象,凸显两位演员“角力”舞台的神秘。人物造型上,造型指导叶竹真打造了欧洲风情,也提高了电影的神秘感。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大量在天津取景,比如电车那一段就来自于天津的意式风情街,天津也是一个融合了西方各国建筑风格的城市。美术方面的企图心在这里不言而喻。更不要忘记片头最后,配合着音效出现的催眠动画,这些都给电影加分不少。
人物上,陈正道让电影中的部分角色造型像70年代的欧美侦探片靠拢,呈现出复古的风貌。而莫文蔚补满青筋的手,其实也来自专门的手模替身,细节做到这个份上,说明导演想得足够充分。
更值得鼓励的是导演陈正道在视听语言上的进步。仅举一例,徐峥和莫文蔚在片中第一次见面,一个漫长的移动镜头,却始终不展现墙后面的玄机,观众在镜头带来的悬疑下不断煎熬,像极了徐峥在电影中的心态。
不知道是为了照顾观众的欣赏习惯还是导演想把自己的思路理顺,尽量做到自圆其说。《催眠大师》结尾揭秘解谜的部分显得有些生硬直接,就好像是一个生怕学生记不住答案的老师,一遍遍地重复答题步骤。在《盗梦空间》里,陀螺将倒未倒之时,电影结束,而观众的读解才刚刚开始。这和投资多少无关,和创作意识有关。
《催眠大师》绝对不是同类型电影中最优秀的,他也没有足够的预算来营造更多的视觉奇观。但在抄袭、复制成功模式盛行的中国电影市场。这样一部电影的成功,重要性不亚于《白日焰火》的金熊和《爸爸去哪儿》的7亿票房。如果它能够获得不错的票房,在这方面的路子可以多走一点。类型的多元化,是中国电影需要突破的重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