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林青霞:云淡风轻虞美人

2014年11月03日09:45   娱乐专栏  作者:一把青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一把青

  11月3号是林青霞的六十岁生日。早几年就放话“我是作家,希望60岁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大美人果然所言不虚,著书以明志。继《窗里窗外》之后,出版新书《云去云来》,收录近年写就的二十三篇散文,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虽然林青霞一再声明,不做美人好多年,要与这个名称划清界限,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由陈漫操刀的封面照,仍然是美丽的不可方物,黑丝绒外套,利落短发,浅浅笑容,云淡风轻,惹得看武侠电影长大的一代在网络上惊呼:“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术业有专攻,才子各领风骚,美人只要是负责巧笑倩兮就好,浮沉演艺圈,不少女性深深明白这一点,安心地做一樽花瓶,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露出什么马脚,贻笑于大方之家。林青霞倒从不讳言对作家身份的向往,甚至早在出第一本书的时候,就把大实话掏心掏肺地说出来,自白曾经患有阅读障碍症,连一本菜单都要看很久,更别提读书了,所以写作根基不好——就如同传说中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神仙姐姐突然洗手作羹汤,怜香惜玉的广大观众当然心疼都来不及,文字的好与坏,反而变成次要的事了。更有意思的是,林青霞竟然也毫不掩饰对于写作的野心,她像个虚心好学的女学生,灵感来了,落笔就一刻不停写到天亮,满脸认真,不耻下问,为她把关指点的军师个个也都非同凡响,包括董桥、马家辉、龙应台,还有这次为新书作序的白先勇与章诒和,众星捧月如兹,所以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林青霞透露,自己曾经悄悄到过国内的书店,看到墙上的销售排行榜,《窗里窗外》排第六名,前四名都是朱镕基出的著作,就很有满足感。读者如我,看到这里不禁笑起来,断断续续写了十年,还如此坦率天真,真的是大银幕上的那个冷艳逼人的一代天骄林青霞吗?

  值得一提的是,林青霞的文笔,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因为没什么束缚,古人云“思无邪”,信手拈来,便成了文章,一篇《忆》,从文华酒店的二楼长廊讲起,联想到和张国荣打牌的过往,还有新世纪商场吃面偶遇邓丽君的画面,都是钻石般璀璨的名字,黄金时代的故事,不需要什么点缀就已经显得弥足珍贵,更何况执笔者林青霞,到底是《金玉良缘红楼梦》里的宝玉哥哥,“水晶心肝玻璃人”一般,难怪白先勇说“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她对人的善良与温暖”。她记得张国荣性格要强,打完牌便很过意不去,她心疼邓丽君口袋里装满了一二百法朗的小费,要换一些五十给她。往事点滴如今追忆,由她娓娓道来,哀而不伤,也有别样的韵味了。

  前两天,我在一个活动里见到了另一位红楼梦中人,当年的林黛玉张艾嘉,她围着围巾带着眼镜,没多做什么刻意的打扮,像个温柔的女教师,谈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成功与失败,当然也谈到《红楼梦》的过往,张艾嘉说,尽管当年与林青霞搭档演黛玉非常紧张,但还是尝试把内心所感受的人物形象表演出来,也是差不多从那时候开始,她给自己定下目标,将电影作为一生的工作,所以她着手写剧本,讲述女人的故事,明年将上映的新作《恋恋》,就致力于表达众声喧哗的当下里,某一种安静的、思念的情绪。

  这些年来,林青霞在文字中寄托情感,张艾嘉则醉心于电影,红楼双艳,倒有些殊途同归的意思。真正的美人,并非“不准人间见白头”,更多的是一种心境上的沉淀与成长。蒋捷在《虞美人》中写:“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或许就是这样把,云去云来,千帆过尽,悲欢离合总无情,一甲子生涯的爱恨过往,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林青霞 云去云来 60岁 出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