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剧两星门槛上,制片三大咖支招

2014年11月20日14:14   娱乐专栏  作者:影视独舌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影视独舌

  编者按 昨天,在新浪娱乐主办、影视独舌协办的新浪潮论坛上,独舌君应邀出任主持人,和三位著名的制片人曹平、侯鸿亮、黄澜做了一席行业谈话。关于演员的高片酬,四季流行的不同类型,新政实施前的发行大战,实施之后的高位抢滩,乃至资本介入影视产业后“结婚快,离婚更快”的现象,三位大咖妙语如珠,直言不讳。下面是论坛发言的精彩摘编。

  李星文:今天这个论坛有一个主题,叫“站在一剧两星的门槛上”,要回溯一下2014年,也展望一下2015。今年国产剧是四季分明的一个年份,在春季的时候流行的是都市情感剧。到夏天的时候一批古装偶像剧就崛起,行业剧的崛起也是在夏天发生的。到秋天的时候,有一大批品质剧、话题剧展开了反击。到冬天还有一大批大制作的电视剧,要赶在一剧两星的门槛之前播出去。今天这个论坛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成四PART,捋着每个季节的热点探讨一下。眼下的荧屏上,尤其是春季档,都市情感剧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比例?

  侯鸿亮:一窝蜂拍家庭剧,主要还是和政策的现实相关。如果你涉及太多专业性的知识,那么可能你就会触犯一些禁区,或者说要求这个创作团队要更专业。医疗剧一定是属于现实题材,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涉及到人类情感的极致,只有生老病死,医疗剧一定是可以能够把这个矛盾最大化的。但是写好医疗剧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电视剧编剧能够完成的,甚至说到拍摄的时候也是需要剧组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够专业化,这就等于是给医疗剧设置了一个门槛。拍金融戏,拍律政戏,都会涉及这个门槛。最简单的恰恰就是家庭剧,大家都朝着家庭剧去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不满足就会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其他行业。

 李星文

  李星文:好的都市情感剧,要用名编来写,顶咖来演,制作上也得讲究,造成了都市情感剧成本很高,一剧四星的时代成本高一些四颗星消化得了,进入一剧两星时代以后,高成本的都市情感剧怎么来回本,盈利?

  黄澜:我们公司是有挺多大明星的剧,成本是挺高的,还是品牌制作。说实话像今年《虎妈猫爸》开拍之前才听说“一剧两星”,就傻了。我们按一剧四星的运算来做的,但是也不能说就不拍了,撕毁合同了。我们自己想,先别去管他一剧两星、一剧四星,首先想你拍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人看,只要你的观众没有减少一半,也不用害怕那么多。有人看、有注意力存在,就是可以执行的,无非是渠道、盈利模式会做一些调整,在这种浮动的过程当中,你是没有办法的,你只能直接面对,那时候也就拍了。我们也把这种信心给了客户,他们也把这种信心营销给他们的广告客户,让他们拉到广告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就不太大了。目前来看,虽然成本非常高,也是“一剧两星”,看似客户的数量减少了,也可能收入会受一些影响,但是亏本还不至于,这是我们这个阶段的感受。

  李星文:刚才黄总说到亏本的事,我们就具体谈一些数字,听说《虎妈猫爸》光赵薇老师一个人的片酬就达到了3500万之巨,我不知道这个传言是否准确?

  黄澜:数字是肯定不能讲的,因为我们跟演员也有保密协议。我们不可能亏钱的,因为亏钱不会坐在这儿了,所以保证一个商业模式的运转是对的,至于盈利空间有多大,我们只是刚拍完,还没有完片,也没有播映,最后的效果要大家来检验。

  曹平:我们的《芈月传》确实是成本也特别大、特别高,因为它毕竟是古装剧,投入比较大,但是演员的片酬这个是在我们的预算成本的范围内。孙俪喜欢这个角色,会跟我们制片方有一个很好的默契,这个价格我也不能对外说,但是彼此都是非常满意的,而且我们评估了市场之后,做出的酬劳,现在拍摄一半了,市场其实已给非常好的支持,预售了首轮卫视、二轮卫视、网络,早已经成本回收,所以这个对我们制作也增添了很多的保障,我们也可以把它制作的更精良,把这部剧推向不光是中国的市场,还有海外市场。我觉得只要你掌握好市场的评估,你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演员,包括主创团队。

  侯鸿亮:大家一定不要被曹平老师和黄澜老师给迷惑了,一剧两星来的时候,一定会让很多专业程度不够的公司经受特别大的风险,曹平和黄澜对于她们剧目的把控,具有消化高价格演员风险的能力,2015年的电视剧要是说有一个剧王的话,应该就在《虎妈猫爸》和《芈月传》中产生。演员的价格在一剧两星来临时,会有一个相当长的缓冲期,价格上去了以后就往往不会往下降,但是一定要知道你未来市场的放量是多少,你不能够把宝都押在演员身上,你别忘了《芈月传》因为有郑晓龙导演,曹平老师,才可以承受孙俪这么高的价格。成就一个好作品不是演员一个人的事,一剧两星是一个“筛沙子”的阶段,会让这个市场有变化的。

 曹平

  李星文:进入夏天,行业剧崛起,一部真正的医疗剧、一部真正的律政剧产生了,我所谓真正的医疗剧就是曹平老师制作的《产科医生》,一部真正的律政剧是上海方面有一个大律师亲自做编剧的一个剧叫《金牌律师》。从年初就开始有医疗剧冒头,从最初湖南卫视《爱的妇产科》,后来又有一个《产科男医生》,一直到《产科医生》,接下来还有《青年医生》,一年冒出这么多的医疗剧,你们是不约而同的呢,还是大家伙儿一块开会说我们今年多弄点医疗剧,是怎么想起来做这个选题的?

  曹平:肯定没有商量,我们从来没有说市场什么火,我们就去跟风,这么多年和晓龙导演合作,我们都是首先看这个项目有没有营养、有没有社会价值,能带来什么样的启迪,我们首先是考虑这个。其实《产科医生》一开始拿小说来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犹豫的,因为毕竟是行业剧,虽然我们很多年前做过一部《永不放弃》,也非常成功,但是近几年确实是行业剧不是特别景气。后来看了三集剧本,晓龙导演告诉我这是非常有情怀的,而且把行业剧写成了一个情节剧,是一定有市场的,我们就决定要做,但是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其他的医疗剧,所以等我们4月份精剪出来再发行的时候,才发现今年我们又有点跟风了。我们今年就尝试了一下用这部剧做了一剧两星的发行,因为7月份播,4月份才精剪完,要凑齐4家卫视特别难,这部剧成本控制的非常好,我们就发北京和山东两家卫视、几个地面,包括网络,播出后北京和山东收视前一二名,口碑也非常好。后来北京台电视剧中心主任张恒跟我打电话说,《产科医生》为中国的电视剧行业做出了两大贡献:为医疗剧的创作开拓了新的方向,能够把行业剧拍成这么好看的一个情节剧,为一剧两星的发行做了一次尝试。

  李星文:我还想再问一下,医疗剧究竟是应该朝着披着医疗剧的外衣,实质上去做一个情感剧呢,还是应该把专业性做强,让他真正的跟国外的医疗剧接轨呢?这两种模式哪一种更合理,哪一种在中国更有生命力?

  曹平:专业性跟情感等商业元素相结合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医疗剧算是一个行业剧,但是他所呈现出来的还是人的生活、情感、工作、喜怒哀乐。我觉得一定要有专业性,《产科医生》成功就是他拍出了医务工作者职业的精神,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医生。如果说没有其他的商业元素支撑,可能又会离老百姓远了,还要真实的反映他们日常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另外他们救死扶伤这种人文关怀。多做一些医疗剧,律政剧,其实也开拓了现实题材的品种。

 黄澜

  黄澜:特别专业的或者通俗方向的,我觉得能做到哪步做到哪步吧。《产科男医生》这样的故事,非要往行业去高精尖也没有必要,很正常嘛,我们每次做情感故事都会选择男女主角的职业,这个职业正好是医生就是医生了,《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他也是医生嘛,这个不重要,如果真的是想把所有的背景设置跟行业相关,所有的情节、人物情感包括主题都跟行业想表达的精神有关系的话,你就好好去做嘛,你碰到什么选题努力就好了。如果像《星际穿越》,你要做的不专业没人信的,就是要看你最新的科技、尖端理论、宇航知识。但受众如果不是宇航迷的话,也不是说某一个行业的粉丝的话,做电视剧会有一些现实考虑,要不要把专业性做到最强?比如我们下一个戏叫《我的前半生》,我们设计演员职业的时候放在了咨询公司,咨询公司会做很多访问、调查什么的,我就会建议跟编剧商量,我们做里面的案例就不要做的太高端了,资本并购什么就不要了,我们就做市场营销类的案件,同时可以帮助人物关系发展的,如果我们商量一个新的饼干口味上市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什么样的矛盾,这样观众会看得懂,不要弄得太悬乎了,讲半天他听不懂。你得考虑到老少皆宜的,商业逻辑清晰的,包装比较好看的,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个调研,多高的高跟鞋是中国消费群中最喜欢的、什么年龄段最喜欢的,我们会根据这个话题引发讨论,或者公司内部不同的意见,我们在选材上面可以选择的,也是出于尊重观众的这种心理。所有的案例你可以是通俗的,但是不能是不专业的,不能拿很简单的东西糊弄别人,那也不行。在这种通俗的案例当中我们也做到相对的专业,找一个平衡。

  李星文:秋季档命名了一下,叫“品质剧和大制作的秋季攻势”。至少这两三年,基本上都是春季的时候雷剧、神剧特别多,到夏季的时候又是古装偶像剧非常流行,时装偶像剧也不少,往往是到了秋天的时候,品质剧、大制作就下山摘果子来了,不知道几位是否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或者说这是不是构成了一个规律?

  曹平:我觉得这个跟电视台下半年的广告招商有巨大的关系,因为他一定要买一些有品质、有影响力的剧在这个时候播,也是为第二年的广告来吸引客户的支持,所以电视台一定会在第三季度编排一些有市场影响力的剧来播出。到了年底,电视台还要完成一个收视的任务,所以他需要冲一冲,所以到了年底一般都是竞争非常激烈,是为了电视台整体的收入来考虑的。

  黄澜:从观众的收视习惯当中也能够理清里面的逻辑,春节前后大家都在过节,寒假、过节,闹闹哄哄的,如果你放一个悬疑剧,可能真的跟不住了,你过两天出去拜年了,肯定还是闹腾的剧好一点,热闹热闹气氛非常好,而且开机率也高,那种比较热闹的剧本身它的定位就是全家乐,就会播的好一点。像暑假期间,就是小朋友出来了,有一两个月暑假的时间,他肯定会喜欢一些偶像剧,会喜欢一些古装的游戏改编或者什么,都很正常,你迎合这部分的观众就排播这样的剧。到了秋冬,整个电视剧收视率都会上涨,而且中国北方地区进入黑天也比较早,晚上在家没有什么其他娱乐就开电视了,所以开机率本身就高,容易在这个时候会取得高收视,也结合了第二年要招商的需求,所以会播一些适合全家观看的重量级的作品,而且我觉得会偏品质一点,会有些内涵,因为这个时候人比较坐得住。要是春节的时候,大家都跑出去了也不太好,夏天有很多人度假了,小朋友在家霸占了遥控器,也不太适合,所以秋冬的时候播那些剧也是好的。我觉得两个方面,一个是电视台播出层面考虑,另外一个是从观众收视习惯考虑,是可以理解的。

 侯鸿亮

  李星文:《北平无战事》开播的当天我写过一个评论,叫《决定电视剧命运的一战》,说的是男人剧、品质剧能否回潮,这部剧是风向标。我想问一下侯总,这个剧播到现在,收视率、商业回报、影响力方面是否达到了初衷?

  侯鸿亮:当时做这个戏的时候就一个目标,播出就是胜利,因为我们是碰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时做这个戏,如果不是总局领导希望我们来拍这部戏,单纯从制片人的角度我会拒绝的,因为里边有太多的以往政策通不过的地方,作为电视剧运作风险大。有时候就比较寸,你拍完了以后政策发生改变了,原来贪腐是题材限制,但现在反而是和政策比较相符。做这个戏真是没有想过戏收视率要达到多少、收入要达到多少,你难得碰到一个作品、一个剧本值得你去费这样的劲,在各个环节你要做到和剧本在同一个高度上,所以大家就是尽力完成这么一个作品。现在获得的反而是有点超过我们想象了,不管是从投资回报还是从口碑从各方面,都超过最初的预期。就像星文最早发那篇文章说的,我们用一部电视剧印证了这个市场应该是多样化的,有一些是给低幼群体的,也有一些是给高端人群的,同时存在市场才健康。

  李星文:你谈到担心过审查问题,比如说腐败问题,但是剧中是国民党腐败了,他的腐败就意味着共产党是正确的嘛,剧中哪些地方是在审查当中有点担心的?

  侯鸿亮:其实有很多擦边球不是直指事件的本身,大家可能会借古讽今,我虽然说的是国民党的腐败,但是有人看完了以后会意识到我们今天的政府应该怎么样,如果我们的政府到今天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个事实的话,这个戏的结果一定会被枪毙掉,好在习大大可以面对这个事实,反而这个戏和今天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互动。还有一点,这个戏主要的戏份都是在国民党人员身上,从以往的经验上我们还是希望共产党是作为主要的形象出现,后来做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共产党员的形象,只有一集戏的林大维,这个形象能够感染到大家,共产党是当时先进的一股力量,都是完全按照史实来的。的确是对今天有一些反思作用,这也是作为艺术作品应该传递的东西。

  李星文:也想请曹平老师谈一下,《红高粱》前天晚上收尾了,收视率和影响力方面是不是已经达到或者超过预期了?

  曹平:收视率、口碑确实在预料之中,但是也有点超乎我们原来的预料,北京卫视告诉我,最后三天每天都破了2,是2009年以来的收视冠军,北京地区都11个多点。确实口碑非常好,许多人喜欢。它获得这么好的收视,剧本的改编也是非常成功的。唯一让我觉得,要是再给我们两三个月,给导演、给编剧更多的时间,好好的打磨剧本,好好修改台词,我们呈现出来的会更好。

 现场照片

  李星文:一剧两星政策4月份发布,再过1个多月就要执行了,整个下半年主要卫视的黄金档档期的争抢非常激烈,几位的作品都杀到了这个竞争激烈的档期中,在发行方面有些什么样的绝招,能有机会把自己作品推向观众?

  曹平:好多人传言说,《芈月传》的制作因“一剧两星”而下降,延后开机,这些报道都不属实,《芈月传》开机推延是为了呈现更美的景,想拍草原的深秋,包括我们的制作成本,也是在开机前才定,现在的制作成本远远大于原来外界报道的成本。我们在制作这一块花了很大的投入,包括我们好多景,大的转场。因为有《甄嬛传》品牌的效应,《芈月传》发行就变得特别的容易,我都没有主动去销售,都是电视台、网络大家来找我。拍好作品,这是我们唯一的法宝。

  侯鸿亮:我这儿是12月22日,北京、山东、河南、黑龙江四家卫视播《老农民》。本来这部戏是在一剧两星政策之前定档作为2015年的开年大戏的,但是政策来了以后两颗星是消化不了这个戏的成本的,陈宝国、冯远征、牛莉、蒋欣,演员成本是非常高的,只有迅速和各平台协调,包括和总局来协调,把这个戏的播出提前到12月22日四星播出,让这个戏收回成本,并且有所收益。今年下半年这个市场,是中国电视剧近几年来最乱的,一剧两星之后需要制片方相对理性的来看,那个真理是不会改变的,一定是你越专业你拍的戏越好,未来这个市场会属于你,你如果去钻营,也不见得获得更好的收益。

  黄澜:我作为新的发行人,一剧两星以后,“菜鸟发行”终于有春天了。四颗星协调特别麻烦,两颗星对我来说轻松了很多,这是比较直观的感受,我还窃喜了一下。就像马云说的,你想得到政府的支持,你就要去帮政府解决困难,他在考虑的问题你帮他想出解决方案,他就会支持你,我们做发行也是一样的,客户在担心什么,你能不能提供解决方案替他解决了,你要为他想到了,他就会支持你。发行最后还是回到观众立场上,因为最后要把产品卖给观众,在制作和发行的各个环节,都不要忘记观众他们想看什么。

  李星文:在这个政策还没有实施之前已经有很多的说法,片方说了,一剧两星政策来了,我们收不到那么多钱了,大咖演员你们得让让价?东方卫视的王磊卿主任说了,一剧两星来了,你们制片公司的暴利时代结束了,你们要让利!请几位谈一下,这个政策公布以来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曹平:我觉得这个政策公布出台之后,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制作的产量下降了,制片方没有那么盲目的去上马拍剧,也没有再像原来那么去跟风,变得比较理智了。对于电视台来说,我觉得也是有变化,就是他们也不像原来那么很盲目的去抢一部剧,也都变得特别的理性和慎重,我觉得这是市场最大的两个变化。

  侯鸿亮:刚才曹平老师说了产量的问题,我个人的体会是这个市场前段时间走的太好了,当年是拍什么都挣钱,利润可以高到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二百,所以在其他的行业很多有钱的,包括盖房子的、挖煤的、修路的全都来了,后来资本又来了,因为资本发现所有的行业都已经发展起来了,只有这个行业没有发展,我们毕竟是属于文化产业,和国家政策可能紧密联系在一起。资本是没有属性的,但是他却希望能陪伴着影视公司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去走,进入以后就让大家对好的资源的抢夺越发激烈,好的导演、好的编剧、好的演员,价格就翻了番的往上涨。所以总局也是根据这些出台了一剧两星政策,规范一下这个现象。长久来看它会好,但是短期之内一定会对这个行业造成一些损伤,这也是正常的。产量降低,过去掺进来的这些沙子,看到无利可图就退出,为了应对市场,我们把项目做的更好,这都是积极的。从业的人员和从业的公司不要受这个政策的影响,在同一个政策之下竞争,做好自身是最重要的。

  李星文:最后一个话题,越来越多的资本加入到影视产业当中来了,曹平老师的花儿影视和乐视有资本的合作,山东影视制作中心和新丽传媒都在谋求IPO上市,今年以来确实是资本和影视产业的互动非常频繁,但是这半年多看下来有这么一个现象,上半年“结婚”的多、下半年“离婚”的多,几位怎么看现在资本市场轰轰烈烈进入影视产业,为什么“结婚”快,“离婚”也快?

  侯鸿亮:我还是想说资本是没有属性的,资本其实就是想帮助公司孕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获得更大的利益,只是说我们行业是一个初始阶段,中国的文化产业相较其他的金融业、制造业,包括航空业来说,处在一个特别低端的一种程度,市场空间会非常大,就像美国在前两年文化产业已经超过了航空业,已经变成排名第一。中国这个市场空间是想象不到的,所以说这些资本都过来虎视眈眈。上半年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并购,包括谋求上市的,后来有很多是以失败结束的,就是你能不能把自身的东西做好。资本是在你需要资金的时候给你这个钱,这个合作是对的,但是现在变成了团队或者是公司套现的一种方式,你套现了以后你承诺的盈利目标能不能完成,很多并购都变成了欺骗股民的一种方式了。我承诺我能够完成利润大概是一年完成一个多亿,股价有所上升,三年后这个公司就可以撤出了,如果没有完成的话,是套在里面的就是这些股民了。这种套现的心理并不是一个让企业或者是让一个团队良性发展,变成了不是踏踏实实做事了,一旦签了那个协议,就开始想着如何来做假,你要去蒙骗证监会、股民,或者是你要拿你自己收益的现金,再还回到你承诺的那个利润里去,这些东西都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但是这股风迅速就过去了,到了年底的时候已经归于平静了,即使有些公司想去套现,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大家接触到一种方式可能一拥而至,经过一段时间理智一些,作为文化行业还是要看到自己的本心,如果自己的本心迷失了,这个行业是很难做下去的。你做的产品、你做的作品,你是需要让他去影响更多人的,不能让观众看了作品以后受到坏的启发,很多人和事需己要自律。

  温馨提示:影视独舌公众号“dusheme”,欢迎关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一剧两星 新浪潮 电视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