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春推会上等待拉直的五个问号

2015年03月31日14:48   娱乐专栏  作者:影视独舌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影视独舌李星文

  一年一度的电视节目春推会明天开幕。这是2015年春节后第一场全国性的行业盛会。今年的春推会是在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召开的,这是“一剧两星”的重磅政策实施三个月后的首个总结点,也是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半年后的一次大检阅。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问号等待拉直,春推会的风向标意义比以往更加凸显。

  问号一:市场热了冷了?

  2014年的电视剧总产量是15983集,比2013年还多了213集。这似乎跟业界的感受不同,因为去年四月“一剧两星”的政策发布之后,据说很多公司收缩战线,持币观望,不敢再上新项目。为什么感受和数字不相吻合呢?我分析:政策释放的是明显的抑制信号,但资本的热浪却格外汹涌,两相抵消之后,上一年度并没减产。

  那些核心竞争力在制作的公司,一定会理性地重新考量市场,重新规划产量,投资组盘,以保新政之下继续盈利。但资本的巨轮一旦启动,可不是一刹车就能停下的,那些写在合约上的数量和产值的要求是刚性的,不会因为政策出台而就此作废。而所谓IP概念的突然火爆,又使得刚刚有了些理性的行业再度发烧,似乎只要抢到热门网络小说或者游戏的改编权,天上掉银子的事就指日可待。

  电视剧本来应该是一种实业,以优质产品的产出作为行业扩张的基础。但自从得到资本的宠幸,电视剧行业就大踏步向股市靠拢了,只要有概念就能撬动资本,只要资本进来就能鸡犬升天。再加上收视污染造成行业导航信号紊乱,产品评价体系混沌,以次充好现象泛滥,好剧不彰案例多有,整个行业处在一种逻辑不洽的癫狂中。“一剧两星”算是一剂凉药,资本乱入则是大补之药,两头的药性都挺虎狼,冷热相激之下,产量和前一年大致持平,就可以理解。但质量却无法保证。

  2014年的数字只能代表过去,2015年的态势那是又一番风景了。去年下半年,某些仓促上马的影视并购案到了梦醒时分。今年前三个月,市场的真实反响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布局和落子。当此之际,春推会上的一切,将成为景气指数的测量仪,行业热点的探测器,投资决策的参考书。

  可以想象,照例会有成千上万集电视剧上会叫卖,但大家看重的不是数目多寡,而是市场是否交投活跃。照例会有很多明星来给开机、关机、即将开播的剧站台,但大家看重的不是星光是否璀璨,而是能否发现亮点项目。两天之后见分晓。

  问号2:类型多了少了?

  2014年下半年,电视剧的类型远比上半年丰富。2014全年,电视剧的类型远比2013年丰富。去年6月白玉兰奖入围最佳的10部电视剧,有9部是都市情感剧,只有一部年代传奇剧孤立其中。但到了去年下半年,行业剧(《产科医生》《金牌律师》)、传奇剧(《勇敢的心》《红高粱》)、历史剧(《北平无战事》)、抗战剧(《红色》)、农村剧(《老农民》),甚至当代政治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全面开花,上演了四星时代最后的疯狂,姹紫嫣红,好不惊艳。但也有些透支了2015年的市场潜力。

  2015年以来,荧屏是被不太走心的商业剧把持的,野狐禅古装剧(《武媚娘传奇》)、神话剧(《泰山石敢当》)、大IP爱情剧(《何以笙箫默》),民国偶像剧(《锦绣缘》)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品质剧,尤其是有品质的正剧还没有发力。的确,每年春天都是雷剧当道的时刻,这一规律已经延续了好几年,而暑期则是偶像剧的天下,品质剧通常要到秋冬档才能雄起。

  也就是说,从已经过去的三个月来看,类型是丰富了还是贫瘠了不太看得出来,而下半年能有哪些硬货和俏货,就得在春推会上做一近距离观察。行业是否真的被两星的天花板压在了中小制作的范畴内,是否真的被趋紧的审查尺度围在了狭小的类型空间内?也是两天之后见分晓。

  问号3:频道亏了赚了?

  2014年下半年,一线卫视的日子好过,因为收视率稳定增长了。但那是四星时代最后的晚餐,大剧好剧的密度远远高过往日。

  2015年前三月,湖南卫视和央视的日子好过,以50城收视率为例,前者播的剧都能破2,后者播的剧都接近2。其他卫视就没这么幸运了,破2是遥不可及的事,破1就能开香槟了。两极分化明显,湖南以外的省级卫视很难用绝对数字说事,谈名次于他们而言更加体面。第二名、第三名听起来也不错,可是收视数字也就只有第一名的一半,有时候还不到一半。

  对电视台来说,收视就是收入,收视乏力意味着增收乏力,增收乏力意味着购剧资金吃紧。资金吃紧,还不能四家联盟,只能两家合伙做生意,购买力也就有限。几家大台家底厚,一时半会儿还顶得住,中小卫视身子骨弱,天一凉就感冒,越来越多的频道加入了二轮剧、三轮剧的采购大军中。原本一剧两星是为了给观众更多的选择,现在选择是多了,一半旧剧,一半新剧,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更要命的是,各台的春夏档大致已布上了,可是秋冬档的“拼星”却遭遇了巨大的难题。按说,一剧四星比一剧两星组盘的难度大,协调四星理论上比协调两星更不容易,可是以前四星组得顺风顺水的,今年的两星反倒谁跟谁都搭不上了,照这么下去,兵不血刃就一剧一星了。仔细想想,起步时有独播剧有两星剧,走着走着就脚步参差了,船到江心就是各有各的进度了。确实搭不上。除非两台从年初搭到年尾,但内容既然一样,也就没必要两家都存在了,对吧?所以,这个新问题对老革命的考验更大。

  春推会上要看一看,哪家卫视还能大手笔抢夺俏货,哪些卫视会务实地捂紧钱包,日子都不怎么舒心的卫视凑在一起能否想出重振雄风的办法来,能否解决那个怎么也找不着“搭子”的新问题。还有就是,已经萎靡了好多年的地面频道,抱团取暖的战术是否已经取得了成效?很快就知道。

  问号4:网台合了分了?

  从方方面面反馈的消息来看,电视剧生产退热,而网络剧进入了大生产的时代。

  电视剧困守在有限的题材空间内苦苦寻路,网络剧在电视剧鞭长莫及的化外之地野蛮生长。听听这些网剧的名字:《盗墓笔记》《鬼吹灯》《暗黑者》《灵魂摆渡》,所谓:电视剧终止的地方,网络剧正式开始。电视剧生产的名门大派:慈文影视、山东影视、唐人电影、欢瑞世纪纷纷加持网剧,刷新了网剧的制作水准和卡士阵容。原先,视频网站是个土财主,电视剧正规军正眼都不夹一下。架不住人家痴心不改,银弹攻势升级,也架不住形势比人强,狡兔三窟是人之常情,所以网络剧的生产已经不是小米加步枪,而真的是飞机大炮,航空母舰了。

  网络播电视剧已经好多年,电视台在借助网络扩大影响的同时,也一直在给网络打广告,或者叫导流。可是电视台还没有播过网络剧,因为题材不合适(网剧重口味),更因为主宾之势不曾易位,暴发户钱再多也不可能被贵族马上迎进客厅。可是今年很可能就是主宾易位的一年,或者说大哥、小弟的关系演变成双主角。网络剧倒流回卫视黄金档的事过于大胆,先不聊,但网络剧直接进驻卫视晚间剧场的可能性已经存在,有些事儿正在紧锣密鼓的洽谈中。

  或许就在这次春推会上,一次分水岭式的合作就悄悄地谈定了。在不久的未来,就不只是电视剧向网络输出,而是电视台和网站之间双向交流。当然,最大的变数在于政策,一记“限外令”瞬间关死了网站同步引进美剧、韩剧的闸门,焉知不会又有一记“限X令”,让网络剧一夜回到十年前。这个就不是春推会上能看明白的了,政策发布的最高境界是突然袭击。

  问号5:风暴强了弱了?

  对于电视剧业界来说,过去一年来大家最关心两件事:一是一剧两星,二是反腐风暴。

  已然带走很多人了。央视电视剧、纪录片、财经频道各有要员被带走。安徽卫视从台长到主任,从电视剧购买到广告经营,每个重要位置上都有人被带走,甚至离职多年、下海经商的前主任也卷入其中,泥足深陷。辽宁卫视的前台长被判刑,江苏卫视的购片人被带走.。。公布的案情已然惊心,更多的情节尚未公之于众。带走的人越多,牵出的线头越多,是内部发展牵出更多同僚,还是外向发展扯出更多客户,是纵向发展累及领导,还是横向发展烧着伙伴,主动性已不在贪腐者手里,就看纪检监察部门的决心有多大,指标定多少了。

  一个略显吊诡的现象是,业界人士普遍对购片腐败抱有隐隐的理解和不忍之心,而对收视造假者则恨不得食肉寝皮。购片人连通四方,在明处活动,有朋友之谊影响判断,也有体制之弊引人同情。造假者见不得人,在暗处活动,占了便宜的不敢挥洒喜悦,吃了亏的则咬牙切齿。要说破坏评价体系,造成人为不公,两者都是如此,可是为什么人们的态度两样?中国是人情社会,一个是披着人情的外衣搞创收,就会得到人情的庇护,另一个连人情都不讲,只管创收,也就帅到没朋友。

  不管是春推会,还是电视节,这是展示项目的机会,也是亲友聚会的时刻。在展厅里,大家谈IP和互联网。到酒桌上,大家谈八卦和私密消息。反腐这事就适合在酒桌上聊,把所有人掌握的信息汇总起来,或可接近真相,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添油加醋的流传中,更加远离真相。

  严格说,这是个拉不直的问号。打虎的令箭掌握在最高领导收中,小老虎何时落网取决于大老虎落网的节奏。不管了,反腐既是经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是八卦--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就会成为八卦。

  【文/李星文】

  版权声明:【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电视剧 春推会 一剧两星 电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