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陆沉?只是成了华语小分队

2015年04月20日14:10   娱乐专栏  作者:影视独舌   我有话说

  《黄金时代》成为34届香港金像奖的最大赢家,是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但认真看看,仔细想想,其中又有绝大的合理性。不是它,又是谁呢?

  香港金像奖的不能信服感,源自于提名的稀拉寥落,是香港电影陆沉的即视呈现。平常大家忙于给烈焰熏人的内地电影市场数钱,忘了香港电影枯萎的老话题,但每到金像奖的颁奖之夜,在璀璨的舞台上盘点收成时,花不好月不圆人已不在的流逝感就主导了看客的心。

  说陆沉不好听,说萎落太伤情,说“已死”没创意,其实,香港电影没有随那清风去,它只是化成了一支支小分队,融入了内地电影的千军万马;只是分身为各种商业元素,加入了内地电影票房盛世的创建。君不见,香港的成名导演都已在内地拍出了高票房之作,徐克、周星驰、王晶、成龙、陈可辛、郑丹瑞都是5亿以上的票房赢家,杜琪峰、王家卫、叶伟信、叶伟民也都有2亿以上的票房表现。亿元俱乐部里的香港导演更多。散布在片场各岗位上的香港影人更更多。

  人们总爱说港片已经过时,香港导演多产烂片,那只是基于今天合拍片跟港片黄金时代的比对,只是香港的无厘头市民趣味和无节制动作元素跟观众审美意趣相背离。但只要进了影院,看见《澳门风云》你还会笑,虽然有人会笑斥王晶的屎尿屁。看见《十二生肖》你还是觉得巧夺天工,虽然有观众不适应越来越主旋律化的成龙。内地电影票房如果抽掉香港影人的贡献,别说对抗好莱坞,一夜回到10年前是必须的。香港电影成了一种“闻着臭,吃着香”的特色食品,甚至闻着也不臭:徐克的《智取威虎山》,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在各自代表的类型中都是顶呱呱的作品。

  你不得不惊叹香港电影人的生命力。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是“逐水草而居”,加上对手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彼此提携抱团的群体特征,他们已经度过了北上神州后的种种不适,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如果去掉香港电影人的阵列,华语电影也就不成阵列了。票房榜就不说了,单说品质和口碑。内地电影导演协会颁奖的提名名单没有《亲爱的》系人马,立刻就引起了导演协会内部的分裂。在这个票房决定一切的年代,论收成和影响力,真正深陷危机的是内地传统导演阵线,市场中最活跃的版块,老的是一个个回勇的香港导演,新的是一个个新晋的内地跨界导演,张陈冯代表的中年职业导演总体居于腹背受敌、拔剑茫然的创作守势。

  市场是全新的,都在裂变中调整姿势。如果说内地老导演还可以把衣钵传之于演员、作家转型的跨界导演和宁浩为代表的青年职业导演,香港电影才是真正的后继无人。香港导演一定是世界上平均年龄最大的导演群体,这从本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提名名单就能看出来,最年轻的是70后的《人间小团圆》导演彭浩翔,出道也在15年以上。获得最佳新导演、拍出了《暴疯语》的李光耀出手就不低,但也只中规中矩,跟初出茅庐的宁浩和彭浩翔都没法儿比。

  所以,当下影响力不是香港电影的命门,而是不久之后的断崖式坠落。当香港导演最牛的50后导演、次牛的60后导演、将就的70后导演退出江湖或者边缘化之后(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香港电影的将来在哪儿?“东方好莱坞”已不复存在,“东方好莱坞”孕育的人才也将在余热散尽后消失。香港电影更像一所已经关门的军校,军校培养的迟暮将军们仍在征战沙场,但军校早已不再招募新丁。

  从提名的五部电影来看,《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人间小团圆》毫无王者之相,《窃听风云3》也有自己绕死自己的嫌疑,只《黄金时代》和《亲爱的》算是对手。不管是以电影普世价值观视之,还是以内地的两性合一的眼光看,《亲爱的》都明显胜出一筹。但香港金像奖不是奥斯卡和欧洲三大电影节,也不是内地的金鸡奖和百花奖,它一定会坚持自己的评判标准,哪怕仅仅是为了“跟你们不一样”。这么看来,《黄金时代》说的是民国的事,“虽千万人吾往矣”,在剧本和导演手法上都十分决绝,完成度极高,而《亲爱的》因为是当代中国题材,艰难的现实主义,受到了种种明暗规则的制约,有的地方考量过多就失了纯粹性。所以,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一并给了《黄金时代》,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然的。

  只是,这么任性和文艺地一搞,香港金像奖就把自己打扮成了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本来不以文艺气质见长,以前青睐的王家卫至少还有一票欧洲艺术电影爱好者作为坚强后盾。而《黄金时代》实际上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主流观众对之极其绝情,文艺青年对之也是心神不定,贬多褒少。香港金像奖原先喜欢的是雅俗共赏型商业片和社会写实的艺术片,根本不是《黄金时代》这种两头不靠的实验片。好电影总是要和人心对撞、共振的,如果仅有文本上的勇猛尝试,而不能带人进入审美的胜境,这样的电影是否应该褒扬要画问号。不过还是那句话,不是它又是谁呢?这个提名榜单让评委没的选。

  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是吴君如《金鸡SSS》、汤唯《黄金时代》、周迅《撒娇女人最好命》、赵薇《亲爱的》、蔡卓妍《雏妓》。前三位根本不用考虑,轻车熟路就意味着不要得奖,没有表演空间肯定也没法儿得奖。竞争只在赵薇和阿SA之间展开。颁奖之前,阿SA的呼声很高,但公允而论,这奖就应该是赵薇的。赵薇的表演是突破性的,谁能想到把小燕子或者大明星赵薇和失子的农妇联系起来?但她真的做到了,她在小燕子和《致青春》导演之后,找到了第三个最适合自己的角色。

  蔡卓妍在《雏妓》里表演不错,可是TWINS组合的印记太深,她的演技还不足以颠覆偶像歌手的标签,整部电影里只有“雏儿”,没有“妓”。她没有这样的先天材质,也没有后天养成的魅惑众生的魔力。只能说她很用功,很拼搏,但和《一树梨花压海棠》里的小萝莉比,她差了十万八千里。阿SA已经解放了天性,她需要找到更适合的电影和角色。《雏妓》本身也没《亲爱的》有感染力。对演员来说,不是玩“大冒险”就能封后的,“真心话”也就是说服力更重要。

  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是彭于晏《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刘青云《暴疯语》、黄渤《亲爱的》、吴彦祖《魔警》、刘青云《窃听风云3》。如果纯以表现论,黄渤应该是首选。但这毕竟是香港电影的堂口,不可能帝后双双旁落内地,再说刘青云的表演永远很稳妥。刘青云的悲哀在于,他拿出表演上乘、剧力惊人的作品(《暗花》《神探》)时,他没法赢得金像奖,他只有表演和剧力差强人意的作品(《我要成名》《窃听风云3》)时,他就人前显胜了。

  最佳两岸华语电影是张艺谋的《归来》。我始终认为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中国进入网络时代后,“直给”成了最主流甚至是唯一的表达方式,潜台词这门高级艺术被弃如敝履。《归来》不如原小说丰富,因而不能结欢于原著党。《归来》没有剑拔弩张,因而不能共鸣于公知。《归来》没有嬉笑怒骂,因而不得得志于重口味网民。原著党有豆瓣,公知有微博,都是有话语权的人。而重口味网民是眼下影市的主流观众,得罪了他们就等于得罪了钱包。这是《归来》票房和口碑都未爆的终极原因。

  实际上,对那个时代有所了解的人,当从片中读出巨大的悲剧感。而对眼下的创作律令心知肚明的人,当给电影加上很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印象分。右派的凄凉、时代的荒谬,我能读出来。无奈的妥协、谨慎的躲避,我也能读出来。这是一部完成不足的电影,是一部隐忍克制但不投降的抗议书。我很欣慰这部电影的获奖,有敢对当代历史问题发言的勇气,就比一味媚笑的票房神作高贵一万倍。至于读不出潜台词的人,我只能说你们的舌头已经被味精烧坏,你们的味觉“图痒图森破”。

  最佳男配角曾江(《窃听风云3》),我赞同。黄老邪霸气了一辈子,该得奖。最佳编剧麦兆辉、庄文强(《窃听风云3》),我不大赞同,可我也不知道该给谁。最佳动作设计甄子丹董玮、元彬、严华(《一个人的武林》),我赞同。在去年的动作电影里,这个是有新意的。后面还有一系列技术奖,大抵是谁有钱、花对钱就得奖。应该给星美老总覃宏点个赞,他是最敞亮的老板,后勤工作刚刚的,《黄金时代》的制作水平才有了保障。如果有一个“最佳投资人”的奖项,不以赚钱多寡为取舍,而以“宠着导演”为标准,他是最有力的争夺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片不同。今年的香港金像奖又落幕了,我们又老了一岁。对于香港电影来说,这一年毫无特别之处,没有创作鼎盛的旺气,也懒得再唱风光不再的悲歌。没有特别之处的年头多了,香港从经济到文化归附于内地的事实就既成了。政治上还会有一番挣扎,但胳膊拗不过大腿。不让背奶粉就不背了,这事芝麻绿豆都算不上。按照万有引力规律,块头大的必然吸附和融化块头小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文/李星文】

  版权声明:【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金像奖 香港电影 黄金时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