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来了》:纯女星慢综艺一样好看

2015年10月26日10:07   娱乐专栏  作者:冷眼看电视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冷眼看电视

  这是冷眼君的第107篇电视评论~

  第一期的《偶像来了》做的不好是事实,但随后越做越好,也是事实。

  当首播之后王思聪还在微博质疑《偶像来了》“真的是抄都抄不像”时,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不会预料到节目之后的走向。节目在随后的发展中竟然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每一个人都通过节目实现了自我改变,那种人与人之间浓浓的情感,从第二站开始就在温暖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

  这是一档需要将一季节目连起来品评的真人秀,就像是一部只有12集的电视剧,单拎出来的某一集可能不是特别惊艳,但是这一集一定是整部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个内容的一种补充,一旦缺失,就会变得不完整。而这也正是一档季播真人秀所要达到的基本效果,那就是改变和真实,当然这个节目在颠覆着大家对真人秀的传统定义的同时,也在形成着一套自己的风格。

  冷眼君曾在首播之后点评过该节目,调侃说“偶像来了?不如说是青霞来了”,对整个节目的人物设置、环节设计、节目定位等都进行了点评。但随着昨晚节目的收官,冷眼君必须要说,《偶像来了》制造了太多的没想到,尤其没想到节目的后劲十足,值得研究。

  没想到纯女星真人秀也能如此有味道

  在当今的户外真人秀领域,要么是纯男星要么是男女组合,在《偶像来了》之前,还真是没有一档全是女星担纲的真人秀节目,所以在宣传初期,大家对这档节目并没有抱以太大的信心。尤其是第一期节目中,众女星拉飞机的游戏着实让很多人尴尬不已。

  还好,随着后面城市的转换,彼此情感的加深,让这档由10位女星组合的临时集体有了越来越多的变化,也产生了一种只有纯女星才会有的特殊味道。

  当我们看惯了《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这样的户外真人秀之后,节目中随处可见拼体力拼技巧的竞技项目,但是《偶像来了》告诉我们,没有这些,节目一样可以很好看。

  毫无疑问,一档全是女星的真人秀,在完成户外的大多数游戏任务的时候都不具有优势,而且年龄差距巨大,最大年龄差超过了45岁。谁会想到这样一个年龄悬殊、地位也悬殊的组合也能通过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而赢得观众的认可。

  在整季节目中,所有的游戏都是那种小游戏,比如掰手腕、抢凳子等,都是不需要依靠太多的身体就能完成的游戏。而大多的游戏都是一些需要动手的体验型游戏,比如制作月饼、陶艺制作等。尽量发挥出女性的性别特色,即使不暴力不血腥,也能让节目的每一个环节富有味道。

  在整季节目中,除了这些小游戏之外,10位女星作为一个特殊的集体,共同完成了多个集体项目,而正是这些富有人情味的集体行动,让节目传递出了太多了温暖。

  一次专业的集体T台走秀、一次集体出谋划策帮助湖南台的后期同事完成求婚仪式、一次集体登台唱黄梅调、以及在赖声川的指导下完成了两出话剧的演出。每一次的集体出动,都让彼此更加了解,就像一个整体一样,彼此依赖,共同面对所有的困难。

  当蔡少芬掀开箱子,看到大家秘密为她准备了生日祝福的时候,蔡少芬动情的说到,希望节目赶紧做第二季,我们10个人还要在一起。当欧阳娜娜获得最后一站的人气女王的桂冠,并由林青霞亲手为她戴上桂冠的时候,年龄最小的欧阳娜娜也哭着说到,希望我们10个人还能一起做第二季,不要换人。

  嘉宾的不舍,就是衡量一档节目是否真正成功的最好表现。

  没想到不撕也能很好看

  “撕”这个词几乎成为了很多真人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撕就没有冲突,不撕就没有看点,不撕观众就不会觉得刺激,不撕媒体也会少了许多可以炒作的素材。

  但真的只有撕才能保证真人秀好看吗?

  其实所谓的“撕”就是一种展现人性的方法,其中欧美的大多数真人秀都是以此为创作核心,巧妙的通过规则激发嘉宾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实现节目预期的效果。

  在国内大多数的真人秀节目策划中,导演组最害怕的就是所有故事线都会被观众猜透,不仅没悬念,还会显得导演组不用心。然而,《偶像来了》尝试的就是一种从头到尾都是“顺拐”的叙事逻辑,就算你能猜到,观众也会认可整个故事编排,因为在这里,结果非常不重要,过程才是看点。

  回到人物本身,10位年龄、地位各不一样的女星组合,虽然涵盖了整个年龄段的受众群体,但也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一定不是一档会撕起来的真人秀节目,用脚趾头想想也能知道,谁会傻到去跟林青霞挣抢什么。没有撕,就无法清晰的塑造某一个或几个人物性格,所以,索性放弃掉个人,塑造整体。

  而事实上导演组也是顺着这个思路去操作的,比如先前提到的集体走秀、演出等,这都是在通过一次次的大型任务塑造出一个极具魅力的特殊整体的过程。也许有人说宁静就很突出啊,谢娜也很突出啊,没错,但这都是他们在其他节目中早已形成的性格特点,在《偶像来了》只不过是真实展现出来而已,而且直到最后收官,她们每一个人的性格依然保存得很好,达到了汪涵一直强调的“偶像”不见了,“真人”回来了的最佳效果。

  撕,当然会好看,但是不撕,也未必不好看。只要足够真实、温暖,观众就会认可。

  没想到慢综艺真的会成功

  当《偶像来了》刚开播时,很多人都冠以一个概念就是“慢综艺”。说实话,相比其它的户外竞技类挑战类等真人秀节目,《偶像来了》的节奏确实偏慢,甚至会围绕一件事情用很大的篇幅去展现,这对于那些看惯了竞技感很强的真人秀的观众来说会感到不适应。

  其实一开始冷眼君也有同感,担心在如今快节奏真人秀大行其道的今天,《偶像来了》这种慢综艺能不能有市场?事实证明,《偶像来了》的大胆尝试是成功的,将节目的定位变得更加精准,即女神人气检测真人秀,通过一个个的小游戏,一场场的集体策划和演出,让温暖和感动在女神的举手投足间流淌,细细品味,你能跟随10位女神完成6站奇妙的人生旅行。

  所谓慢综艺其实指两方面:第一,故事的叙述节奏。《偶像来了》采用了类似于《爸爸去哪儿》的转场节奏,即两集去到一个城市,然后在这个城市里完成一系列与该城市文化有关的任务,体验各种职业,最终获得该城市的人气投票,评出每站的人气女神。应该说,用两集的时长叙述一站的内容,势必会导致很多环节出现松散的感觉,但是就像讲好一个故事,起承转合都得做到位之后,大家才能体会故事的精彩。第二,剪辑节奏。这个节目在后期方面应该有特别注意,避免出现大量的快剪,或者游戏任务的快速剪辑,而是尽量做到保留每一个环节的完整性,娓娓道来,情感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偶像来了》是湖南卫视创造的一个新品牌,希望能够继续做下去,如果能保证原班人马不变,然后把节目按季的概念串起,那种化学反应应该会更加奇妙。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偶像来了 女星 真人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