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歌4》收视逆袭但比赛结果公平吗?

2016年02月06日13:05   娱乐专栏  作者:肥罗大电影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肥罗君

  csm52城收视率2.27,周五晚综艺收视排名第一——持续低迷的《我歌4》终于在第四场实现了收视逆袭。

  但本场排名却有可能是四季以来最有争议的一次。张信哲抱病演唱《信仰》仍夺得第二,本场冠军黄致列收获了部分观众——尤其是男性观众的质疑,而赵传和信的排名落后更引发广泛争议:赛果公不公平?

 

  《我歌4》的赛果来自现场500名大众评审的投票,可是500名大众评审能够代表大众音乐的审美吗?这其实是《我是歌手》开办以来一直存在的舆论质疑。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歌手竞技综艺类节目,《我歌》决定歌手排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到底有没有标准?

  按总导演洪涛的说法,音乐是《我歌》唯一的标准。可是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恰恰是最私人的,当张信哲带病参赛等看点重新拉高节目收视,《我歌》终究还是要回答那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如何决定音乐的胜负?

  技术性分析《我歌4》第四场:赛果有没有争议?

  无论赛果是否存在争议,第四场竞演是《我歌4》开场以来音乐表现最高的一场,这一点,没有疑问。换言之,无论结果如何,这至少是一场高水平的对决。

  张信哲当然赢在情怀。早前身体状况不断甚至险些退赛的张信哲昨晚上台第一句,就已经让所有观众听出不对。演唱中,张信哲嗓音极度沙哑,声线颤抖眼含泪光,根本是靠经验和技巧支持到最后。

  在比赛结束,当洪涛让张信哲自己评分时,他给自己的评分是第七名。结果公布时,他坦然表示自己是“胜之不武”,并为信和赵传的排名感到可惜。

  观众与其说是在为音乐打分,不如说是为情怀打分,对于这一点的承认,让张信哲这一场的“胜之不武”显得坦荡。但是,张信哲的赛果真的全靠情怀吗?也不是。

  首先,也许在无意之中,张信哲的选歌和完全还原原版的编曲帮助他完成了这场全场泪奔的表演——而非演唱。音乐的本质,在于打动人心,尽管从技术上张信哲本场表现完全不及格,可是作为一场表演,其表现却合格有余。当他用沙哑的嗓音唱出“我那么多遗憾,那么多期盼你知道吗?”音乐、青春与岁月中的不甘完全连接起来,观众不可能不被演唱者带入另一种音乐体验。从某种意义上,带病上场的张信哲其实更好地诠释了《信仰》这首歌。

  此外,从歌手技术性表现看,在得病的情况下,张信哲依然能够保持高音部分的亮色,可以说越是进入高音部分,他的表现就越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专业歌手多年修炼的结果。正如信所说:“我得病可唱不了这么好”。

  相对而言,黄致列赛后遭遇的男性观众质疑也不在少数,但除去颜值,从音乐表现上看,欧巴本场的表现其实同样非常出色。

  首先是敢于在《我歌》舞台挑战舞曲,一首中文填词的《bang bangbang》爆发力惊人,K-pop接入也十分完美。其次,从歌手演唱看,很多人以为舞曲很好唱,其实舞曲对演唱气息的要求非常高,在高强度的舞蹈的同时,如何保持气息稳定,绝对是最考功力的,这一次,又是信做出现场专业点评:“你跳八小节看看,气早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其实本场比赛赛果如果说真的存在争议,与其说是领先者的排名,不如说是落后者的排名。甚至可以说,从5—7名的歌手表现看,如果他们进入前二,其实在音乐上不会有任何争议。

  首先是获得第五的李克勤。在香港乐坛出了名不变的他,首次大刀阔斧的改变编曲,串唱了刘德华的两首经典歌曲《一起走过的日子》和《谢谢你的爱》。《谢谢你的爱》作为歌曲主体的Intro,而前奏与Intro中采样了麦当娜当年经典专辑《RayofLight》中的国际大热单曲《Frozen》。在演唱上,李克勤也做到了一气呵成,除了唱到最后一句“爱”字尾音换气不及时,整首没有一点瑕疵,确如洪涛所言,是技术性的示范。

  最大的争议是信。本场第六的排名令许多观众感到不能理解。他那首比原版还高2Key的《stilllovingyou》,绝对不仅是大嗓,而是在高音中多次完成力量型转音,现场气氛全程High到爆,可是正如网民的调侃:“信一上场观众就‘唰’一下全场起立,一唱高音全场紧鼻子瞪眼睛感觉很懂的样子,唱完还全场起立欢送……可最后就是不给信投票。”

  还有网民的评论更是直指要害:“他的才华远在大众给他的名次之上。”那么,大众给的名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500名大众评审的标准:音乐,还是音乐游戏?

  从某种意义上说,尽管本季《我歌》的大众评审依旧被观众认为是“表现最稳定的”,但从音乐品位上看,本季《我歌》已经实现了一次重大转型:大嗓歌手不再主宰《我歌》舞台。

  在李健等歌手持续培育的小嗓审美之下,本季中大歌型歌手的排名明显已经受到撼动,许多小嗓情歌甚至是舞曲同样可以取得好的名次,证明观众的养成已经趋于成熟稳定,《我歌》的舞台已经更能接受多元化的音乐风格。

  可是大嗓歌手失宠之下,反而更加剧了评审标准的不确定,大众的风向到底要转向哪里形成气候,第4场的这个结局,恰恰是个最好的注脚:风向如何,无人知晓。

  如果按照纯音乐的标准,张信哲本场的演唱当然要垫底,可是这是一台专业歌手大奖赛吗?《我歌》是一场竞演!在竞赛之外,还有演出。

  也就是说,大众评审注定会夹在欣赏演出和音乐之间,当他们投票的时候,就必须在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究竟是以自己的音乐判断作为标准,还是歌手带给自己的感动作为标准。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个选择都不好做。

  《我歌》的大众评审结果,由此注定被摆在大众审判台上:他们挟节目的巨大影响力,无形中成为观众的代言人。当他们倒向一位歌手时,总有人们会因此质疑他们的判断失准。

  背后的症结可以引申到《我歌》的专业歌手竞赛机制——音乐真的可以比赛吗?

  当我们抱怨大众评审评选不专业时,我们也参与了判断——各种音乐口味的观众对歌手排名的内心选择,注定被年龄、地域、性别甚至对于颜值的判断影响,谁又能说,自己的意见就是最专业的音乐审美?

  也许真正的问题是:《我歌》到底是以音乐决胜负,还是一场音乐游戏。​

  排名重要吗?放松点,《我是歌手》

  某种意义上说,对《我歌》排名的质疑,来自于国内音乐环境的多元变化和观念的分裂,现在再没有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有一首唱遍大街小巷人人喜欢的热歌了。00后爱听的《小鸡哔哔》,有多少80后是爱听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爱的歌手,有自己想听的音乐,每个个体的私人音乐品味汇成着社会主流。

  正因为如此,当张信哲这样一个时代的记忆出现在以30—40岁观众为主体的《我歌》现场时,他注定是“占便宜”的,因为他代表着这个年龄层的音乐审美,而他之所以能感动那么多场外观众,则是因为他代表着国人音乐审美的较大公约数。

  可是未来,也许注定是属于黄致列们的,韩国音乐正在悄悄改变着90后、00后的音乐审美,欧巴的走红其实代表着一个新生代的崛起。

  归根到底,《我歌》赛果所有争议的核心是“谁对排名说了算”。如何在这一台全国瞩目的音乐竞赛中,用500个人的意见代表全国观众的一致审美?电视人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用最高的技术、最好的音乐表现来搭建一场音乐竞赛的平台,可是公平,却不是芒果台可以控制的。

  《我歌》注定承受争议,长久以来,这就是一档在争议中前进的节目。对于本场张信哲的出场,同样有观众质疑是否为芒果台的炒作,其实从赛制看,这种可能几乎不存在,早在几周前,张信哲就已经确定为首位补位歌手,患病显然在张信哲和芒果台的计划之外。可是从结果上看,张信哲的带病演唱,却恰恰点燃了全场甚至全国观众的泪点,音乐综艺的魅力,或许正在于这种不可预测之中。

  关于比赛的结果,我们绷得太紧,也太久了,在《我歌》的舞台上,能够决定歌手音乐发展与前途命运的其实从来不是比赛排名,而是你为观众留下了怎样的音乐和歌手。

  所以,放松点,《我是歌手》,还有你,亲爱的观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张信哲 我是歌手 比赛结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