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影视圈杂志
李安导演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北美首映后,口碑扑街,令人颇为意外。
昨日该片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国内首批观众对这部采用了新技术的影片的观感又如何呢?
昨天,李安导演暌违四年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下文简称《比利·林恩》)在北京举办了首映礼。
《比利·林恩》根据本·芳汀(BenFountain)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讲述了19岁的得克萨斯男孩比利·林恩(乔·阿尔文饰),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
他和同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但比利的内心却充满了抑郁和挣扎,战争场景更成为了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该片大胆采用超越现有拍摄规格的120帧/4K/3D格式拍摄,技术上领先影史20年。李安导演说:“我就是想看到它做出来的样子。3D电影对画面的要求更高,帧数到八九十帧以上,画面的闪烁就消失了,看上去会非常清晰真实,就像演员站在你面前表演。”
当一种全新的事物出现时,参照体系的缺失往往会导致评判两极化,李安领先了世界影坛20年的这一崭新的技术,也受到了同样的遭遇。
此前该片在北美首映后,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一些尖锐的质疑尤其吸引眼球。
英国《卫报》影评人本杰明·李(Benjamin Lee):
故事讲的没有生气,虽然电影也讲出了很多点。但总体来讲,这部电影的整体行文感觉很蹩脚。120帧的反而让这样的缺点放大了。
《Awards Circuit》影评人克莱顿·戴维斯(Clayton Davis):
李安对于这部影片视觉效果的苛求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缺陷。他这次多少有点“扬短避长”。他抛弃了那些他赖以成名的东西。
《Screen Crush》影评人艾琳·惠特尼(Erin Whitney):
新技术让影片中人物有一种“原始感”,但这也同时会让电影看上去很假。看《比利林恩》很像是在看演员自己弄出一部电影。
《好莱坞报道》影评人大卫·鲁尼(David Rooney):
这部电影有非常吸引人的人设,即使没有高科技,《比利林恩》依旧是一部极好电影。
《The Wrap》影评人丹·卡拉汉(Dan Callahan):
《比利林恩》故事构架非常合理。比利和他的战友站在台上的那段虐心表演比那些战争场景都让人感到虐心。
那么,在北京首映礼后,国内首批观众又是什么样的评价呢?
技术上:无与伦比的震撼VS难以适应的奇怪
好评:
电影人程青松在观影后表示:
“身临其境,银幕就好像是一个我需要找掩体的地方,战争场面跟别的都不一样,挺刺激的。李安是一位非常有耐心、非常沉着的导演,他耐心地完成了一个需要耐心去看的电影。”
还有网友认为光凭技术就值得被称道的:
“开场我是张着嘴看的。所有的星都给技术,但这个剧本如果是按照往常拍法的就真的挺普通了,但是有视觉享受般的画面就够了啊!”
“李安对高帧的探索对电影工业的发展总是有意义的,从这个层面上讲,这部电影的完成便是一种成功,比一部四平八稳的优秀作品更值得称道。”
还有网友认为看了这部电影都不反感3D了:
“4K和120fps的体验当得上无与伦比四个字,这种体验让3D效果都显得不再蹩脚。”
“李安给了3D技术一个全新方向和标杆。言简意赅,视觉享受!以后当人们说起詹姆斯卡梅隆在革新技术,我们可以骄傲的说华人也有一位,他闭上眼全是电影业的明天,他就是李安。”
差评: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于李安的新片也提出了质疑。
导演管虎说道:
“技术没什么特别的,清晰度会高一点吧,以前的画面相对粗糙,这个太确定了。任何新技术都要有一定适应时间,3D一开始也要适应。”
有网友认为画面过于真实产生不适感:
“看的过程中一直觉得怪怪的,也许是因为太高清,也许是因为3d,也许是因为120帧每秒,又或许是因为所有的一切,整个的剪辑方式和切换方式都好奇怪,完全没有在看电影的感觉。”
“观感像近视度数低的人,平时不戴眼镜对生活也没影响,一旦戴上就觉得世界好清晰,但毕竟戴久了还是累。”
有网友认为技术更新电影语言也应配套升级:
“高帧率的愿望也许是身临其境却依然用浅景深拍摄。清晰的前景与虚化的背景让高清画面显得更假。技术更新了新的电影语言也应该配套升级。探索可敬余勇可贾。”
“真实感以及几处深景深内容量过多确实造成一种出戏的感觉。闪回对处理男主角和各个角色的关系还是有很大好处,可却违背了导演想营造真实感的初衷。”
内容上:依然非常李安VS不相信这是李安拍的
好评:
除去技术,对于影片的内容,国内首映后,网上也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编剧史航说道:
“这不是个单纯反战的电影,这是个与一切标签或政治正确冷静开战的电影。李安依然是个解放者,就像他在《与魔鬼同骑》《冰风暴》《断背山》所做的那样。’我们已身陷泥沼,我们只拥有彼此。’这句能解释一切。”
知名出版人路金波看过本片后表示: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关于如何塑造人物方面,是一部教科书级的影片。“造物者”应该对所有人物有同样的热爱。“故事”是塑造人物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即便是最好的演员,也无法演活一个原本不成立(死)的角色。新技术、新演员,背后却是“老”李安最强大的:爱人之心。
有网友认为这依旧是一部很李安的电影:
“一部仍然很李安的电影,不是战争片,不是反战片,只是单纯地想讲讲19岁的比利的感受,细腻、真诚。娓娓道来的感觉很舒服。”
“李安的叙事一如既往沉稳扎实,见微知著的宏大命题,行云流水的空间转换,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恰到好处的情绪渲染,包括对演员表演前所未有的考验,都无可挑剔。”
差评:
同样,每个人对于电影的观感是不一样的。豆瓣上就有网友影片内容不太买账,
“李安这些年执着于技术,着了魔似的推进其发展,这种创新精神的确是要承认,但他的表达实实在在是在倒退的,少年派时其实就已经暴露这个问题了,这次的创作相当保守,已经没法像他以前一样直击红心了,这其实和它的技术挺割裂的。就事论事,如果不是李安拍,或许会给多一颗星。”
还有人觉得不能因为技术而高估电影的核心质量,这部影片对李安来说不够合格。
而对于用这样超前的技术来表达故事,有影迷说,
“并没有感觉到大家说的真实与沉侵式观影体验,除了中场秀和战争场面两场戏,整个故事也不适合用高帧的技术呈现,大量的闪回镜头都用简单粗暴的剪辑方式也很无语。抛开技术层面,故事太过平庸,主要还是围绕军人回归现实生活后的疑惑思绪,达不到反战的高度。”
“除了视效上的进步,完全无法把这样一部叙事烂到极点、人物发展毫不合理的作品和李安挂钩。”
对于影片传递的价值核心,也不乏异议,
“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倒退,当年批判越战的电影可不是这样。一边回放残酷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一边又和战友们打趣说笑,“战友情义”就能让一切的怀疑消解吗?那怀疑的意义在哪里?不知男主的姐姐有未被说服,反正我没有。”
甚至有网友认为不敢相信这是李安的作品:
“除了视效上的进步,完全无法把这样一部叙事烂到极点、人物发展毫不合理的作品和李安挂钩。”
粉丝心理上:只要是李安拍的就是好的
当然,李安无疑是华裔导演中在西方世界里最为成功的一个。他不像其他同级别导演一样在名气上风头盖人,而是默默坚守着自己的风格路线,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李安导演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而且在艺术水准上也获得了世界观众认可。
所以,无论是影迷还是影视业内人士,对于李安的作品,从关注和评价上都有一种长期养成的粉丝心理。
演员赵子琪就表示:
电影的技术其实已经足够发达了。120帧本身除了异常清楚,我并不觉得有特别动人之处,甚至在电影开始阶段有点不适应这种真实感,像是在看一个超大屏幕的立体电视节目,反倒没普通电影画面那么美。但毕竟是李安呐!用最最朴实甚至不怕啰嗦的手法讲好了一个故事。我在字幕的黑暗中擦掉眼泪,想起我们老师说的话:不要试图在电影里讲道理、讲价值观,你的价值观就在你拍的每一个画面里。这故事本身足够好,所以也不必非看120帧。
有网友认为看到李安就想打满分了:
“开场前看到李安本人就已经想打满分了……120帧 4k3D真的很难用语言描述,过于真实反而不真实了?但人物情感细节等等确实能看得真真切切。故事本身我觉得很大胆!战争只是象征了一种公认的混乱与恶,主题并不是反战而是反思所谓的繁荣与秩序。”
有网友选择无条件支持:
“无条件支持,李安很有想法,如果只强调战争的严肃性,电影只会套路化,这种剧情反而能衬托出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更有还没看就去豆瓣打了满分的:
“先打五星,等上映。”
当一部电影拥有“李安”二字,对于一些人来说就够了。李安作为最成功的中国电影导演,即便有些人甚至一部李安导演的作品都没看过,也要用“很喜欢他”为伪装自己。或者,认为只要看了李安导演的作品就已经比别人高大上了。
话说的有点儿远了,那说回主题。
李安:可以不喜欢电影但不要讨厌这个新技术!
面对各种各样的评价,李安导演又是怎样解读的呢?
“把这个故事用现在这样平淡写实的镜头表现出来我是不得已的,机器太笨了,我们也太笨了,因为是第一次,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应该怎么操作可以拍得更加华丽,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这样,这是一次新的学习。也许等观众适应了这样的清晰度和真实感,我相信一定可以拍出更具想象力的画面来,这是一个过程。”
甚至李安还说:可以不喜欢电影但不要讨厌这个新技术!
在李安看来:我曾经誓死捍卫胶片电影,在许多人都用数字技术拍电影的时候,我还拒绝用数字调光。因为胶片电影艺术是我年轻的时候就接触的,它也是我的推理逻辑。但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我开始发觉有一件事非常不合理——我们用数字技术在拍电影,却还在模仿胶片电影的思维方法,而且做得比上世纪60年代还差。
也就是说我们是用3D技术套在2D的思维上,我们在面对电影的时候是被既定思维禁锢住的。当初发明胶片电影的时候,因为我们还做不到数字和3D技术,所以有了与之匹配的思维轨迹和创作方法,但现在我们的技术更新了,思维和方法却没跟上。
他的影片探讨的始终是文化与人性这一主题,这使得李安的影片所具有的深度和内涵,渗透着人文关怀,而绝不是肤浅的反映生活本身。
李安的导演风格可以说是西方文化外衣包裹着东方文化内核,李安独特的文人气质,所传达出的正是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接受儒家的思想,以洞察的眼光和悲悯的情怀,带有人性的视点,关注人本身。
李安用自己深沉的东方哲学,拍了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所以,在国内首映后,并没有出现像外媒一样,一边倒的批评。这可能也是国内观众在内容上的观感不同于北美观众的根本原因,毕竟,更懂李安导演是中国人。
写在最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同理,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李安。
不管是技术还是内容,个人主观感受似乎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要说的话写在这里虽然等同于废话,但依旧想说。
看这部影片之前最好不要看任何影评,不要让别人左右了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虽然他是李安,但他也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电影人。
(文章整合自网络)
卫星ID:circlemag
或搜索关注影视圈Magazine
邂逅更多圈内事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