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黄小河
11月26日,2012年世界气候大会将在卡塔尔召开,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的议题再受全球关注。11月19日开始,中国首部大型人文生态高清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即将在央视CCTV-9纪录频道每晚22时播放。“环球同此凉热”出自毛主席的诗词《念奴娇·昆仑》中一句“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全球变暖、环境遭到破坏,确实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长达9个小时的《环球同此凉热》不同于以往国内外讲述气候变化的纪录片,不只关注现象警示和人类环保手段,而是从人类文明史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启发人们去思考未来。
人类的生态关系史
《环球同此凉热》全篇分为“黑色·困惑”、“黄色·记忆”、“绿色·抉择”三部曲,每部4集,共分12集播出。分别讲述了17世纪欧洲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人类诞生之后的农耕游牧文明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的支配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人类在工业文明进程中逐渐思考一种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文明发展方式。这三部曲概括了人类对于自然的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工业文明——征服自然;农牧文明——崇拜自然;生态文明——和谐自然。
摄制组历时两年半,探访全球十几个国家、不同地区揭示气候变暖的典型地点与人物,探秘“世界末日种子库”、“丹麦萨姆索岛居民”、“生物圈二号”等人文生态景象,通过上亿字的资料整理、采访数百位国内外政商学各界人士、数百分钟的动画特效、千万年的历史时空情景再现,使人们从现实与历史两个角度,更深入地了解气候变暖对当下以至未来的影响。纪录片总策划高峰介绍说,“《环球同此凉热》不比以往的节目主题大多集中在某一区域,它更为全面、理性、真实,应该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纪录片。” 据了解,该片还是全球第一个获准进入“世界末日种子库”进行拍摄的纪录片制作团队。
“我们这部片子讲述的是人类的生态关系史,气候变化是其中重要一环,人类正面临气候变化产生的危机,我们有必要对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历史做回顾与反思,这也是这部片子的意义所在。”该片总导演祁少华介绍说。
《环球同此凉热》由中央电视台科教制作中心和华风气象传媒联合摄制,由国家发改委、国新办、中国气象局、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联合支持。
正反面教材都拍了
2007年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是目前碳排放情况最典型的证明,北美洲、日本等燃烧风化的石头作为能源的发达国家已经点亮了其所在的相关地区,而中国、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渐地亮起来。这说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地球正在变暖。据《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高达93.4%,77.7%的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影响表示出担忧。关于气候变化的纪录片,国内外纪录片所展现的内容,一部分指向是气候变化产生的危机,另一部分指向各国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表现手法基本上是新闻事件的集锦拼盘,强化了警示和教育。而导演祁少华对本片的解读是,“主流观点认为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气候变化,所以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深入思考必然是对人类自身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种反思。《环球同此凉热》也不是简单的气候问题,而是生态关系问题。我们的片子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一个现象的警示以及人类环保手段的展示,而是从人类文明史角度反思人与自然的辩证生存的相互关系 ,让人类有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和自然。
说到积极心态,位于卡特加特海峡的丹麦萨姆索岛岛民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模范范本。萨姆索岛是一座 “绿色能源岛”,这得益于1997年4000多名岛上居民用自费的方式建立了10座海上风力机、若干座陆地风力机。在没有任何政府资金资助的情况下,小岛上的居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10年之内彻底摆脱传统碳基能源的依赖,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绿色能源使用或再生能源使用。岛上居民安德森用自家的菜籽油来开汽车、开拖拉机,还自己动手安装了多项绿色能源项目;岛民约赫根·特汉伯格一直经营牛奶生意,十几年前开始投资风力发电。结果风力涡轮机发出的电量不但满足了全部的生活需求,而且多出来的电量卖给电网还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目前岛上4000多名居民全部实现了绿色能源项目的安装及利用,还办起了“绿色能源学校”。这已给他们带来每户20万欧元的利润。萨姆索岛通过绿色能源完成了自给自足,而且他们所创造的能量远远多于消耗的能量。“风神”的恩赐,萨姆索岛的实验让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另外一种途径。
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 “生物圈二号”遗憾地充当了反面教材,它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科研机构耗资2亿美元的一项伟大实验。8名工作人员在那个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系统中生活了18个月之后,最终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不得不结束实验。现在,每年都有超过18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这一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科学实验遗址。作为失败的“生态试验品”,它却像末日警钟一样存在。这项实验证明,凭借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根本没有能力在宇宙中再造生命摇篮。因此,一旦我们的地球生态系统如同“生物圈二号”一样崩溃,也就意味着人类末日的到来,而加速的全球变暖,最终导致地球上的人类为灾难性的后果埋单。
虽然气候问题已面临重重危机,但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的导演在阐述中写道:“我们不去强化许多片子的危机末日情结,未来是可以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的,关键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就是生态文明的含义,而一些国家的有益尝试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希望片子能够有一种积极的成分在其中。”
◎链接
首支进入种子库的纪录片团队
众多的观测数据和科学模型研究使“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渐渐成为全球共识。随着2012世界末日说的散布,无数“诺亚方舟”在世界无人处悄悄兴建。深埋于斯瓦尔巴德群岛120米山体之中的“世界末日种子库”就是其中之一,约1亿粒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被保存在零下18摄氏度的地窖中。
“世界末日种子库”由挪威政府出资,耗资911万美元,种子库的外围是厚达1米的水泥墙,库内备有防爆破门和两个密封舱。其安全性堪比美国肯塔基州国家黄金储藏库纳克斯堡,甚至可以抵御核爆。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将这一种子库评选为2008年“50项最重要发明”时,对它的安全性也称赞有加。假如“世界末日”来临,这里也许会为人类存留最后的希望,这里还有一个名称,叫“末日穹顶”。之所以用“末日”来命名这个计划,这是因为建造者认为,人类如果不节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地球的末日可能真的会到来。用“穹顶”一词有三层含义:一是种子库位于北极,这里可以称得上地球“穹顶”;二是只有“穹顶”才是人们最后可以生存和呼吸的地方;三是希望这个种子库可以像人们搁置在“穹顶”上的东西一样,永远不会使用。
当然,种子库储藏室严禁外人进入。2008年, 挪威王储马格那斯亲临种子库期间,他提出想亲眼看一看种子库的储藏室,结果吃了闭门羹;美国前总统、85岁高龄的吉米·卡特带着拯救世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依然没能进入种子库的“心脏”。而《环球同此凉热》摄制组是全球第一个获准进入“世界末日种子库”进行拍摄的纪录片制作团队。在此之前只有法国摄影师卡洛琳·波伦拍摄了把印度一农场的植物种子运到挪威“末日种子库”的全过程。《环球同此凉热》就以“末日穹顶”开篇,用真实的镜头向世人展示了贮藏在这里的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种、约1亿粒的农作物种子样本。遗憾的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在这一“种子库”中存放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