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乙《安提戈涅》:让戏剧回归本源

2012年12月03日17:02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安提戈涅》 《安提戈涅》

  撰文/鑫淼淼 编辑/王威斯 图片提供/林兆华工作室

  公元前442年左右,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上演,被称为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对于正义的讨论,激发了黑格尔、克尔凯郭尔的哲思。而两千五百年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微博]导演李六乙[微博]将这部戏剧重新搬上了舞台,又会呈现怎样的新貌呢?

  “戏剧中把人最大化就是把表演最大化。”

  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素净如洗,一块硕大的白布,仿佛舞台仅有的“布景”。此时,灯光亮起,穿着同样白色却带着古希腊风格长裙的女子,赤脚在舞台缓缓行进一圈,静默的时间长达5分钟,之后她吟诵台词:“啊,伊斯墨涅,我的亲妹妹,你看传下来的诅咒中所包含的灾难,还有哪一件宙斯没有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使它实现呢?”这是2012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中李六乙的新作《安提戈涅》正在上演。

  《安提戈涅》作为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由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创作,在公元前442年左右上演。该剧的故事发生在底比斯,俄狄浦斯的儿子波吕尼勾结外邦进攻底比斯而战死,国王克瑞翁将其暴尸田野并下令谁埋葬波吕尼就处以死刑。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禁令,将兄长的尸体埋葬,后被处死。而克瑞翁的儿子,也是安提戈涅的情人,站出来攻击克瑞翁后自杀,克瑞翁的妻子也责备克瑞翁后自杀。克瑞翁这才认识到是自己一手酿成了悲剧。

  在《安提戈涅》诞生后的两千五百年中,引发了无数人的争议,探讨的问题也远远超越了戏剧本身。 李六乙却不着眼于这些,而是从人的角度去进行解读:“古希腊戏剧诠释了人类崇高的精神;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文明如此光辉、灿烂,把对信仰的坚定、对人的歌颂,把人的情感、情怀、力量、宽容,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这一点也恰好可以从《安提戈涅》戏种第一合唱团开始时候吟唱的“奇异的事物虽然多,却没有一件比人更奇异”中可以看出,索福克勒斯借助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正是为了展现丰富多样的人性。而李六乙恰好洞悉了这一点,于是,他从文本出发,按照现代戏剧的方式去做,以最简洁的方式去呈现。

  一方面是舞美。《安提戈涅》几乎没有什么布景, 仅仅以一块巨大的白布衬在舞台上,丝毫没有呈现希腊风情的意思。而服装、造型设计虽由日本设计师和田惠美担任,但演员的服装并没有多么繁复也丝毫不花哨,同样如背景的白布般素净如洗。“古希腊戏剧产生在露天环形剧场,没有大幕,没有灯光,没有布景。非常朴素,一切都由演员的扮演来完成。现在的戏剧都太花哨了,太炫的结果都是虚假。” 当舞台、服装“毫无装饰”,淡淡地从观众视线中退去时,人物就凸显了出来。灯光追随着舞台上的演员,此时空间的概念就被划分成个体而消解,浮出的则是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由情带表演,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另一方面是表演。在李六乙看来:“戏剧中把人最大化就是把表演最大化——现在不少戏剧有很多手段,已经看不到人的表演了,所以这十几年我一直在坚持舞台手段尽量少,表演尽量最大。这里面有无穷的乐趣和探索。”

  《安提戈涅》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希腊悲剧,看似离我们遥远,其实就在眼前。历史就是明天即将的再现,‘往回看’将产生巨大的力量。——  李六乙

  “中国文化的无中生有,一切都在似是而非当中。”

  于是,在《安提戈涅》中,出现了许多“动情”之戏,比如安提戈涅得知将被处死后,有一大段独白,感叹自己种种悲剧命运后,转而喃喃自语,向神明控诉不公,表达愤懑而绝望的心情,为全剧的高潮。

  克瑞翁也是李六乙感兴趣的人物。国王要捍卫他的权力和法律,不惜舍弃亲人,而面对生命消失时,面对至高无上的神,信仰又回归到他人性的时候,他觉醒、宽容、忏悔。这样的心路转折状态展现在舞台上,“那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实际上这是从文学来的,文学性不在戏剧性事件的故事层面,而是在对人物心灵开掘的精神层面”,李六乙说。

  最初想要排《安提戈涅》,李六乙是因为想要回到文学的源头,回到戏剧的源头。索福克勒斯作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罗念生曾赞叹道:“希腊悲剧到了诗人手中,人物丰富多彩,形式趋于完美——这就是诗人对于希腊戏剧发展的贡献。”而李六乙恰好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他说“诗歌是最简洁却又最丰富的一种文学形式”,因此创作《安提戈涅》,在文本上没有作任何变化,保留了台词诗歌的样式。

  出生于川剧世家的李六乙,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潜心研究戏曲8年,执导过昆曲、京剧、川剧、豫剧、评剧等多种中国传统戏曲。在他看来,中国戏曲在于以演员来展现舞台上的一切,比如梅耶荷德和斯坦尼表现水的时候就用布在舞台两边拉着抖,而梅兰芳则只用一条道具船就展现各种波澜,丝毫不用去模拟,全由表演的意境去完成。“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无中生有,一切都在似是而非当中,一切都是把假的变成真的,把真的变成假的”,李六乙说。

  在《安提戈涅》 中,李六乙以一个空空的舞台,让演员的表演来创造一切,仿佛传统戏曲中名角登台唱戏。而演员转身、走场中,身段又带着戏曲的韵味,这样的东西交融之所以丝毫不会做作、突兀,全因李六乙紧抓住的不是东西舞台艺术形式上的符号或元素,而是内在的神髓。

  此外,10名新入李六乙工作室的年轻演员在《安提戈涅》中担当歌队,时而作为旁观者、倾听者给出评论,阐述剧中事件,时而又渲染气氛、成为“道具”来表达主演演员的极致情感。当安提戈涅赴死之时,歌队10人在她身外围成一圈,依次直愣愣地倒下,极大地渲染了全剧的悲剧气氛。

  从这一点上看,歌队 “一人多角”“跳入跳出” 地制造“间离效果”,恰好也是布莱希特和中国戏曲的一个相通之处。

  TIPS 人物名片

  李六乙,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戏剧导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剧作家。他提出的“纯粹戏剧”理论与其践行的戏剧探索被誉为“李六乙方法”,受到广泛的赞誉及研究。他执导的话剧《北京人》被誉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继《茶馆》和《狗儿爷涅槃》之后“第三个里程碑”作品。

  李六乙与“中国制造”戏剧计划

  李六乙导演是“中国制造”戏剧计划的发起人,该计划中的6部作品全部由他亲自执导。《安提戈涅》是“李六乙·中国制造”戏剧计划的首部面世作品。“李六乙·中国制造”戏剧计划预计在未来3年,将通过对3部古希腊题材作品《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以及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上、中、下)的舞台呈现,与观众一起探讨这6部作品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现实意义,力求完成跨文化、世界性的戏剧实践与探索。

  2012林兆华戏剧邀请展 期待剧目

  彼得·布鲁克作品《情人的衣服》(法国)

  彼得·布鲁克说:“这是一个关于妻子、丈夫和衣服的三角爱情故事,起段充满幽默讽刺,结局却是残忍冷酷、慑人心脾……《情人的衣服》是喜剧、戏剧、幻想与生活片段的结合,在音乐、幽默和绝望中,索菲亚镇重现眼前。”

  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2012年在欧洲大受欢迎的全新力作《情人的衣服》首次亮相中国。一位备受推崇的导演,与4名演员、一张床和一套衣服,合力炮制的舞台杰作,巧妙细腻,引人入胜,导演手法尽显大师风范。

  演出时间:12月6日~9日(周四~周日)

  演出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剧院

  原著  Can Themba, Mothobi Mutloatse, Barney Simon

  导演/改编/音乐  Peter Brook(彼得·布鲁克), Marie-Hélène Estienne, Franck Krawczyk

  演出  C.I.C.T. / Theatre des Bouffes du Nord (巴黎北方剧团)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