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田耘社”相声月底亮相逸夫舞台

2013年06月07日07:18  天天新报

  相声演员总是一袭长衫、手摇纸扇,口若悬河地说古道今,很多年轻人欲效仿之却不得其道。或许,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学相声”是白领中的最新潮流。在上海近年崛起的民间相声团体中,“田耘社”不是票房最红火的,却是“圈子”里最具号召力的,因为他们有个热衷于教学的班主赵松涛。明年11月,赵松涛自主创业刚好十年,而历经风雨的“田耘社”眼看也已步上规范化道路。6月8日,赵松涛将率“田耘社”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开启驻场演出。此外,还将于6月29日至30日在逸夫舞台举办专场演出。据悉,这也是稳扎稳打的“田耘社”发展十年来首度登陆大剧场举行商演。

  自1994年入伍到上海至今,赵松涛在这个城市生活了19年,创业9年,不变的是他对相声的热爱。自问成就或能耐或许不及郭德纲[微博]十分之一,但这不妨碍赵松涛对相声的理想:“和北方相声演员比,我们或许没有他们在传统上继承的那么丰厚,这并非天赋欠缺,也不见得是努力不够,只是欠缺了那份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成长环境。我们不是在那水里泡大的,半路出家的话只能凭借一腔热爱去坚持。”

  这种清晰的自我认知并非意味着妥协,反倒是另一种激励。和登上舞台表演相比,赵松涛对教学的热情,丝毫不输于前者。在创业初始,赵松涛就义务推广相声教学,多年来从未间断:“我希望下一代能有机会比我们做得更好。”在赵松涛努力下,“田耘社”携手中福会少年宫将开启新的曲艺课程。而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奉贤南桥,也向赵松涛和“田耘社”抛出橄榄枝。奉贤将开办快板培训基地,在全区21所学校中选拔优秀“苗子”,并有望将曲艺教育培训推广到南桥新增的47所学校中。

  据悉,月底逸夫舞台的专场节目包括相声、快板书、双簧,既有传统曲目《黄鹤楼》《武坠子》,也有以上海路名做谜的原创新作《迷上海》,而赵松涛与评弹名家吴新伯创立的南北评话《白虎镇》也将再次登上舞台。届时,著名相声演员张志宽将到场为爱徒助阵,而侯耀华还将担任主持。

  新报记者 朱 渊 文

(责编: Louisa)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暂时没有数据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