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中国经典电影回顾展专题 >正文

评论:《桃花泣血记》一段凄美如常的爱情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8:01 新浪娱乐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泣血记》片首语

  一个命若桃花的女人

  金百万家的佃户陆起喜得一女,取名琳姑。一家三口,耕作放牧,尽享田园之乐。
每到黄昏时刻,放牧归来的陆起便赶着牛车去接在田里耕作的妻子和女儿。回家的路上途径一片怒放的桃花林,这日,女儿琳姑忽然哭闹不休,父亲便折了一枝桃花,逗弄女儿。母亲怀抱里的琳姑看见桃花竟然停止了哭闹,回家后,母亲便把这枝桃花栽种在家门前,希望琳姑能像小树一样茁壮长大。花开的鲜艳与落英缤纷从此就与这个女子的坎坷命运连在了一起。影片中,导演卜万苍以桃花喻美人,自古桃花多薄命。女主角琳姑的扮演者阮玲玉身穿土布衣,头包花头巾,纯朴中透着鲜花般自然的美,并用桃花把贫穷的牧羊女凄惨的命运与农村纯朴清丽的风光联系在一起,使影片具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的品格。

  一段凄美如常的爱情

  琳姑随门前的桃树一同长大,当满树桃花怒放时,琳姑长也到了豆蔻年华。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烦恼:德恩少爷是金家独子,是琳姑儿时的伙伴,两小无猜的年纪是完全没有门户之见的。但当已是翩翩少年的德恩再次出现在盈盈长成的琳姑面前时,两人面对的是一个乡下姑娘和一个富家公子之间巨大的差距。当德恩被琳姑不同于城里姑娘满身脂粉气的清丽脱俗吸引时,琳姑的悲惨命运就此开始。门第悬殊的爱情,必然是被质疑、被阻碍、被破坏的,本片最后也免不了这阴阳两隔的结局。

  这样反映封建制度下因门户之见导致爱情悲剧的影片在以“教化社会”为宗旨的早期中国电影中不乏其例。同是阮玲玉主演的影片《野草闲花》也是这样一部影片,但是由于过于单纯表面的破除封建婚姻观念的主题,《桃花泣血记》和《野草闲花》在后来的过于政治化的批评语境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个略显陈旧的结局

  导演在影片高潮时刻,明显的使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剪辑技巧。弥留之际的琳姑,挣扎着不想闭上眼睛,想再见爱人最后一面,想知道爱人是否骗了她;得知琳姑病重,德恩冲破封建思想最后的樊篱,推开紧紧守住门口的母亲,向爱人家冲去。琳姑一声声的叹息,德恩乡间土路上磕磕绊绊的奔跑,不停的交叉剪辑,让这条本就不顺利的路之尽头更加遥不可及。德恩在路上每摔一跤,就多赚取观众一份同情,就让观众在心里多一份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尽了最大努力的德恩赶到琳姑病床前时,爱人已经闭上了眼睛,虽然心里还有无数的不舍与不甘,但是命运已经让他们今生无法再续这段“桃花缘”了。

  桃花瓣如泪珠般戚戚然落在琳姑的墓前,不免让观众有惨惨淡淡的感觉,但是导演并没有把佳人已逝导向一个完全的悲剧结局。琳姑的墓前,金太太满脸悔意,为琳父擦拭思女的泪水,德恩少爷抱着他们的孩子,把影片引向一种近似“团圆”的结局。这样一种煽情的叙事,加之团圆的结局的叙事模式,被郑正秋所开创,在早期中国电影中一以贯之,并成为其票房成功的有力保障。

  一颗芳华绝代的明星

  阮玲玉可谓芳华绝代,默片时代唯一可以与“电影皇后”蝴蝶并驾齐驱的电影明星。短暂的电影生涯塑造了无数经典人物。阮玲玉用自己的悲剧以演绎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如果说导演孙瑜是阮玲玉的授业恩师,是他教会了阮玲玉如何演戏的话,卜万苍应该说是阮玲玉从影生涯的伯乐,是他发现没有经过任何表演训练的阮玲玉的天生秉赋,并大胆起用其主演了《挂名的夫妻》。虽然当时明星公司没有足够的重视阮玲玉,才子佳人,鸳鸯蝴蝶的角色也并不适合阮玲玉,但毕竟给了她一个走进电影界的机会。

  《桃花泣血记》是卜万苍与阮玲玉的又一次合作。导演十分善于表现乡村生活,《桃花泣血记》全片以乡村作为背景,是一部纯粹中国色彩的影片。大力提倡“国片复兴”的罗明佑对此十分赏识。在《桃花泣血记弁言》中曾说:“国片编制,情节景物,多被欧化,识者讥之久矣,然而积重难返。本片欲一除旧习,情事景物,处处皆以表现我民族之颜色,如西服器用,皆被废除,与此一端,可见其意。”

  《桃花泣血记》在题材与故事上虽然都无多大新意,但在镜头的运用和构图上,导演都极其精到娴熟。影片的每一个镜头虽仍然多是固定机位的,但是已出现非常丰富的景别变化,并且出现了非常流畅的运动镜头,傍晚陆家三口回自家小院时,镜头从进门开始一直跟随着慢行的牛车,牛车在院里转弯,停稳,然后陆起下车到抱起女儿停止,并且镜头从全景推成了中景。此外,在琳姑与德恩桃林谈情的一场戏中,为表现二人的生活和经济地位不同,还使用了上升和下降镜头,这在1931年的中国电影中是极为难得的。

  《桃花泣血记》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第一批运往东南亚的电影拷贝之一。在台湾的放映也取得极好的效果,台湾为推广该片,还委请大稻埕两位辩士(默片解说员)詹天马和王云峰为该片填词谱曲。该片男主角金焰,更是以此片在1932年上海最早的电影评论媒体《电声》报举办的首届“电影皇帝”评选活动中,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皇帝”。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李丁/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