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党”里的齐如山与李释戡发生口角时,梅兰芳首先“示弱”;当他的琴师徐兰沅与王少卿之间产生误会时,他首先说错在自己,“他永远都先说自己有错”。在家中,下人都能同他高声讲话,一个奶妈都比他谱大。梅兰芳研究会副会长吴迎曾笑说:“当年,他家奶妈到我家一坐,两旁各站4个保镖,开口就是,吴迎啊,今晚我的票怎么着啊?”
梅兰芳反而宽和得像尊菩萨,仿佛他在台上唱够了,就应该不说话的。
下个星期你们每人做件新衣服,梅兰芳要来了
“十八年后,薛平贵回到寒窑,看见妻子柳迎春床下有一只男人的鞋子,不由得心中起疑……”1930年2月17日晚,纽约49街戏院内,翻译杨秀用流利的英文解说京剧《汾河湾》的剧情,这出戏英文译为《可疑的鞋子》。观众席内,不时有人发出疑惑的笑声。
1919年、1924年梅兰芳两次访日,大获成功。1926年美国驻华公使约翰·麦克慕雷请他赴美演出。他感谢着,心动,却未贸然行动。之后美国公使保尔·芮恩施在卸任回国前的饯行会上表示:“要想使中美人民的感情益加深厚,最好是请梅兰芳往美国去一次,并且表演他的艺术,让美国人看看,必得良好的结果。”
梅兰芳、齐如山获悉后十分振奋。但出访首先需要美国发出邀请。最终是胡适、张伯苓、梅贻琦等人在美国发起的“华美协进社”发出了邀请。该组织的记录里说:
在那时的纽约城,中国人是以经营手工操作的洗衣作坊和供应杂碎式的中国菜的小餐馆而闻名的。为着猎奇而去唐人街参观的旅游者,总是耸人听闻地传播关于鸦片烟馆和赌窟的神话……至于谈到他们毫无所知的中国戏剧和音乐,则被视为取笑中国人的机会,他们认为花钱欣赏如此喧嚣的打击乐和刺耳的假嗓音,真是有点莫名其秘,正是因此,我们希望‘华美协进社’能够通过演出一台既有艺术魅力,也有教育意义的中国戏剧,改变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偏见。
至于经费,齐如山的亲戚李石曾联合银行界的友人,与齐如山、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等四处奔走,筹得5万元。同时,冯耿光也在上海筹得了5万元。
齐如山在回忆录中说,“彼时所有的好角,谁也没有这种思想,这种眼光。当然也有人想去,担了好名外,还有赚钱的性质,万无一个人肯赔钱出去的,当我筹备的时候,梅竟垫了四五万元钱,并未在外宣布,而且结果也没有回来,这在其他角色是没有的……”
旅费凑齐,齐如山忙起了赴美前的宣传:将梅兰芳的照片资料寄给美国新闻界;通过在华的美国上层人士介绍梅兰芳;编撰《中国剧之组织》、《戏剧目录说明书》等数十万字的资料;委托国乐大师刘天华将《梅兰芳歌曲谱》里的工尺谱一一改为五线谱。因担心外国人不明白京剧的行业术语,又将剧场、行头、冠巾、胡须、扮相、脸谱、角色等共分15类,画图两百幅,编成画册。
这一忙活就到了1929年的10月。11月,梅兰芳正式对外发布赴美消息。次年元月,他率老生王少亭、花脸刘连荣、武旦朱桂芳等人先抵达上海。齐如山这才向梅兰芳呈上了两份美国打来的电报,大意是:美国正值经济危机,市面不振,请缓来。齐如山说:“我怕军心涣散,所以没有早拿出来给你看。”梅兰芳半晌无语。冯耿光说:“这件事你得拿主意,如果在美不上座,你就破产了。”梅兰芳手拿电报,进退两难。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