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六十二片金棕榈叶之第九届-第十二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3日04:18  新浪娱乐
六十二片金棕榈叶之第九届-第十二届

《沉默的世界》海报

  第九片棕榈叶:1956年 第九届

  金棕榈奖

  片名:《沉默的世界》

  英文名:Le Monde Du Silence

  导演:(法国)路易·马勒、雅克·伊夫·科斯泰

  《沉默的世界》是戛纳历史上第一个获得金棕榈奖的纪录片,也是2004年迈克尔·摩尔《华氏911》前惟一一部获此殊荣的纪录片。这部海底探险的纪录片表述的是海洋学家科斯特上校率领着卡利索号以及一批专业人员在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等海域探索海底世界的奇妙全部过程。

  本片是大导演路易·马勒早期执导的一部纪录片,当年用最先进的摄影机捕捉海底世界的五光十色,如今看来已经有点过时。尤其是影片中杀死鲨鱼的镜头,这和现在的环保思想相悖。可是在当时,这部电影满足了生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们的猎奇心理,取得了巨大的轰动。另外本片因为深入海底,加之是彩色片刚刚开始盛行的时候,所以显得非常珍贵。影片夺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大奖,可见当时影评界和影迷对它的推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片也让科斯特走上深入海底拍摄彩色海洋纪录片之路,并为此坚持了数十年。

  评委会大奖

  片名:《毕加索的秘密》

  英文名:Le Mistere Picasso

  导演:(法国、意大利)亨利·乔治·克鲁佐

  1956年夏天克鲁佐获得了毕加索的同意,拍摄了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影片忠实纪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绘画作品的详细过程。影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这使吸烟和手持画笔的毕加索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这部电影恐怕是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位大师最有效的途径了。更为邪门的是,在拍完这部纪录片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这使本片更显珍贵。1984年法国政府甚至正式宣布,将这部影片纳入国家宝藏之列。影片以悬疑片的手法记录了毕加索(1881—1973)的作画过程。本片虽然有很多悬念,但不是故事片常见的戏剧性悬念,而是画家的创作过程本身,千变万化的创作过程给观众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感觉。影片让观众能真正领略到大师的整个创作历程和方法,虽然影片对白很少,但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静静地观察毕加索的创作,能让有艺术触觉的观众或同好一起伴随摄影机享受一幅幅伟大作品的诞生,从而明白艺术创作的伟大和不易。

六十二片金棕榈叶之第九届-第十二届
《四海一家》海报

  第十片棕榈叶:1957年 第十届

  金棕榈奖

  片名:《四海一家》

  英文名:The Friendly Persuaaion

  导演:(美国)威廉·惠勒

  《四海一家》又名《善意的劝告》,这部影片不但获得了195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还在当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和最佳男配角的提名。片中的杰西一家人都是心怀仁慈的教友信徒,他们的信条是:不能杀人。不料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杰西的大儿子乔许为保疆卫土而投入战场,却面临了杀人与否的抉择。杰西爱子心切,决定深入战区探视,却陷入惊心动魄的危机。本片导演威廉o惠勒可谓是大名鼎鼎,他塑造了14个获得了奥斯卡表演奖的电影明星,他本人也三次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他执导的《黄金时代》、《罗马假日》和《宾虚传》都已经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以追求完美著称,经常反复拍摄,有一个“拍99次的惠勒”的称号。据说拍摄本片时,威廉o惠勒异常认真,有一场戏剧前前后后拍了50多次,才取得了他想要的效果。

  评委会大奖

  片名:《下水道》

  英文名:Kanal

  导演:(波兰)安杰·瓦依达

  《下水道》是波兰导演瓦依达《二战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本片是根据波兰爱国人士斯塔文斯基的真人事迹拍摄而成的。故事取自那场华沙起义的最后一周,当时纳粹正在抓铺漏网的抵抗战士,而这些人想从下水道逃生,但在黑暗和污浊中他们迷失了方向,每当他们想探出头来确定自己的方位时,德国佬都在等着他们的出现。瓦尔达借助本片来表达一个恢宏的主题,那就是对于战争和革命的反省。影片不同于传统的英雄故事,只是一个求生存的故事。风格沉稳,没有一丝唱高调的浮夸。在进入下水道前的部分,瓦依达充分施展了典型的纪实风格手法,开篇的那个队伍前进的长镜头很有深意。但转而进入下水道之后,突出的主观视角描述,沉重的气氛,极度压抑产生的绝望残酷的感觉比直接呈现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更为震撼。

  并列评委会大奖

  片名:《第七封印》

  英文名:Det Sjunde Insegle

  导演:(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第七封印》是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首部扬名国际之作。瑞典人以十四世纪中叶,一场在欧洲延续百年之久的疠疾黑死病为背景,将死亡拟人化成死神。主人公十字军骑士安东尼奥·布洛克带侍从荣斯远征归来后,又动身前往圣地寻找真理,但未能如愿。他遇到了身材高大、形容憔悴、手持大镰刀的人——死神的化身……生命的意义何在?死的本质是什么?透过死神追逐网罗人们,让不同的人与死神相遇、或被死神追逐时,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于是这些人变成为世间人的典型。影片透过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另外本片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风格的一部影片。

六十二片金棕榈叶之第九届-第十二届
《雁南飞》海报

  第十一片棕榈叶:1958年 第十一届

  金棕榈奖

  片名:《雁南飞》

  英文名:Letyat Zhuravli

  导演:(前苏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

  作为一部前苏联电影,《雁南飞》获得金棕榈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卡拉托佐夫导演在片中着重表现的不是英雄人物,也没有特别描述战争的场面,而是讲述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和情感。该片剧情并非多么曲折和独特: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被战争拆散,男主人公鲍里斯自愿参军,离开了他的情人薇罗妮卡奔赴二战的沙场。而鲍里斯的堂弟马尔克乘人之危,占有了薇洛尼卡,使薇洛尼卡不得不与之结婚。战争结束后,薇洛尼卡手持鲜花去车站迎接从前线归来的人,但鲍里斯再也没有回来。

  影片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文艺环境宽松期间,片中没有丝毫政治说教色彩。该片拍摄时采用了大量升降镜头,摄影师乌鲁谢夫斯基运用镜头充分地发挥了诗电影的特性,不仅多次以镜头用隐喻、比拟、对照等手段突出诗电影的特点,而且更多的是采用连续的运动摄影,使画面生活化、诗意化。而且摄影造型不只是显示客观世界的外表形态,而重要的是突出心灵深处的情感和思绪。

  评委会特别奖

  片名:《我的舅舅》

  英文名:Mon Oncle

  导演:(法)雅克·塔蒂

  《我的舅舅》是雅克·塔蒂导演的《于洛先生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一部,一举获得戛纳影展评委会特别奖。塔蒂亲自扮演的于洛先生在片中充当一个与周边环境不相容的角色,他是小镇上经营工厂的阿贝夫妇儿子的舅舅,行事古怪经常踩着自行车带着小侄子到处游玩。阿贝夫妇却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住在机械化的千篇一律的宿舍,生活单调呆板,还要给于洛找份像样的工作,结果当然是恶梦一场。

  如同塔蒂的其他作品一样,本片也是少对白,多靠动作表情的夸张取胜,带有强烈的早期默片气息和个人风格。但透过本片,塔蒂对现代化文明给人类带来思维的僵化和心灵的桎梏作了尖刻的嘲讽。他借助电影手段揭露现代社会的不合理性,既讽刺了爱机器胜过人的生活方式,又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中产阶级。

  第十二片棕榈叶:1959年 第十二届

六十二片金棕榈叶之第九届-第十二届
《黑人奥菲尔》海报

  金棕榈奖

  片名:《黑人奥菲尔》

  英文名:Black Orpheus

  导演:(法国)马塞尔·卡缪

  《黑人奥菲尔》以巴西狂欢节为背景,以黑人演员为主角来述说着类似希腊神话的悲剧性故事。故事说的是电车司机奥菲尔善能歌善舞蹈,还弹得一手好吉他。他表妹的好友听到他美妙的歌声,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他。奥菲尔的未婚妻是个嫉妒心很强的女人,知道此事后,就在狂欢节的舞会中与尤莉迪丝争吵起来。尤莉迪丝为了躲避奥菲尔的追逐,匆忙逃入车库中,谁知奥菲尔仍穷追不舍,并在不经意中把电源开关打开,导致尤莉迪丝被活活电死。当他抱着尤莉迪丝的尸体回到自己的小屋,竟然遭到隐藏在屋内的未婚妻和女巫们的袭击,最终他掉下悬崖下摔死了。本片最大的特色是有着浓郁鲜艳的巴西风情,而欠缺的是讲述的爱情故事不够真诚感人。而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优美动听的主题歌“黑人奥菲尔”。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