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片棕榈叶:1989年 第四十二届
金棕榈奖:
片名:《性、慌言和录相带》
英文片名:sex, lies, and videotape
导演:(美国)斯蒂文·索德伯格
26岁的索德伯格凭借处女作《性,谎言,录像带》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由此一鸣惊人,并且该片成为了独立影片打入主流社会的典范。评委会主席维姆文德斯对这部影片发表过这样的评论:对他而言,评判影片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个性,《性,谎言,录像带》修改鲜明,看了让人兴奋,让人对电影有信心。
导演用极富创意力的手法剖析了现代人脆弱的心理,“性”、“谎言”和“录像带”构成了整个叙事框架的三个基本元素,四个主要人物,七八个场景的变化,又构成了整部影片发展的脉络,使整部影片洋溢出一种简约美。据说剧中还夹杂着索德伯格本人的亲身经历,因此又尤其显得自然真实。对于这部两周完成剧本,一周拍摄结束,总共用了不到五十天的影片来说,如果创作者没有足够的信心与激情,相信很难拍出如此优秀的影片来,想必早就放弃了。
索德伯格的原创精神在于他选择了“美式艺术片”的风格,即把美国商业电影的某种模式赋予在了个人化的变奏中,当然与好莱坞影片相比,自然显得疏离而又冷静,更是排斥掉了不少商业元素,但是也正是这股不同于其他影片,仿佛清泉般的作品,为戛纳注入了新鲜的资源。
评审团大奖:
片名:《美得过火》
英文片名:Trop Belle Pour Toi
导演:(法国)贝特朗·布里叶
也许男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家里明明有一个漂亮贤惠的老婆,却仍然要去外面偷吃一些次一等的女人。影片中的男主角就是这么一个男人,他是一个汽车销售员,家里的太太简直就是完美的典范,美貌与风度兼具。然而就是公司里新来的这么一位貌不惊人的女秘书,却和他擦出了火花,坠入情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违背逻辑,但是影片在表现上却让你不得不信。
影片采用直接诉说的方式,来引导观众走进男人复杂而又梦幻般的内心世界,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更偏重于人的内心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欲念这个层面上。用幽默而又带有几分诗意的表现手法来探讨了关于婚姻中的两性关系,从而颠覆了以往被类型化的偷情影片。影片更是赢得了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及凯撒奖最佳电影等多项荣誉。
这位法国导演在70年代以性题材的黑色讽刺片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在80年代后变得更加的犀利。对于传统道德的怀疑和抵制,加上以荒诞手法做冷嘲热讽,常以男女关系作为剖析世俗的切入口,特别喜欢设置三角关系。叙事反常规,喜欢采用布莱希特式的陌生化手法,像是让主人公直接对着摄影机镜头说话,以削弱情感冲击度,增强理性和反思性。而在这部影片中也很好的体现了布里叶的这种风格。
并列评审团大奖:
片名:《天堂电影院》
英文片名:Nuovo Cinema Paradiso
导演:(意大利)朱塞佩·多纳托雷
本片可以说是意大利导演多纳托雷的成名之作,也是在欧洲当代艺术电影中,中国观众最熟悉最感动的一部影片了。影片给人一种暖到心间的酸甜,同时电影中所散发的魅力又得到了无穷的释放。本片是为了那些热爱电影事业的工作者,电影观众而精心制作的一部关于电影的礼赞,并且荣获了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对于生活在世俗的人们,电影院也许就是一个人间天堂,在影片中出现的人物,无论是电影导演,还是演员或是放映员,他们活动的中心都是电影院,似乎他们生命的主题也是电影。回忆是影片的整体基调,缅怀之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在回忆之中,从童年的多多开始回忆,然后是青年的多多,直到多多离开了小镇,回忆戛然而止,故事又回到了现实,多多坐着飞机又回到了小镇。影片选择了最简单自然的方式来叙事,回忆往事时,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希望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打搅,想必是要去整理留在心底最深的记忆吧。
“这讨人厌的夏天何时才能结束,在电影里它早已结束了。”多多不明白电影和人生的不同,人生的炎夏要更加的漫长酷热。“人生不是电影,人生比电影苦多了!”现实是苦难而乏味的,寄寓梦想的天堂电影院终将坍塌,而那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梦,也只能随风飘走。天堂电影院被炸毁,那似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电影也不再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四十三片棕榈叶:1990年 第四十三届
金棕榈奖:
片名:《我心狂野》
英文片名:Wild at Heart
导演:(美国)大卫·林奇
导演大卫·林奇在制作这部影片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你有机会提供给人们在其他地方无法看到的东西,这些东西会使人的灵魂颤动”。这句话则恰恰可以形容这部电影:一段梦幻般的公路旅程,展示出了一幅介于彩色般幻想和黑暗地狱的画面。
《我心狂野》根据巴里·吉福德的短篇小说改编而成,原著中仅仅五页的内容却被林奇洋洋洒洒的扩充成为了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而唯一保留的内容就是原著中的对白。影片中充满了林奇式的怪癖,像是以残酷的暴力画面为开场,主人公的旅程基本上全部都是内在经验的反应等等。虽然没有使用断裂和快速变化的影像,但是片中还是加入了许多诡异而与主题本不相干的影像元素,再加上爵士乐,重金属摇滚和猫王的情歌交叉演绎,更是让人感到了一丝MTV的韵味。
这部获得第4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影片同时收获了无数欢呼和嘘声。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巩固了林奇作为他那一代人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电影人的声誉。但是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部虚张声势的影片,更有传言说《我心狂野》的试映现场中三百五十位观众离席了三百人。当然对于一部影片来说,既有褒奖也有贬低,那就证明了它是成功了的,要不也不会受到戛纳的青睐了。
评审团大奖:
片名:《法律》
英文片名:Tilai
导演:(瑞士)伊德沙·乌德瑞古
影片讲述了离家出走了两年的主人公终于回到了家乡,却不幸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未婚妻竟然已经成为了父亲的小妾。余情未了的两个人在夜间跑去村外私会,却不小心被人发现,全村的人对他们的行为都表示出极度的愤怒,于是决定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处置,就这样在这个村里发生了一系列的惨剧……
这是一部通过两个相爱的人挑战强大的世俗眼光与命运的故事,在影片中对于人性、亲情、伦理以及永恒的话题都做了比较深刻的探讨。
并列评审团大奖:
片名:《死之棘》
英文片名:The Sting of Death
导演:(日)小栗康平
片名《死之棘》取自于《圣经》中格林多的传记,意为罪过。作家俊夫与美穗已经生活了十几个年头了,危机也渐渐凸现出来。俊夫在外面有了情人,妻子雇人调查核实,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并且扬言要自杀。影片在一片灰暗的夫妻对峙中开始,两人并排而坐,中间隔出一人距离,互不相望,似乎也在预示着这对夫妻之间已经有了一道沟壑象,他们的爱情已经出现裂痕。俊夫出于对妻子的愧疚,毅然离开了情人,决心和妻子儿女重新开始,找回往日的幸福时光。但事与愿违,美穗由于承受过大的压力而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变得不再相信丈夫,时时猜疑,使俊夫难以固守这最后的个人空间。但是俊夫深知这一切全是自己种下的恶果,也清楚美穗的反常行为都源于内心极大的悲伤,所以他仍然坚持着,默默忍受着,而两人的夫妻关系就在这种互相折磨中走向了边缘……
影片的整体画面平稳温和,而在此基础之上小栗康平又为影片涂抹了大块儿灰暗色调,仿佛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痛苦气息。影片的主题以“爱”、“夫妻”、“命运”为主,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夫妻共同选择死亡,接着又是重新开始,最后丈夫选择了和疯狂的妻子一起进入疯人院,一起忍受对待狂人的待遇。可以说这是一部对于“心理上痛苦”的挑战,这种能从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感受,其实很难靠具体形象表现出来,而小栗正是向这种很难做到的创作挑战的导演之一。
第四十四片棕榈叶:1991年 第四十四届
金棕榈奖:
片名:《巴顿芬克》
英文片名:Barton Fink
导演:(美国)柯恩兄弟
这部影片是柯恩兄弟正是扬名于国际影坛的作品。在这一年,这部影片一举拿下了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三项重量级大奖,令世人瞩目。这是一部充满了象征符号的影片,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这部影片在考验着观众的理解能力。影片讲述了一个百脑汇编剧的灵魂之旅,其中有匪夷所思的经历,命运失控的恐惧以及黑丝幽默似的暴力。这又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影片,它隐喻着自由意志被压制与反压制的斗争,同时也在讽刺着好莱坞的商业化与堕落,表现了从事艺术创作的艰难与复杂。
在影片中,不多的人物及场景都经过了夸张的处理,明显的带有魔幻色彩和超现实主义风格,是自卡夫卡以后的现代派思潮在90年代电影领域的体现,从而也成为了柯恩兄弟影片中最大的特色。柯恩兄弟可以跻身于世界级大师名导的行列,自然和他们编、制、导全面合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样的一对组合也为他们的成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另外,科恩兄弟的作品中还常带着魔幻的黑色风格、与好莱坞娱乐片截然不同的叙事手法、夸张到变形的人物和情节,这简直就与好莱坞主流电影也有着天差地远的区别。也正是这样独具匠心的风格,使科恩兄弟步入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度风格化的影像世界。
评审团大奖:
片名:《不羁的美女》
英文片名:La Belle Noiseuse
导演:(法国)雅克·里维特
故事改编自巴尔扎克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晚辈带着自己漂亮的女友来拜访一位画家,从而激发出这位大师级画家早已枯竭的灵感,并决定再次执笔,完成他十几年前半途而废的不朽杰作。画室之外,大画家的妻子和年轻女子的男友嫉妒之心越烧越旺;而画室之内,年轻女子跟大画家的配合却是越来越如鱼得水。两个强烈对比的空间,把四人的生命彻底改变……
本片获得了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它对艺术创造过程的精心描写。影片可以说是详细的记载了艺术创作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沉稳、细腻,杀机内敛。探讨了关于艺术工作中的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画家和模特儿在创作过程中的互相影响。女主角艾曼纽·贝阿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除了她裸现出来的曼妙身体之外,她的表演还带有少女般的清纯以及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气质。整部电影全长4个多小时。确实略显得冗长了,但这也正是导演里维特一贯的纪实片风格——让演员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发挥,即兴创作,不加干涉。影片于1993年压缩成126分钟的版本,取名《Divertimento》。
第四十五片棕榈叶:1992年 第四十五届
金棕榈奖:
片名:《善意的背叛》
英文片名:The Best Intentions
导演:(丹麦)比尔·奥古斯特
本片由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编剧,讲述了关于伯格曼父母的婚姻故事。其母安娜原本是个无忧无虑的富家千金,一次偶然的相遇,叫她爱上了这个与自己显然是两个世界的穷酸学生亨利。安娜执意要嫁给贫穷的哲学系学生,甚至是不惜违背母亲的意愿。直到她来到亨利的故乡,才发现原来这般穷乡僻壤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里的环境似乎动摇了安娜炙热的爱,她才想起了母亲对她说过的话,原来母亲是如此的用心良苦……
本片的艺术色彩很是浓厚,在优美的北国景色的衬托中,尤其显得女主人公的内心的寂寞与难熬。但是由于导演奥古斯特过于保守内敛的拍摄方式,让这部影片显得过于平庸,尽管镜头优美的犹如明星片,但是却给人一种笨拙的压抑感。而且因为过分的注重布景的美丽,使影片缺少了一份自然的美感。而这部3个小时略显臃肿的影片,于是便成为了历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中票房最差的一部,观众在欣赏此片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着一颗耐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奥古斯特第二次获得金棕榈奖了,而该片的女主角、后来更是成为奥古斯特妻子的佩尔尼拉•奥斯特伦也击败了英国女演员埃玛•汤普森,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的殊荣。
评审团大奖:
片名:《小小偷的春天》
英文片名:The Stolen Children
导演:(意、法)吉安尼·艾密里欧
影片讲述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一个成年男子和一群孩子之间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它是一部公路影片:人们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部分来自于安东尼、罗塞塔和卢西奥的经历,还有就是来自于我们通过车窗看到的窗外所展现出来的现代化意大利风情。无论是美还是丑,重要的是车内发生的故事,正如安东尼学会了如何去爱护这些孩子,而孩子们也第一次明白了如何去信赖一个成年人。
全片风格朴实,写尽了人性的冷漠与温情的可贵,也注意了小细节的趣味性,可以说是一部经过重新包装的新写实主义风格影片,具有不错的观赏性。整部影片除了结尾始终没有太大的波动,导演兼编剧的艾密里欧通过日常小事的积累,来表现出旅行者的变化。在沙滩的时候,那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一天,孩子们从阴暗压抑的贫民窟里跑了出来,尽情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肆意的在沙滩上奔跑着,而安东尼也渐渐的意识到了这些孩子是这么需要他的照顾。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一部纯粹意大利制造的影片,多了一份纯真,多了一份优雅,一切又都是那么的似是而非,《小小偷的春天》可以说是一部源自于生命真谛的佳作。
影片的片名其实也有着深刻的含义,它其实指的是一个专门偷走孩子不幸的成年男子,要让这群孩子可以用心去发现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