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斯卡大幕将开 最佳外语片候选沙场点兵(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3日09:39  新浪娱乐

  策划:李磊

  撰文:火箭人

  今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照例向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发出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报名邀请,截止10月1日报名终止日,第8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共收到了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片目。外语片的评选资格是影片中的对白必须是非英语语系,且必须在本国院线公开放映一周。外语片的评选方式从78届开始实施调整,评委将经过三轮投票决出——首轮从报名影片中选出九部入围片,二轮从九部中选出五部作为提名,第三轮则直接投票选出最终结果。

  学院将在10月中旬公布正式的外语片参赛名单,82届外语片的提名名单将于2010年2月2日公布,颁奖典礼于明年3月7日举行。

  今年的奥斯卡外语片竞争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复杂局面,能够稳获出线权的电影堪称是凤毛麟角,而戛纳电影节则成为了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摇篮,十多部作品都是来自该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抑或一种关注、影评人周、导演双周单元,再一次证明了戛纳电影节是年度佳片的汇聚之地。

  第8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前瞻之第一梯队影展宠儿

  《我杀了我妈妈》I Killed My Mother (加拿大)

  《预言者》Un prophète (法国)

  《白丝带》Das weibe Band (德国)

  《关于伊丽》Darbareye Elly (伊朗)

  《警察,形容词》Politist, Adjectiv (罗马尼亚)

  《巴阿里亚》Baaria - La porta del vento (意大利)

  今年最热门的几部奥斯卡外语片,几乎都来自于戛纳电影节。《我杀了我妈妈》获得了导演双周单元的最佳影片奖,《预言者》拿下的是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警察,形容词》则在“一种关注”单元有所斩获,评委会奖就是对其最好的表彰,而《白丝带》则干脆一举夺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而《关于伊丽》是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得主。至于刚刚结束的威尼斯电影节,则只有《巴阿里亚》一部开幕片代表意大利“申奥”,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威尼斯电影节刚刚结束,许多作品都来不及在本国上映超过一周,没法满足学院的硬性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的确被戛纳抢走了不少风头。

  不管怎么样,这几部来自三大电影节的“名门之后”,绝对是最有可能入围最后五部提名电影大名单的上乘佳作,不过由于奥斯卡的品味与欧洲电影节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即便是像《白丝带》这样的绝对巨匠级作品,也难免落个“意外淘汰出局”的窘境,《四月三周两天》、《格莫拉》等片铩羽奥斯卡的先例可谓俯拾皆是。保守估计,这几部电影中估计最多只有两至三部入围最终的提名。

奥斯卡大幕将开最佳外语片候选沙场点兵(组图)
《我杀了我妈妈》海报

  《我杀了我妈妈》I Killed My Mother (加拿大)

  导演:哈维尔·多兰

  主演:安妮·杜尔瓦勒 哈维尔·多兰 弗朗柯斯·阿诺德

  对白语言:法语

  年仅20岁的哈维尔·多兰来自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新一代的编剧,《我杀了我妈妈》是他的导演处女作,本片曾经参加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并且获得三项大奖。

  该片根据导演的部分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一位十六岁,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少年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对性倾向的自我发现,他和母亲的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但最终冰释前嫌。哈维尔·多兰在片中亲自出演了男主角——同性恋倾向少年,影片在“导演双周”单元首映时曾获得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的热烈反响。而影片在魁北克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在仅仅有17块银幕放映的情况下,《我杀了我妈妈》的票房就达到了74万美元。在明年初,本片就将在美国上映。

奥斯卡大幕将开最佳外语片候选沙场点兵(组图)
《预言者》海报

  《预言者》Un prophète (法国)

  导演:雅克-欧迪亚

  主演:尼尔斯-阿莱斯楚普 塔哈-拉希姆 阿德尔-本彻利弗

  对白语言:法语

  老导演雅克·欧迪亚今年在戛纳风光无两,虽然没有最终获得金棕榈,但是评委会大奖的嘉奖还是充分肯定了这部电影。从执导首部电影《看男人倒下》开始,欧迪亚的每部电影都是精心雕琢,15年只拍了5部电影。1996 年的《自制英雄》在戛纳获得最佳剧本奖;2001年的《唇语惊魂》获得三项恺撒奖;2005年《我心遗忘的节奏》入围柏林,但是最终与金熊奖擦肩而过。

  《预言者》的灵感来源自70年代的传奇罪犯雅克-梅林,根据Abdel Raouf Dafri的电视剧本《公社》改编,故事主线是男主角小偷马立克在监狱的六年时光,记录了他从一个无知少年一步步成长为监狱罪犯主脑,乃至大毒枭的过程,从一个少年的成长,讲述了复杂的派系斗争。不过虽然也是监狱题材,但是导演雅克·欧迪亚却明确表示,自己对《越狱》那样的电影没有任何兴趣。

  《预言者》最大的特点,也是欧迪亚电影的一贯优势,就是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流畅的叙事,除此之外,导演还运用了许多颇具现代主义的拍摄风格,如慢镜头以及虹膜镜头等,呈现了欧迪亚求新求变的思路。此外,为了寻找拍摄地,导演寻访了许多监狱,最后剧组决定自己搭建一个真实的监狱,影片的所有演员都住在监狱里,呈现了真实的真实的气氛。《洛杉矶时报》认为,“影片拍出了一种大气的史诗感。”

奥斯卡大幕将开最佳外语片候选沙场点兵(组图)
《白丝带》海报

  《白丝带》Das weibe Band (德国)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苏珊娜-罗莎 提奥-特雷博斯 玛利亚-维多利亚-德拉古斯

  对白语言:德语

  迈克尔-哈内克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电影大师,最初他主要执导话剧作品,1992年他自编自导了首部影片《班尼的录像》,获得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剧本奖,随后他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能在国际电影节上摘金夺银,《未知密码》(Le code inconnu)、《钢琴教师》(La Pianiste)、《隐藏摄像机》等片屡屡获得好评,奠定了其大师地位。

  为了拍摄《白丝带》,迈克尔-哈内克筹划了将近10年的时间,故事发生在1913年一战前与世隔绝的德国乡村,透过一名曾在这个乡村教过书的老师和她的未婚妻的眼中,来回顾这里曾发生的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件。在事件中,被认为与这些事件有关的孩子必须戴上“白丝带”,以时刻提醒他们,他们背负了深重的罪孽,需要净化心灵。随后一系列的报复事件接连发生。导演表示,在这样一个备受体罚压迫、环境剥削下所长大的孩子们,在二次大战时成了纳粹吸收的精英分子,最终危害并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

  本片采用黑白影像,导演表示,自己对于上个世纪初期的印象全是来源于报纸和黑白照片,所以采用这样一种合适的媒介来描绘自己的主题。影片延续了迈克尔-哈内克阴郁、压抑的视听风格,长达150分钟的影片完全没有配乐,但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映期间获得了如潮的好评,并且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有评论表示,本片是一部邪恶的黑白道德寓言:“导演哈内克对人性本恶似乎已是深信不疑,他的观察越淡然,越趋于只负责展示细节的客观,对观众的刺激也越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