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柏林太过耀眼 饱受热议

2014年02月28日18:25  南都娱乐周刊
桂纶镁桂纶镁

  谜底

  《焰火》质量是否鹤立鸡群

  场刊的低分或许让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心存怀疑,但无论无何,这是拿了双熊的华语片,尤其是放在华语片这个大环境下,简直突出得有些耀眼。

  影片评论

  注定被雾霾掩盖的焰火

  《白日焰火》的英文名颇有意蕴——Black coal,thin ice。黑的煤,薄的冰。一节又一节载满黑色煤块的车厢在遍布薄冰,积雪未融的平原上驶过,而车厢上散落的除了煤炭,还有一袋袋装着尸块的编织袋。无德无良,仗势欺弱的有钱人,浑浑噩噩,色令智昏的普通工人,恪尽职守,机智敬业的警察……最后都同样被装在这编织袋里,消失在漫长的铁路线尽头,成为飘荡在冰原上的游魂。而这罪行的肇始,则和所有的故事一样,都发端于人心的一己之私。

  和导演刁亦男的前两部作品《制服》、《夜车》一脉相承,《白日焰火》也将权力,身份及二者间的关系作为母题:有人为了“爱情”放弃“身份”,有人则为了“身份”放弃“爱情”。刁亦男镜下荒凉破败的城市犹如凛冬已至的荒原,每个生灵都要竭尽所能谋求自保,那些爱人和依靠人的,则必将成为他们所爱者,所依靠者的献祭与牺牲。爱情之于这里的人们,终究只不过是白昼里绽放开来,却注定要被雾霾掩盖了炫丽的焰火。

  雷蒙德·钱德勒说过一句话,一直被黑色电影与冷硬派侦探小说奉若圭臬——侦探必须是他那个世界里最好的人,同时,也应该是任何一个世界里足够好的人。若是以此衡量,《白日焰火》其实并不能算是一部血统纯正的黑色电影。廖凡饰演的男一号,由警察被贬作保卫干事的张自力绝做不到像《马耳他之鹰》里的鲍嘉一样面对美色仍能抵制诱惑,给蛇蝎美女以应有的惩罚,相反,他对那个永远面无血色的“黑寡妇”吴志贞所做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卑劣(尽管她确实罪有应得),但观众却对这个男人恨不起来,因为我们都无法肯定地宣称,自己若是站在他那个位置,必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张自力这个角色,和去年《毒战》里的蔡添明一样,都没法让人猜透他们的下一步会向何处去,不同的是,蔡添明处心积虑为逃脱布局,张自力却更多是凭本能浑浑噩噩地向前冲。起初是凭曾经的猎人本能,后来则是找回曾属于自己“身份”的欲望占了上风,本质上讲,仍是一种“自保”的本能。刁亦男对这个角色的设置,几乎让人想起贝尔托鲁奇的《随波逐流的人》。尘埃落定的那场庆功宴上,领导举杯祝他,他劝住领导让出第一杯,我们原以为他是要敬为办案牺牲的他的好兄弟,刑警队的前队长,没想到他举起杯来,敬的竟是现队长的领导有方。那一刻你便不难得之,环境对这个人的异化(或者说,同化),已经完成。借由讲述这个被贬谪者为了“重回天堂”而放弃人性的故事,刁亦男成功地再度将权力与身份的母题,完成了精美而富艺术性的嫁接。

  竞赛片比较

  “安眠药”太多,它们便尤其明显

  连续十天的持续看片、采访、影评,对于常跑电影节的影评人和记者来说,确实是一场需要巨大体力和智力的高强度战斗。因此,影院里常见这样的画面,中老年们优雅落座后,和旁人寒暄两句,继而掏出纸笔,灯灭了,或许另一个乏味故事就开始了,在漆黑中盲记几笔后,困乏的他们相继睡去,直至剧情里突然的尖叫枪火,或是结尾字幕升起时,才在自责中醒来,抹抹口水,拍掌叫好,“Bravo!”一天到晚,五到七场,真正半天的时间没有了。睡不上几个小时,又起来继续与爱恨交织的电影缠绵。

  此次柏林电影节入围的大多数竞赛片质量,继续保持着和以往一样的稳定,一样远逊于戛纳、威尼斯。或许正因为在23部电影中(其中20部参评),有着太多有助于睡眠的良药,才让《白日焰火》、《少年时代》、《小小的家》、《十字车站》等寥寥几部显得鹤立鸡群。

  以往柏林电影节一贯主动强调的政治倾向性,因这一次相关作品的较低质量,而被自动忽略了。较为明显隐射希腊和阿根廷债务危机的《斯彻特斯》和《恐惧史》,前者成了一部连风格化都没建立起来就在叙事情绪里失足的矛盾体,后者高度的实验性让它更适合摆在美术馆里;直接关于战争的《世界之间》和《71年》,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前部,体现着德国人拍商业片是多么糟糕,而后者置景曾经内战边缘的贝尔法斯特,倒是制造了相当紧张的气氛,但因放映排片靠前,不幸地在早早收获叫好声后又被人遗忘。男孩们尤其是早早担负责任小大们的成长,意外地成了这次相当数量竞赛片可供归纳出的共性。阿根廷孩子、德国孩子、车臣孩子、美国孩子,因所处环境各异,自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烦恼,但无论提前多久早熟,他们都会经历着《少年时代》里Mason那样从调皮幼稚到些微成熟世故的转变。可惜除了林克莱特以时间雕塑家般态度打造的《少年时代》,包括《河的第三边》、《杰克》、《马贡多》和《在空中》里的男孩成长,都带有创作者过多非常不平实的欲望,而让一个个极端的小大人毁掉了孩子本来的面目。

  因盲目追求票房经济,而被我们自己诟病几年的内地电影,或许开始觅到一条聪明的折中之路。金银双熊的《白日焰火》,就曾一度被担心会不会过于“好看”而无缘奖项。既带有追求创新的独立光泽,又有着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逻辑,希望华语电影这次的大获全胜,能真正打通以往相互不买账的电影节电影和电影院电影之通路。

  部分华语军团鉴定

  《推拿》

  长时间特写的自虐镜头非常之虐心,多角色叙事造成电影剧情较为凌乱。相较娄烨以往的作品,新片推进剧情的节奏更快了,但少不了他最拿手的那些大于叙事的情绪时间。

  《无人区》

  与国内公映版本无异,国外观众整体评价较为一般。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没拍完的小品式科幻片,表演的粗糙却掩饰不住言语里揶揄时政的笑料。对几近影片核心的David Bowie名曲《太空悲剧》,有了一番当代香港式的全新阐释。

  《夜》

  重庆非艺术类本科学生周豪,花50美元玩出来的一部“男同版《花样年华》”,被电影节选中的故事要远大于电影本身。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编: 云会)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