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西河星汇公司出品的,余力为执导的电影《荡寇》将于当地时间8月30日晚在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进行首映。由于《荡寇》是今年唯一代表华语电影角逐金狮奖的片子,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在《荡寇》首映前,记者采访到余力为导演,希望能够了解到关于这部电影更多细节和他从摄影师走到导演这故事其中的来龙去脉。
对于作为从一名摄影师做回为导演的余力为来说,之所以一直没有放弃导演的身份是因为“一直都有需要表达东西的欲望”。
香港人与电影人
余力为的父母是五十年代回国的外国华侨,来大陆念农业,66年又回到香港,他是土生土长在香港的。儿时一直住在新界的他对于真正的香港并不了解,那时的新界是一块大农业地,去市区要坐1个小时的火车,对于他来说那时火车是很神奇的东西,带着他到一块相对文明和先进的区域。余力为说“我一直对自己的身份很好奇,我们香港被英国管辖着,为何不能真正贴近中国?其实一直以来我对香港有陌生感,直到17岁才真正到香港市区住下,为了念书方便。”所以其实,他很多时候对香港的观察就像一个外来的移民,生活在这里却无法真正融入,一直以一个香港人的身份旁观这片土地。
他第一次对中国的印象是从父母一直订阅的《人民画报》上来的,色彩饱和度很高的图片,丰收、壮观的祖国……他说“父母那时经常带我回广州看朋友,70年代去的时候却看到与画报上不太一样的祖国,很明显的差距,我那时经常好奇两地的差别,为何大陆要买饭票,为何11点就要熄灯……但父母一直都很耐心给我正面地解释其中的缘由”,这或许就在他心中埋下了之后对于自己每部电影主题所希望表达和思考的种子。
其实,香港从一个2000人口的小渔村发展到现在700万人口的大都市,这其中是不存在纯粹的香港人的,只有相对纯粹而已,很多人都是从各地逃难而来,一代一代留在这里,所以每代人之间都会存在对自己身份定位的芥蒂,有许多复杂扭曲的情结参杂其中。他们迫不及待地给予自己身份一个定位,也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漂移性。
1992年,已经在广告公司工作了3、4年的余力为决定放弃当时的生活方式,他觉得在那样一个体系下是无法表达他所需要的东西的。于是,他带了仅有的20000元去了比利时,打算报考比利时国立高等舞台艺术学院(INSAS)。他说“我当时告诉自己,我是不会买回程机票的。我一定要进这个学校,这是惟一改变我生命的机会。”。在比利时等了1个多月,经过各项复杂的考试,他被录取了。对于当时为何选择了摄影专业,余力为说道“当时我觉得导演不是能被培训出来的,还是学一个技巧上的东西比较实惠。而且我一直觉得自己对摄影有驾驭的能力。”
在比利时学习了三年,1994年毕业的余力为放弃了留在比利时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去香港电影圈寻求发展的道路。
这样从一个处于旁观香港和对自己身份好奇的香港人,到跳上一个能够有所表达自我的舞台的电影人,余力为一直都在寻找那个能令他所需求的欲望有所表达的出口。他承认自己对大陆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来自左派父母的教育,“我相信香港文化与大陆是一体的,从这个角度讲我首先是一个中国导演,然后才是香港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