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2012电影人 于冬:唯利是图走不长远

2013年02月01日10:43  新京报 微博
统筹:刘帆 金秋 采写:新京报记者 孙琳琳 杨林 封面插画:张雯 统筹:刘帆 金秋 采写:新京报记者 孙琳琳 杨林 封面插画:张雯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以发行起家,与香港电影人有着密切合作,成功推动两地合拍片的发展。博纳是中国第一家在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以发行起家,与香港电影人有着密切合作,成功推动两地合拍片的发展。博纳是中国第一家在

  王中磊:敬畏观众 脚踏实地  

  江志强:投资新人 不赔光就行

  叶宁:并非银幕大才是IMAX

  方励:要“曝光”也得玩手段

  徐峥:我不是黑马是有备而来

  黄晓明:我真的是贺岁了 一贺就碎了

  Angelababy:“一线女星”是个枷锁

  高群书:要么拍最小的 要么拍最大的

  乌尔善:坚持类型片,善始善终

  王全安:《白鹿原》的损耗很难计算

  谢飞:让国产片回归现实主义

  迷影网:打造华语“烂番茄”

  2012年,中国电影界发生了不少大事。

  政府兑现WTO承诺,好莱坞分账大片的配额由每年20部增到34部,全年票房成绩压过了近900部产量的国产电影;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在年内被刷新两次,两位导演都刚好四十岁,其中一位还是处女作;被称为“少壮派”“中坚代”的几位导演五一档集体出击,正面迎战好莱坞两艘“大船”,结果败到片甲不留;十一档虽然只有一只“好莱虎”,却赶上高速首次免费;贺岁档还没开始,制片方与院线就开始了每年一度的利益分配大战;虽然万达已经收购北美第二大的AMC院线,但中国电影市场全年170亿元的票房却依然敌不过阿里巴巴光棍节一天的销售业绩……

  其实,中国电影面对的环境与机遇,与眼下的好莱坞不同,与韩国不同,与黄金时期的香港地区也不同,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成型的经验模式可以直接套用。电影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要历经筹备、融资、开发、制作、宣传、发行、销售等不同环节,虽然最终的市场成绩由票房呈现,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风景必有不同。

  面对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们采访了13位跟中国电影有关的人,其中有玩转投资制作发行的“老板”,有善于市场运作的制片人,也有手握销售终端的院线高管;有负责电影卖相门面的大明星,也有面临创作和市场双重压力的导演;有德高望重的电影前辈学者,还有与整个行业保持距离的影评人。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各自的视角与经历,展现出一个个不同的电影2012。

  2012年是博纳的“小年”,总裁于冬对于博纳投资发行的《大上海》在票房上的失利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坦承自己在档期判断上的失误。于冬说,商业、艺术、技术、人文对于一个电影公司缺一不可,唯利是图,公司肯定走不长远。

  作品

  《大上海》《桃姐》《大魔术师[微博]》《河东狮吼2》《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冰雪十一天》《绝色武器》《海鲜陆战队》《三个火枪手》《真心话大冒险》

  成绩

  全年累计票房暂未公布。

  计划

  《智取威虎山》《窃听风云3》《白发魔女传》《逃出生天》《扫毒》《莫斯科任务》《圣诞玫瑰》《一代宗师》等

  【院线之争】

  新京报:怎么看待片方与院线分账比例之争?

  于冬:我没有很积极地站出来,因为我的片子是在最后上,前面有“大哥”华谊在那儿挡着呢。没想到“大哥”先跟院线签了,星美“缴枪”了,结果土崩瓦解(笑)。我认为在行业调整没有配套出台的情况下,靠一纸通知反而会激化矛盾,大家应该坐下来商量。其实解决这个事情非常简单,不是要增加两个点吗?那么首先院线的利益不变,然后让电影院退两个点。这两个点怎么补呢?今年广电总局的新政就是放映国产影片的5%的专项基金全资返还,这里面有二点几是制片方的钱,所以你拿出两个点给制片方不过分啊。

  《大上海》 档期上我判断失误

  所谓贺岁片应该是专为贺岁档量身定制的,但去年贺岁档就有几部影片是因为之前审查没通过才拖到年底上,在档期安排上也不太合理。

  新京报:《大上海》票房不如预期,定档是最大的原因吗?

  于冬:在档期选择上是我的判断失误。《大上海》最早想在去年12月6日上映,当时主要考虑到要与《一代宗师》拉开距离,得知《一代宗师》延后,我们便改到了22号。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跟冯小刚[微博]关系好,我对他也非常欣赏,希望也能给他留出足够的时间。但最终贺岁档的结果,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想不到的。我觉得我们的贺岁档现在定位还是不够成熟。

  新京报:去年国产片整体票房的市场份额下滑,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于冬:我觉得去年就没有好的国产片,再加上没有一个合理的档期协调机制,片子之间互相残杀,这对中国电影是一个极大的资源浪费。

  新京报:《一九四二》首日票房让华谊股票跌停,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票房是不是更有压力?

  于冬:神仙也做不到每部片子都赚钱,所以就要在片子上映前给资本市场一个预期和公告,如果你认为这个片子不能达到预期,就要提前跟投资者沟通,调低预期。你没有讲,而所有人都认为会超越《唐山大地震》时,就一定会有问题。博纳去年的预期在三季度往下调了,因为预测有可能《一代宗师》上不了。只要提前做好沟通,股票是不会跌的。

  新京报:怎么看《一九四二》未达预期?

  于冬:我认为这不是一部商业片,这是一个个人作品。冯小刚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变成了一个人文、史诗型的导演。

  “抗坞” 年轻导演“集体自杀”

  如果商业片不成功我们是要反思的,但对于一部个人作品,票房好是奇迹,票房不好才正常。

  新京报:去年五一档中国导演联手对抗好莱坞,但以失败告终,你怎么看?

  于冬:五一档一大批年轻导演“集体自杀”,很让人痛心。我认为除了宁浩拍了商业片之外,其他的都是个人作品。去年上海电影节,陆川[微博]、王小帅、张元[微博]、贾樟柯[微博]、娄烨[微博]等人抱怨审查、抱怨体制、抱怨院线不给排映,我记得陆川还泪洒现场。第二天一个伊朗导演在论坛上发言,我觉得是替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说伊朗比中国的电影审查更严格,但是伊朗电影依然拿了世界大奖。所以片子本身质量才是关键。商业、艺术、技术、人文对于一个电影公司缺一不可,当一个电影公司唯利是图的时候,肯定走不长远,但如果只拍艺术片不图赚钱,也长不了。在这方面博纳在去年有了很好的肯定,《桃姐》拿了三十几个重要的国际影展奖项,《龙门飞甲》徐克最看重的是视觉效果,金像奖颁奖的时候,徐克在上台之前就跟我说,别的我不看重,但如果这次不给我最佳视觉效果奖,我站起来就走。

  新京报:去年国产片生存艰难,与引进片名额增加了14部也有很大的关系。

  于冬:开始很多业内人士包括一些著名导演,都说好莱坞也就前20部好看,多引进的那14部其实也挑不出什么好片子,根本不能跟《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比。当时大家还心存侥幸,但我不这么认为,好莱坞是全球最优秀的电影制造商,当中国电影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时候,他们就会根据中国市场增加的配额来给你定制产品。这个协议也只管五年,所以留给中国本土电影公司成长的时间只剩四年,如果我们不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我们将会面对好莱坞更大的冲击和威胁。

  “二张” 艺术家与商人必然分手

  张伟平作为一个玩票的,都能把电影界搞得风生水起、乌烟瘴气,把中国电影这些大佬们、投资人、导演都骂了一个遍。咱们是做电影的,跟人家非业内人士没啥可聊的,不值一提。

  新京报:怎么看“二张”分手?

  于冬:必然分手,因为一个是艺术家,一个是商人。作为商人,我觉得应该像李嘉诚那样,有无限大的其他行业的生意,但张伟平就指着张艺谋挣钱呢,别的事都不干了。张艺谋导演是国宝级、大师级的导演,他最后出来表态说,这几年被商业裹挟,拍了最不喜欢的《三枪拍案惊奇》,他说这几年想摆脱投资人的压力,做一些他想拍的电影。这话让我很难过。

  新京报:从监制的角度,你觉得王晶[微博]和陈可辛谁更做得更好?

  于冬:王晶。因为他知道老板的要求是什么,绝不超支。监制是替老板管钱的,有一项超支你就不是一个好监制。这也是陈可辛自己认的,他说“我不是一个好监制,因为我为了作品超支了”。其实徐克作为监制也超支,但是老爷不会翻脸,而且老爷是把钱都花在片子上了,没用在其他地方。

  新京报:那你跟陈可辛还会合作吗?

  于冬:博纳的大门永远向陈可辛这样的好导演敞开。

(责编: 小万)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