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档期里,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以下简称《富春》)引发关注:一方面,它以5000万首日票房位列国产片影史首日票房第三,而且累计票房已过2.5亿;另一方面,它很快成为“事件性电影”,观众对其的讨论已超出电影范畴,吐槽热度堪比“1:5泰囧”的国足。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孙健君回应了关于《富春》的诸多疑问,并表示“希望知道错在哪儿,用专业角度反思如何拍好下一部。”《富春》投资达1.6亿,但孙健君透露,目前的票房依旧不足回本,“我现在还是焦虑,但比上映前好很多了。还好卖出了66个国家的版权。”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林
急于端出好东西,没想到捅破了天
新京报:《富春》影片上映前你预计到了吐槽和批评吗?
孙健君:我预料过有吐槽,但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这个电影,有点受宠若惊。前几天我还和某大导演开玩笑说,被全民吐槽应该是你的专利啊。说实话,上映前我的朋友都担心过,他们说,你不走好莱坞路线也不走中国古装大片路线,会有问题。但我是从制片人角度在拍,如果是我一个人的钱,我就随着性子赌了,但60%的投资是别人的钱,那就不能随便用了。
新京报:有网友认为《富春》票房好是源于“国产片保护”,并关联到《疯狂原始人》下线事件。
孙健君:这是冤枉,这!不!科!学!也不公平。上映前我去上海和院线沟通,那边说,你别逗了,《星际迷航》肯定票房比你好,高考结束后很多高中生都会去看。前面《星际迷航》,后面《超人:钢铁之躯》,怎么保护我了?同档期吕克·贝松的动作片《致命黑兰》也在,怎么是保护月?和我同期上映的国产片还有很多部,哪里清空档期了?
《疯狂原始人》下片我听到另外一个原因。我特别希望和儿童片同期上映,可以拉热市场,让陪孩子的家长顺便来看《富春》。排片不是我能控制的,完全是影院和观众选择,你可以看看电影前三天的上座率嘛。
新京报:你微博上第一次的回应是:“我把鱼翅当作粉丝,总想对得起昂贵的票价”,意思是拍这部电影用力过猛?
孙健君:求证于市场是我的必由之路,这是我的习作嘛。很多人的处女作都是把吃奶的劲儿使出来了。很多人说我这电影可以拍5部电影,我急于把好东西端出来给大家吃,没想到这一端就捅破了天。
现在说续集还太早,先收回投资
新京报:从《泰囧》开始,国内连续有四五部中小制作片票房获胜,你却要“爬云梯”拍大制作?
孙健君:现在好像形成了“大片看美国,小片看本土”的观念,好莱坞横行全球,只有印度宝莱坞能让本土制作占据60%-70%。中国也要陷入被好莱坞占领的格局吗?如果不是,什么是中国大片之路?什么电影才能解脱这种困境?接地气是更年轻的导演的擅长,我拍不了小片,80后、90后我彻底不懂,拍了就是装。
《富春》的制作风格是种尝试,这是要交学费的,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学到很多东西,制作流程、国际合作,对市场有了全面的认知。电影已上映了,我希望能找到北,错在哪儿、要改在哪儿,观众看完可以骂,但我们自己要从专业角度反思如何拍好下一部。
新京报:你下一部是做回投资人还是继续执导?
孙健君:还没有下一步计划。当务之急是做好市场、收回投资,认真总结经验。我要请人帮我分析以后怎么办,这对其他导演和电影人都有用。接下来当导演还是制片人,要看投资人的意愿,我都可以。我更愿意做的是当制片人,扶持年轻导演。
新京报:从片尾刘德华跳上直升机看来,是要拍续集?
孙健君:你看片名加“天机”二字,是为了加强品牌性,也可能做成品牌系列片。但现在说这个太早了,还是先把投资收回来。
■ 导演语录
拍电影讲究所需、所长、所好。所需是:中国电影拍摄规模太小,老是拍国内、拍古装,我就拍新的、规模大的;所好是:我是追求时尚的人,我把二十年的嗜好装进去了,在这方面用力比较多,另外我有多年操作晚会的经验,电影里也用了些晚会的灯光;所长是:涉及的东京、迪拜、杭州等地,我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我比年轻导演多一点社会资源。
中国(电影)历来重文轻商,舆论比较扶持文艺片,其实也没错。我这个片子第一属性是娱乐,就是爆米花的电影,我从没说过我的电影有使命感,只是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给观众特殊的刺激。我现在有点于心不安的是观众的愤怒,你可叫它“奇观片”“梦游片”,说它是“神剧”“奇葩”也可以。
■ 导演答疑
逻辑不清?
答:我不是大师,我宁可保留强刺激。
我作为主要的编剧,要负责。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先有商业计划后有剧本,有一部分是因为想要融进太多东西。我也想让故事清晰,但整体会平淡。既有刺激又有逻辑只有大师能调节好,我不是大师,我宁可保留强刺激。电影剪过很多版本,请香港剪辑师剪的版本逻辑很顺,上映后或许吐槽的人会少很多,但看的人也会没了,强刺激也造成电影的某种特色。
植入太多?
答:有些不仅要倒付钱,还要求对方。
植入广告占投资比重很小。有些不单单是为了钱,比如拍空客A380,还要付对方钱,以及付阿联酋航空公司2万欧元安保费,他们还要求我必须露LOGO。空客公司的想法我懂,飞机又不是卖给观众,是卖给航空公司的,花钱植入到电影里没啥用。很多人说我给迪拜做广告,但我也是求他们让我来拍。杭州那个世纪酒店是我托人帮忙,后来花钱才租下来拍的。特工大片怎么可能没有车,不用奥迪总会用其他牌子,片中很多奥迪跑车是我花钱租来的,只是说奥迪总部给拍摄当地的4S店压力。有些是躲不开的,比如电脑就不是植入广告,但拍摄时怎么也绕不开LOGO。
接轨国际?
答:用“东方魔女”等元素来测试市场。
《富春》是在探索中国电影市场现阶段可以承受的“大片”,超过这个上限不是赌博是送死,你看《画皮2》投资也在2000万美元左右。在中国,要拍真正的大片,必须要有国际市场做后盾。以前唯一的可能性是古装、武侠,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富春》里我做那些东方魔女的东西,就是测试国际市场的尝试。我用了很多西方的近身肉搏、刀枪棍棒,让性感女孩打得很花哨、风花雪月,都是刻意做的尝试。华语电影里以前的那种“打”在国际市场上已不新鲜,一些中国女性的绝活还没有被充分开发。
(原标题:孙健君:你可以叫它“梦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