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台湾这样的状况比较少。《富春山居图》已经在台湾引起讨论了。这个片子我觉得很有趣的一点,到后来很多人就是因为大家讨论太多了,哇,那我非看不可,因为我要看大家为什么讨论成这个样子,很多人是冲着这一点要看那个片子的。另外有一种人,就是有看过的人,在网络上面反映,当做喜剧片在看,说从头笑到尾,因为觉得整个片子很荒谬、很好笑。我不知道是不是在大陆也因为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大家讨论太多了,变成一个流行,你不看这个片子,就跟不上这个讨论了。
王中磊:我觉得这其实是中国电影一个特别有利的方面,因为现在的观众,他的接纳性特别的强,而且看电影,他的消费,消费的方向和一些成熟的电影市场有一些区别,现在大家在消费话题。就是花三十块钱,或者一张电影票,希望有一个持续性的消费,三十块钱两小时之后会有一周的时间继续再消费这个,这是很有趣的,才会延续到《富春山居图》这样在电影本身的口碑上面,到了极大的聊的高度上面,会在电影之外产生很多效果。
前一段比较成功的,赵薇的电影,徐峥的电影,包括《中国合伙人》,包括《北京遇上西雅图》,其实都是很大的一个话题的延续,观众觉得值了,花这么多钱还可以聊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疗伤的作用,怀旧的作用,这是现在中国电影非常特殊的一个阶段,特别有意思。美国大片给很多中国的影片的票房压下去,但也保持了一个基本的层面。就是说现在的观众消费中,在中国引进的美国片有一个想象力,就是说一定是一个硬件够,非常好的影院电影,看看自己本土的电影会有非常多的文化参与,非常多的话题参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大家充分利用这个,但不要烂用,不要一窝蜂的用一种话题去讲话。
刚才江老板那个话,似乎是嘎纳那一顿午餐的延续,也在提醒我们这些在投资一些大电影的公司要谨慎,我觉得谨慎并不是说你别花钱了,而是你这个钱花了以后,拍大电影要注意什么。其实观众可以透过很多方式感受到电影在电影院的震撼。看中国大电影的时候,除了看到震撼之外,还是需要看到文化参与。不管你是什么类型,古装片、动作片、喜剧、现代的警匪片或者什么,你最好给他一些他的文化参与感,因为新的90后的观众已经成为消费主流,他们不满足于跟他们有距离感的东西,这个我们会注意。
何平:Philip Lee在美国比较了解,最近这几年又在欧洲,比如说负口碑,负评价对于一部影片,这么多的,观众会有这种心理,说一定要去看吗?
Philip Lee:在国外是不会看的。
何平:但为什么在中国会有这个现象?你觉得?
Philip Lee:其实中磊说的,我觉得真的是这个情况,大家聊一下,消费一下,我认同中磊的看法,只是我没有想过。
李烈:当变成一个共同话题的时候,因为如果没有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没有办法参与那个话题,就是中磊刚刚讲的那个东西。
王中磊:我觉得这也不代表中国观众一直是这样的,这可能真的是一个特例,别今天论坛完了以后很多制片人也说要拍《富春》什么的,不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在美国,像观众看电影,相信公正的影评人,或者有权威的影评人,还有相信自己的理解,这个之后就会马上在市场上面反映出来。
还有我讲的中低成本的事,他们拍完了中小成本之后,再找他们拍其实已经不会是中小成本了,因为他们里面的演员都变成了大演员,导演变成了大导演,也需要电影更完美。所以就是说,其实我们就是想拍中小成本,先别找他们,先找别人,但这是一个电影正常的现象。
覃宏:其实还有一点,我觉得主要是中国电影终端的发展,三四线城市产生了大量的五星级影院,现在有一个观影的热情。还有相对空档期,影院来说,没有道理不排成一个30%的排片的比率。从观众来说,第一天产生了高票房的时候,对于影院来说有信心的,我不可能第二天马上降到10%的排片,还是基于整个终端的发展,观众的热情。还有一些观众并不是在微博、新媒体上面了解信息的,很随机性的,正好选择影片的时候,有大制作的,排片那么好,很自然的选择。《富春》,头四天,假期,票房非常高,到了第五天就下来了。前期最重要的,终端的发展,带来中国大陆观影人群的增长,档期里面脱颖而出的营销和脱颖而出的关注度,所以观众看你的影片。
王中磊:你刚才说得非常好,其实说票房好,我观察了一下,到昨天是2.61亿,20日就会有新的话题的电影,新的所谓的院线电影进入了,《波尔神探》(音)、好莱坞的《超人》,一下子会把院线比例做调整。如果我们做发行的人,如果按照正常曲线图规律来说,头一天取得五千万以上票房的电影,最终的票房应该在八个亿左右,五个亿到八个亿左右。今年所有卖过超过五个亿的票房,第一天都差不多在四千万左右,四千万左右,就卖到七个亿,八个亿。以《富春山居图》起片的这个,应该是五个亿到八个亿的电影,我们看一下,如果最终票房是这个数字,就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但后面没有,就是很多特殊性造成的。
何平:讲得特别好。我们也知道,大家会觉得《富春山居图》前面卖得这么好,我们知道这个成本是很大的,后面的宣传也花了很多钱。但如果说,像江老板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第一天票房大概两千多万,逐渐增加,最后将近六个亿。《中国合伙人》头一天也两千多万,现在已经是五亿两千多了。
确实这些事情,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事情说明了一个问题,也希望在场的媒体朋友们要有点重视一下,实际上我们的电影消费市场并不是一个很理性的市场,也就是说中国的电影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我看到很多媒体说中国电影现在的市场很成熟了,开始很好的往前走了,其实不是。从Philip Lee的介绍讲,在国外根本不可能,一个口碑这么差的电影还有人上电影院。小磊也举了一个例子,威尔斯密斯(音),这么有号召力的演员、制片人,片子不行,口碑差,也立刻死掉。通过这些成熟市场的经验和理性市场的经验,跟我们国内电影市场的消费来做一个经验的比较的话,那证明我们的市场缺乏成熟度,缺乏理性,我们的观众缺乏理性。当然中国电影慢慢发展,逐渐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我们谈了这么多话题,我们总是要想说,对于未来,明年、后年,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大的制作要出来,听说有一些已经有安排了,一听那个数字都很大,姜文导演的,包括冯小刚[微博]导演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明年可能会有一些跟风的中小成本的电影制作,今年都说中小成本的制作可以杀出黑马,大家都买黑马。听说有一家公司一口气投了十部,没有剧本,就从电视剧,发得不错的电视剧,弄一帮人改两千万左右的电影剧本,赶紧上。当然,这都属于不成熟的制片人,演员改导演,很好,这个喜剧让那个演员。演员不愿意当导演,不停的说服他,说他们当导演都成功了,你为什么呢?你可以当导演、主演。我觉得我们台上坐的是职业制片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需要提醒那些刚刚进入这个行业,或者想马上有成就感的这些新的制片人,新的制片人现在很有钱,一定要记住这个。现在新的进入这个行业的制片人,都很有钱。
老江,你再给他们点点,说要小心。
江志强:我说小心,是大的制作。因为怎么说呢?中国有一个很出名的导演跟我说过,他跟我说,最重要的是每次拍完了电影之后问我,老板有没有赚钱。他很关心老板有没有赚钱。他说因为我经过一个时间,真的很难找老板,作为导演找不到老板是很痛苦的过程,所以我一定要想办法让老板赚钱,我才可以继续拍电影。其实他讲的就是一个商业的,拍电影,大部分像一个商业活动。老板不可能每天赔钱的,这个不相信。作为投资人,永远都希望是能够赚钱的。你刚刚说这个老板投十部,说是投十部,我估计投完了第一部就不会再投第二部了。
何平:他们有钱,同时上,不等第一部发行,第二部快拍完了。
王中磊:找十个演员导?
何平:十个项目,其中很多让演员改行,非逼着人家改行当导演的。
王中磊:这个行为有一点像赌马,每一个是两千万。
何平:有一点百家乐。
江志强:我觉得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这一类的老板,觉得电影这个行业很风光,都愿意投这个钱。我觉得,具体的,这些人没有办法,你也没有防止他们。最重要的是,真的长期在这个行业里面。我觉得这些人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个行业有坚持、有想法、有未来的人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可以了。我们只有坚持自己的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