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票房破警匪片纪录 港片新导扛旗

2013年12月25日15:52  南方都市报
漫画:老唐 漫画:老唐

  12月,刘德华领衔主演的香港电影《风暴》过境贺岁档,以首周1.67亿登顶单周票房冠军,一度为电影票房大盘贡献了六成的票房。截至昨日,《风暴》的票房已经突破2 .75亿元。这部电影的导演袁锦麟,在此之前是香港电影圈的资深编剧;而此时他是华语警匪片最高票房的创造者。

  在《风暴》之前,这项记录的保持者也是两位新晋导演———梁乐民和陆剑青。他们导演的电影《寒战》在内地的票房收报2 .52亿,还拿下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微博]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9项大奖,追平《甜蜜蜜》在1997年创造的纪录。

  袁锦麟、梁乐民和陆剑青们的成功,不仅为日益没落的香港电影工业注入了强心剂,也为越来越艰难的合拍片市场提供了新的信心。今年的香港亚洲电影节破天荒选映了十部港片,而这十部港片,有九部出自新导演之手。在电影节的官方手册上有这样一句话:“这正好反映了一股影坛新势力正在抬头,而且他们独当一面,风格迥异、类型不一……每部作品都反映出港片的无比生命力。”在一度惨淡的合拍片市场里,香港的新导演们也得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机会,新导演李光耀的电影《暴疯语》请来刘青云[微博]和黄晓明[微博]加盟,梁乐民、陆剑青的第二部电影《赤盗》投资规模高达两亿港元……

  香港新晋导演用耀眼的成绩单宣布:他们真的来了,而且,绝不低调。

  在这批新晋导演中,有学生时代就获奖的“学院派”代表刘韵文,也有七八岁就租看僵尸片、长大用情怀反哺的港片儿童麦浚龙[微博],但更多的是在电影行业浮沉多年的老面孔———李光耀与陆剑青都做过多年副导演,梁乐民和袁锦麟则是分别在美术指导和编剧的岗位上奋斗多年。

  李光耀说,“在香港电影圈里,十个人有九个半是想当导演的。”只是,在通往导演梦的路上,有许多人折戟而返,也有许多人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尊,却只有极少数的人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这些人的经历各有不同,但他们的突围都离不开一个字——— 捱。

  “捱”,当然是心灵上最清苦的一种方式,演员中尚有“十年一小生”之说,而捱到出头的导演更是无法设定时限。陆剑青和梁乐民说,他们就像是少林寺里的武僧,研习多年才闯过了木人巷。那么,他们是如何抓住那微乎其微的机会的呢?江志强、刘德华、尔冬升们为何选择了他们呢?

  他们如此地坚持隐忍如此珍惜机会,或许能给蠢蠢欲动的后来者们一些有益的参照。做电影,本来就该如此吧。

  1

  《风暴》袁锦麟:人品好,再耍点机灵

  袁锦麟

  ●年龄:不详 ●出身:编剧

  ●闯关法宝:剧本扎实,人品好

  ●幕后导师:江志强、刘德华

  ●闯关心得:“市场扩大了,可能性就增加了,只要大家底子是扎实的,应该都可以找到出路的。”“为什么这么多新导演都曾经在行业里待这么久呢?就是因为大家都有制作经验,你能写也还得能制作得了才行。”“有个说法是编剧同时当导演是很危险的。因为写剧本的时候你是一个独裁者,自己主宰着所有角色的命运;到导演时,你还是那么执着,你不放开自己接受其他人意见,你就会走入死胡同,太偏激了。”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风暴》票房突破2.5亿关口。导演袁锦麟和两位老板一起出来庆功谢票。答谢宴上,不少人凑到导演身边要求合影。导演初哥出手便有江志强和刘德华两位圈内大佬加持,以华语3D警匪动作片规格拍摄,配上不小的卡司阵容,目前已拿下不错的票房成绩。这一切,在许多奋进在导演征途的新人看来,充满了诱惑和幸运。

  袁锦麟最近常和江志强一起到处跑宣传,他留意到“江生坐飞机的时候常常都在看剧本。但真正被他赏识到的只有那么几个。”将梦变成现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袁锦麟承认自己很幸运。其实好运总是降在有准备的人头上。在采访中南都记者发现,袁锦麟的机灵和人品,是他闯关的利器。

  这编剧怎么那么“多事”:连声音动作都写到剧本里

  袁锦麟在大学时主修电影,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电影这个行当———做过电影策划、执行监制、特技指导、电影特技公司经理、编剧。头衔换过很多,编剧的角色却一直相伴。用他的话来说,“总有条虫在脑里撩啊撩,要创作。但当时写剧本不是为当导演做铺垫的,就真的想创作。”他觉得当时香港电影工业圈出炉的电影好像都不是自己想做的类型。

  于是他开写,《想飞》、《双雄》、《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剧本一个接一个,行情不错。但袁锦麟却很直白道出:“我写 的 剧本有很多导演是不喜欢的,我太多事了。”原来他除了剧情故事外,连声音画面、动作场面都写进去。比如一个车如何坠落,他会写上“砰”一声车就凹陷、玻璃碎、人如何反应,有时还会把配乐也写上。“我把能想到的所有东西都给你,但有些导演就会说———A lan你写得太多了。”这位“多事”的编剧慢慢开始介意自己写的本子和最后拍出来的戏不一样,“我也明白,剧本和成片一定会有变化,但也会想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不如自己来吧!成功失败自己面对。”

  和老板叹咖啡还“耍诈”:把剧本字号缩小假装删好了

  接下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在去年六月,袁锦麟约有过几次合作的老板江志强喝咖啡,把一本厚有122页A 4纸的《风暴》剧本交给他。很快,江老板 约 他 喝 咖啡,他没反馈剧 本 意 见 倒先迸出一句“我和你去一个办公室”。到了目的地后,江老板说:“我们等一会就见到刘德华。”这让袁锦麟惊喜不已。咖啡端上,三人开始聊剧本,刘德华表露了对剧本的喜欢,说到主角人性的刻画,谈着谈着就说到了排期,然后说到演员。袁锦麟说:“他们背后可能做了很多功夫,我去就是享受成果了。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研究角色了。”

  比起很多怀揣导演梦的人来说,袁锦麟这个机遇来得相当顺利,《风暴》的剧本他才写了两三个月。删改剧本,是一部电影开拍前常有的事。这一环袁锦麟也通过得较为顺利,必要时得抖机灵。原来袁锦麟对江老板“耍过诈”:“当时交上去的剧本是122页,拍成片子相当于122分钟,老板就说要控制预算,只要90分钟就够了,‘你要把它变成90页纸’。我就一直减啊减,减到实在减不动了,就将字号缩小一点、标点也删掉一些。”袁锦麟说,江老板至今还不知情。

  老板追加翻倍预算拍3D:刘德华赞他人品好所以“偏爱”

  既然开拍前要控制预算把片长减短到90分钟,后来为什么又砸钱做大量爆破和3D呢?“起初江生说预算有限,先把动作戏拍出来。后来越拍越有信心。刘生觉得我们可以试试做3D效果,他就掏钱将楼梯围捕匪徒那场戏做了3D版,这一试让刘生有了信心,他向江老板提议整套戏做3D。”如此一来,预算一路飙升,“最初的预算不超过(现在的)一半。”为什么对袁锦麟如此“偏爱”,刘德华对南都记者说是因为他“人品好”,“跟他有过多年接触,人品怎样是装不出来的。”

  两位老板的信任以及作为主演的刘德华对导演权力的尊重让袁锦麟不胜感激,“刘生说‘你放心拍,到现场我会做回演员’。他到现场就走镜头就位,不会理会镜头摆哪儿,不看回放。”“我要帮你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业卖座的电影导演。”这是江志强决定投资后对袁锦麟说过的话。

  2

  《暴疯语》李光耀:一根筋,徐克的小书童不迷途

  李光耀

  ●年龄:39岁

  ●出身:土木工程学生-中环上班族-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系学生-徐克“书童”

  ●闯关法宝:坚决、一根筋地要实现电影梦

  ●幕后导师:徐克,尔冬升

  ●闯关心得:“一个很好的剧本到你手里,比中六合彩更难,必须要自己写。”“我当时25岁,我的同学全都是十八九岁,我一心想找一个机会进电影圈,(不是m aster)学位没关系。”

  今年十月份,一部名叫《暴疯语》的电影在香港举行关机仪式。现场云集了刘青云、黄晓明、薛凯琪[微博]、叶璇[微博]等一众大牌演员,尔冬升、罗志良导演也到场站台。他们众星捧月地推出了该片的导演——— 李光耀。媒体们都好奇,为什么这位新导演一出手就能撑起这么华丽的阵容?

  其实《暴疯语》并非李光耀的第一部作品,早在2007年,他就曾执导过一部电影叫《恶男事件》,但反响平平。六年以后,他才等来当导演的第二个机会。

  中环上班族突发电影梦:再考一次大学,给徐克当书童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里写过,他年轻时有一天坐在棒球场的看台上,一个球正飞过来,突然间一个念头从天而降,他决心当一个小说家。这是他人生的决定性瞬间。李光耀却怎么都想不起来,究竟是哪一个瞬间让他下定决心当一个电影导演。

  他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毕业后顺理成章成为了香港中环外表光鲜的上班族中的一员,做基建投资,一做就是四年。那些穿西装打领带坐办公室的职业生活,在他回忆里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每天行尸走肉在人来人往的街道,想着为什么要做根本不感兴趣的事”。自称并非“电影痴”,也从未学过相关专业的他,忽然想进电影圈当导演,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没有任何电影圈资源的李光耀来说,要进入这个圈子,他能想到的敲门砖是:念大学。就这样,当时已经25岁、已有学位在手的李光耀报考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创意媒体系。看到资料后,校长特意打给他打电话,劝他再等一年,申请Master。他的回答是:“我不等了,我年纪不小了。”考上城市大学后,李光耀与薛凯琪成为了同学。第一年暑假,李光耀通过导师获得了徐克电影工作室的地址,写信过去后得到面试机会。他没想到,面试他的,就是徐克本人。

  做了暑期工之后,徐克问他进电影行想做什么,李光耀当时连电影有什么岗位都不清楚,一心就想做导演,徐克告诉他,做导演不用回去念书,可以边做边学。之后,他便没有再回过学校。

  想当导演一定要写剧本:闭关三四年推掉了所有工作

  李光耀自称徐克的“书童”。徐克会教他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徐克告诉他,想当导演就一定要自己写剧本,“道理很简单,如果别人写了一个很好的剧本,怎么排队也轮不到我们拍,老板们肯定找最厉害的嘛,徐克、刘伟强[微博]、杜琪峰······所以,必须自己写。”

  所以李光耀一直坚持写剧本。在徐克公司待了几年后,他转到刘伟强工作室,担任《无间道Ⅱ》的第三副导演。得到刘伟强的赏识后,成为《头文字D》的第一副导演,一直跟着刘伟强做到《游龙戏凤》。之后,他担任尔冬升执导的《枪王之王》的副导演。一踏入电影圈就师从名导,一到片场就当上副导演,但李光耀却始终觉得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萌生退意。那时他正在帮刘伟强拍《无间道II》,麦兆辉[微博]见他情绪低落,就抓他去聊天,问为什么不做了。“我很感谢麦兆辉,他劝我说要一步一步来,‘我觉得你将来肯定是会当导演的’。”这句话在此后的日子里一直鼓励着他,哪怕后来他猜这只是麦兆辉随口说的一句话。

  2009年,李光耀有了精神病题材的剧本概念,从尔冬升口中确认《癫佬正传》不会拍摄第二部后,他决定写《暴疯语》的剧本。做完《枪王之王》,他把自己关起来写剧本,一写就是三四年。这期间,他一共推了大约三十部找他当副导演的戏,仅靠接一两个星期的短片来赚钱,“我推得很痛苦,又没钱,又要推工作,很矛盾”,李光耀曾和搭档说过为什么要在这个剧本上耗这么长时间:“我们要对这个题材有信心,不能急,我们把它写成剧本才去卖,这样机会才更大。”

  运气总是砸向有准备的人:《暴疯语》首稿被毙,尔冬升加盟助力

  没有收入的苦日子一直熬到2011年,正当李光耀觉得快熬不下去时,一位香港的资深制片人给他打了个“救命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到北京帮一部新电影做导演。一听是做导演,他立即满口答。然而事情并不顺利,请他当导演的那部电影剧本无法如愿修改,李光耀就把已写得差不多的《暴疯语》分镜头剧本给制片人看,顺利获得认可。没想到,这个剧本没有过审。“当时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李光耀清楚地记得收到消息的那一天是2012年3月8日,因为第二天是他女朋友生日。他没有去陪女朋友,而是跟哥们儿去喝酒了。

  过了几天,李光耀陪母亲看《桃姐》,从戏院出来后,他收到了尔冬升的电邮。拍完《大魔术师》的尔冬升惦记着李光耀讲过的那个精神病患题材的电影,约李光耀见面。了解整件事后,尔冬升便让李光耀把剧本发给他看。三个星期之后,尔冬升打电话给他说:“喂,O k的,这个故事挺好的,不过要做点修改。”接下来,尔冬升导演帮他修改剧本成功过审,为他找来了博纳的投资,为他敲定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演员阵容。

  抱着“简单的道理”多年练笔,第三副导演到第一副导演,终于如愿当上了导演,李光耀坦言自己的压力很大:“人家付出那么多帮你,你不能让他们失望,最重要是我也不能令自己失望。”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隐)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