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成功并不是一件值得上纲上线的事。与其鼓吹成功之后的浮华与热闹,不如鼓励那些成功之前的努力与真诚。 ”
曾索狄
依稀记得,去年这个时候, 《失恋33天》被作为中小成本电影的 “黑马”范本,被反复讨论和分析。是什么让这部小成本的小清新电影大红大紫,中小成本电影的春天是否来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甚至导演本人都高调抛出话来:拍之前就想到会有三亿票房打底。
一年过去了,讨论的对象变成了可能是史上最赚钱的华语片 《泰囧》。又有一群影评人和营销专家跳出来大谈 《泰囧》的成功之道,絮絮叨叨说中国类型片的春天即将来到,天花乱坠,和去年景象如出一辙。
可我只想说,少放马后炮。
谁都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所谓 “必胜法门”。要不然,这一年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打着“超越《失恋33天》”旗号的小清新职场电影无人问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所谓喜剧片和类型片惨淡收场?往更早了说,《泰囧》的前作大卖4000万后,早已引来关注,更有电影走捷径取山寨名为《车在囧途》,但结果如何?照样没啥反应。
经验当然要总结,但如今出现的各类评述与感悟,大多只是狂欢中谄媚的 “马后炮”,代表的不过是一哄而上的凑热闹心态。它的功效,至多只是给那些寄望于以小博大、怀着类型片梦想的电影人以些许鼓励,却未必能给一部好电影的诞生带来多大的帮助。退一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甜蜜的 “马后炮”也可能是毒药,一不小心就迷花了原本勤勤恳恳的创作者们的眼。
在这个问题上,《泰囧》的主创倒是表现出得体的谦虚和克制。徐峥受访时屡屡说到“没想到这么高的票房”,黄渤则在微博直言“最初想着过亿就好”,且不说是真情还是假意,但起码有着清醒的自知。奇迹太难求,谁知道观众会不会在下一个“囧”来临之前就换了口味?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成功并不是一件值得上纲上线的事。与其鼓吹成功之后的浮华与热闹,不如鼓励那些成功之前的努力与真诚。中国电影市场,当然需要更多《泰囧》这样的中小成本“经济适用片”,却更需要它们背后勤勤恳恳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