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酒吧还没有关掉的时候,我在那里遇见了《任逍遥》的男主角。有演出,人多到连窗台上都是,差不多一半都是地下文艺圈的夜生活战士。电影里的惨绿少年精神抖擞,从摇滚乐手、作家和浪人中挤过来,握手。贾樟柯讲过他的故事:“我让他唱《任逍遥》,可是他说我能不能不唱这个,我喜欢的是摇滚乐。”
整个90年代,年轻人酝酿着想要崛起,他们需要自己的一套——言语、服装、音乐
、娱乐,甚至哪怕是一个反叛的动作。这是所谓“打口的一代”。因为清理库存而打口的磁带和CD,被当作塑料原料买下来,运到港口,再被地下唱片渠道挑出来输送到全国各地,人们贪婪地搜寻着这些不可能通过政府和商人得到的资讯,音乐、文学、电影、暴力和色情,以及日本式的感伤的漫画。从摇滚乐和punk的愤怒的中指,到岩井俊二无以名状的失落,这里面是一个90年代的进化史,是颓废青年开头、所谓小资文化泛滥的过程,挣扎和反抗的大声音,终于在自恋、感伤、迷蒙的小地方开始分化……而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电影什么事。
从英国的Transpotting到香港的《香港制造》,从日本的《梦旅人》到台湾的《青少年哪咤》,2000年前后,盗版VCD和烧录盘终于普及了一个缺失的青春。在此之前,大陆年轻人可能只看过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可那是另一个时代的另一回事,没有自恋的哭泣,没有荒谬的死亡,没有任性的诗歌,只有一个成功人士的完美回忆。毫无疑问,Transpotting是地下青年的圣经,那一年,也正是外省地下乐队爆发的一年,人们不顾一切地发出声音,带着同样的自我蔑视和愤怒。但随后,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岩井俊二才真正展开了对青春的认识,经历了盗版VCD和盗版DVD两个时代的他,已经夹带着小小的暴力、小小的绝望,成为经典的城市青春抒情方式……遗憾的是,他的中国学徒们,只学会了拍更难看的MV和偶像剧。
当盗版《任逍遥》畅销起来的时候,那种破损、草率的青春,才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这个混乱的发展中国家,贾樟柯因为有根,而避免了误闯时尚的土鳖之路。看看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吧,在记录片里,《铁路沿线》是外省铁路边的流浪儿,《纸飞机》是使用硬毒品的第一代北京朋克,《我不要你管》是夜幕下的三陪小姐,《自由的边缘》是没有青春的贫穷的外来摇滚人,他们和新闻联播里欣欣向荣的同龄人不一样。王小帅可以通过《17岁的单车》来完成一个小知识分子对底层少年的想象,但那只是想象;吴楠的《想去哪去哪》也和《任逍遥》一样,牵涉到了无知的犯罪,和对改变生活的渴望,但她和王小帅一样,既没有自己的青春,也无法接近别人的青春。
我不是说只有过危险的生活(一如福柯所言)才算是青春,但2直到今天,主流(包括主流未遂)电影里的青春,也很难摆脱以往的虚假和矫情。2004年,出现了臭名昭著的《时差七小时》和所有人都看好的《孔雀》,如果说姜文式的壮观需要一种个人化的颠覆,那么顾长卫的《孔雀》依然是视角和色调的转变,依然是回忆,而不是语法的革命,更不要说对今天的忠诚。但生活的语法已经潜移默化,有人在尝试用恰当的形式去表达,《我们害怕》、《不回头》、《过年》、《黄石大道》,这都是不成功的电影,但他们不算离谱。作为一个朋克乐手的第一部短片,《不回头》用近乎沉默的方式描写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少年,他总是找茬,并被殴,他不爱说话,这电影也不爱说话,《任逍遥》也不爱说话,在沉默的青春里,青春电影都不爱说话,滔滔不绝的,只有刚减完肥但胡子碴还没有刮干净的成年人。
成年人回忆,而青春被挤压,被故意遗忘,甚至被当作文化或商业上的另类资本。2000年以来,摇滚乐文化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的第一片土壤,在生活中扩散生根,以一种反偶像、反时尚、拒绝张扬的方式叛逆起来,这已经成为一种底色。《任逍遥》里面,的确没有摇滚乐,但它具有中国摇滚式的压抑、倔强和粗糙。相比而言,90年代,管虎、张元拍过的摇滚乐,只能说是贩卖青春。
从电影语言和内容上看,贾樟柯和其他这个时代最酷的人,都具有一种被迫的、土鳖的酷。和被眺望的岩井俊二相比,我们似乎只能这样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