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晔
在多年的电视新闻教学和实践生涯中,接触的同行不少,业余时间也谈业务,但究竟怎样才算做电视记者,这个话题似乎很少如近几天这样热门。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微博中说:“至少在电视这个行业里面,提问和采访,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可以是记者,可以是主持人,也可以是幕后的编导,所以有‘采访人’这个词汇”;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职业要求很简单,会采访提问,会撰写报道,会配音,懂得如何使用画面,挑选采访内容,能出镜做串场,能做直播连线。经验丰富的,可以独立完成深度报道,比如新闻专题。这类专题,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并表示“我一直觉得出镜记者这个称号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在之后的另一篇长微博中,闾丘认为“柴静的工作其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
虽然我未曾听说过中文语境下的“采访人”这个词汇,但非常认同闾丘有关提问和采访可以用不同身份的看法,也非常认同她对电视记者职业要求的归纳。但若以这样的职业要求来观照记者的工作,个人以为这一概括更偏重在电视机构综合新闻部门的记者的职业要求和工作状态,尤其是专事硬新闻采访的突发记者和各类条线记者。在电视新闻业内,还有另外一种工作模式,那就是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全国广播公司(NBC)《日界限》、美国广播公司(ABC)《20/20》、英国广播公司(BBC)《全景》等为代表的深度报道和新闻杂志栏目。以《60分钟》为例,栏目除主编、执行主编、主编助理外,分设制作人(producer)和特派记者(correspondent)岗位,其中二十余位制作人负责选题、前期采访、拍摄计划、现场摄像安排、后期选择画面和采访内容、与专职剪辑师一起完成剪辑、撰写文稿并与技术人员一起完成节目合成。他们的年工作量是5个片子,每个片子的制作周期平均为2个月。五六个特派记者从制作人基本完成前期采访开始介入,和制作人一起拟定采访提纲,完成现场出镜采访,录制演播室小片头和配音。特派记者的年工作量是20-25个片子,也就是说平均参与一个片子的时间是一周半到两周,其中很多时候会有交叉,一个片子还没录演播室和配音,他们已经开始介入另一个片子的前期。他们当中最为国人熟悉的当属迈克·华莱士——他于1986年在北京采访了邓小平,2000年又一次来到北京采访江泽民。华莱士在《60分钟》工作了四十多年,直到80多岁高龄仍然是《60分钟》的专职特派记者。尽管四十年来他在CBS新闻部门的工作主要就是为《60分钟》出镜采访,录演播室,配音,并不必须自己动手写稿子,也不一定非得和制作人一起盯后期剪辑合成,但我个人从不否认他既是出色的主持人,更是了不起的记者。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创办于1996年,那是中国电视新闻从业者最激情四溢的年代。编导+出镜记者的岗位设置,采访现场双机拍摄的技术标准,甚至支撑一班年轻人力图以电视调查文体为表现手段、以记者的独立调查和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诉求的精神理想,都有着学习借鉴《60分钟》、《全景》等优秀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的深深印记。地方电视媒体的新闻深度报道栏目也非常类似,如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行动》,上海电视台的《新闻观察》等,后者在改版创立《1/7》时,版面构成甚至出镜记者在片头的出场方式,都和《60分钟》十分类似。在这一背景下,“出镜记者”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特色的称号——它是中国电视新闻行业中一个新的岗位设置,更是那一时期电视新闻从业者力图在中国的媒介环境下培养如迈克·华莱士这样的优秀记者的雄心和理想。无可否认,无论王志、杨春、长江还是柴静,无论他们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如何,各自的特点孰优孰劣,他们同属于中国电视新闻行业最优秀团队,也属于中国电视新闻记者最优秀的群体。
说到柴静,我看过她在《看见》里提到在《新闻调查》六年做过的大部分片子。她和她的编导团队一向是我十分关注的年轻团队,勤勉,努力,有理想,有思考,尽管并不是他们每一个具体的采访方式、操作手法、剪辑逻辑我都完全赞同,但《双城创伤》、《命运的琴弦》、《阿雯的噩梦》、《以生命的名义》、《网瘾之戒》,即便用很严苛的业务标准来看,柴静在这些报道当中都有非常出色和出彩的表现。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年来他们始终在自我反思中成长。而且,在电视新闻这个高强度、高消耗的行业,有多少记者能在日常工作的压力之下,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趣味,读一套《19世纪文学主流》,想一想顾准是谁,甚至写一写冯唐小说的读后感。记者有很多种,记者不必完美。如今的柴静,是《看见》的主持人,希望她仍然是那个对新闻业、对社会、对未来怀有敬畏之心的记者。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