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老爸各色 全面剖析教育经

2013年11月02日10:41  辽一网-华商晨报 微博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吴影)近日,荧屏上各大综艺选秀偃旗息鼓,而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则引爆了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在该档节目中,林志颖和儿子Kimi、田亮和女儿田雨橙、名模张亮和儿子天天、王岳伦和女儿王诗龄、郭涛和儿子石头,这5个家庭在艰难的环境里携手作战参与两天一夜的生存游戏,面对一个又一个任务,头一次单独带孩子的爸爸们手忙脚乱。遇到孩子哭闹,有的爸爸尴尬烦躁,有的爸爸手足无措,有的则干脆放任不管了……5组明星父女/子组合,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截然不同,到底谁才是好爸爸?虽然节目播出之初,网络上就流行着心理专家对5位爸爸亲子教育的详尽分析,但随着节目的深入,似乎,爸爸们的教育方式呈现得更为全面。

  到底谁才是好爸爸?听听专家怎么说。

  林志颖&Kimi

  典型场景:

  林志颖在厨房忙活做饺子,因为居住环境简陋,林志颖同时还得自己生炉子烧开水,而独自在屋的Kimi被突然响起的闹钟声吓得大哭,林志颖为了安抚受惊哭泣的kimi,“指责闹钟不乖”。

  流行说法:林志颖教孩子推卸责任

  在这件事中,有教育专家说林志颖指责闹钟不乖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亲子互动中的“指责模式”,可能在无形中让小孩学会遇事推卸责任,习惯性地把过失都归于他物之上。

  本报心理专家:正能量的榜样爸爸

  本报心理专家、辽宁省妇女儿童培训中心主任赵莹认为,通过电视剪辑呈现出来的林志颖对于闹钟事件的处理,的确不恰当。不过,也要综合起来看,林志颖在对儿子的教育中,遇到类似事件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如果这仅仅是一次偶然,那么也不必过分夸大这件事对Kimi性格的影响。而且当林志颖端着饺子牵着Kimi去和其他爸爸集合的时候,Kim的手里还拿着那个曾经吓得他大哭的闹钟。电视节目上并没有呈现Kimi是如何与闹钟成为朋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其中林志颖这个爸爸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赵莹告诉记者,评价任何一个人都需立体、综合评分。在很多细节之处,林志颖都为很多爸爸做了示范。与Kimi交流的时候,林志颖总是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与孩子保持平等的交流。

  Kimi舍不得交出玩具“小黄”的时候,林志颖抱住儿子,陪他一起伤心难过,最重要的是,他站在Kimi的立场上,肯定了“小黄”对孩子的重要性,成功帮助Kimi疏导情绪。午休时林志颖给儿子冲奶粉,掏耳朵,睡觉时比赛看谁张开眼睛和嘴巴讲话就输了,最后Kimi安静入睡。赵莹认为,在这些细节上林志颖做得很完美。“平等地跟孩子交流,会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在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拥抱他,会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他的情感诉求被接纳、被关心,这些往往都是被很多家长忽视的。”同时,赵莹告诉记者,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是不把小孩子当成“人”来对待的,往往忽视孩子也需要被尊重这个事实,所以才会有很多家长认为私看孩子信件等行为是合情合理的。

  田亮&田雨橙

  典型场景:

  刚一下车,田雨橙对农村生活就各种不适应,选房子的时候就开始哭,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爸爸田亮几番劝解之后依旧无效,有点绷不住的田亮说:“你是来表演哭的吗?”并且田亮经常把“你看人家弟弟、妹妹”挂在嘴边,吃饭的时候田亮也是惟一一个没有哄着孩子说食物好吃的爸爸,而是跟女儿抱怨“在家里不好好吃,来这只能吃这个!”

  流行说法:中国式的传统爸爸

  因为爱面子、好攀比和在女儿面前抱怨,田亮被批评为“中国式父母的毛病全有”。网络上对田亮这种教育模式批评的声音最多。也有专家表示,田亮这个父亲,可能会让女儿形成敏感、紧张、爱逞能的性格。

  本报心理专家:身体力行比说教有意义

  心理专家赵莹认为,每一个人在成为父母之后,他的教育方式都会多多少少受父母辈教育方式的影响。“田亮之前是一名运动员,他的生活里习惯了要竞争、要比较,所以他的思维里在女儿不乖的时候和别人比较,是特别正常的一件事。在摄像机面前呈现的,未必就是父女关系的全部,由单纯的几句话就断定田亮‘中国式父母的毛病全有’也未免太以偏概全。”

  除了从父母那里承袭过来的教育习惯,同时,年轻父母都有自省能力,孩子成长,爸爸也会跟着成长。节目中的“村长”分配了学习唱歌的任务,田雨橙说在学校里要好几天才学会一首歌。田亮就说:“那我们就不学了吧”。田亮因此也被网友批评“从小就教会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其实,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田亮之后想了很多办法让田雨橙学唱歌,但是因为剪辑原因,这些并没有呈现在荧屏上。在沙漠里,因为可以使用的水量有限,田亮拎起了水桶外出寻找水源,最终发现了翻过一个沙丘就有一个不小的湖。心理专家赵莹认为,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一定会在女儿田雨橙心里留下印记,当田雨橙一个劲儿地央求爸爸让自己滑沙的时候,田亮考虑再三决定放手让女儿去体验,他一路跟在女儿身后保护,直到安全区域才放手,这样的举动也展现出田亮对女儿深厚的爱。

  王岳伦&王诗龄

  典型场景:

  菜市场里,王岳伦拎着菜篮子自顾自地为50块钱如何买到三天的食材而犯愁,而王诗龄一会儿和田亮的女儿牵手,一会儿在市场门口与同龄小孩交朋友。总之,王诗龄对待周围环境一直显得游刃有余,基本上不用爸爸操心。而爸爸王岳伦一直处在为剧组分派的各种任务发愁之中。

  流行说法:零经验的新手爸爸

  连妻子李湘自己都承认:“像王导这样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是女儿王诗龄却相当有主见。从节目中也能看出王岳伦爸爸这个角色,在女儿的生活中存在感很低。王诗龄小小年纪表现出来的超强交际能力,显然也不是从爸爸身上学来的。有网友推测,在家照顾女儿的工作基本上应该都是李湘。而据此前有媒体报道,王岳伦和李湘在家里分工明确,王岳伦负责教育,李湘则负责女儿的生活起居,所以这次《爸爸去哪儿》和女儿单独外出生活的72小时,王岳伦直呼是“噩梦”:“因为从来没有单独跟她在没有妈妈或者是保姆的情况下,相处很长时间”。

  本报心理专家:爸爸不能缺席家庭教育

  王岳伦这个爸爸很典型,因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教育习惯,很多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基本处于缺席状态,基本上都是妈妈在奶奶姥姥等长辈的协助下教育孩子,爸爸则是“甩手掌柜”。心理专家赵莹认为:父教缺失可能造成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由于性别榜样的缺失,男孩子可能出现对性别角色把握不足的现象,即所谓的“娘娘腔”。二是可能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三是女孩长大可能成为“大叔控”,无法处理好与丈夫之间的关系。

  心理专家赵莹还认为,虽然目前王诗龄表现出“小大人”的状态,生存能力、交际能力都很强,但是如果成长中一直缺少爸爸的身影,对她的成长也非常不利。

  郭涛&石头

  典型场景:

  录节目的时候,郭涛的儿子石头就摔伤了胳膊。这对于四十几岁才有儿子的郭涛来说,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坚持让儿子参加节目。于是,在节目里,小石头总是打着石膏吊着胳膊,一路狂奔。当石头独自一人成功找到了铁锅之后,郭涛很骄傲地说:“好小子!”

  流行说法:敢放手的硬汉爸爸

  石头胳膊受伤,郭涛也没有特别照顾儿子,还让儿子帮自己扔垃圾。在Kimi闹别扭不肯去与石头一起完成任务的时候,郭涛就让石头自己去,锻炼儿子的担当感。很多专家认为郭涛的教育方式与林志颖的细腻教育方式不同,完全是“散养”。很多网友都认为,石头长大了也必定是个阳刚气十足的男子汉。

  本报心理专家:“散养”也不能忽略赞美

  自从上了《爸爸去哪儿》之后,郭涛人气暴增,网友调侃说郭涛又因为儿子翻红了一把。的确,在《爸爸去哪儿》中,郭涛和石头身上的爷们气为他们加分不少。郭涛对儿子的“散养”教育也备受推崇。

  不过,本报心理专家赵莹也提醒读者,散养不等于不管孩子,而是让孩子去体验、去尝试。同时,赵莹告诉记者,一般采用“散养”方式教育孩子的爸爸,多数不太擅长表露情感经常赞美孩子,但事实上孩子很在乎大人的关注和赞赏。父母应该多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拍拍后背、亲亲脸。

  张亮&天天

  典型场景:

  晚饭后各回各家,名模张亮问儿子今天“村长”在召集大家集合的时候他是怎么表现的。天天没说话,张亮让天天扮演“村长”,而自己将儿子当时的表现演了一遍,之后张亮问儿子有何感受。之后,张亮又让儿子再一次扮演“村长”,而这一回在听到“村长”召集令的时候,张亮立刻响应。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张亮让儿子感受了一把如何尊重别人。另外,张亮不小心把水洒到儿子鞋上,立刻就说“对不起”。

  流行说法:有原则的嘻哈爸爸

  通过角色互换,告诉孩子怎样才是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感到舒服,这种方式比直接说教要有效得多。张亮的教育方式,也被认为看似嘻嘻哈哈,但却是很有原则的。

  本报心理专家:爸爸是孩子的第一品德老师

  心理专家赵莹告诉记者,张亮的做法非常好,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方式叫“情景模式”,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孩子更容易把成年人口中的道理具体化,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但在沙漠生存时,为了既能让儿子吃到鱼,又要节省用水,张亮跟卖鱼的老板撒了个谎,说自己家里停水了,请他帮着把鱼洗一洗。心理专家认为,一个好父亲会从点滴小事中给孩子展示什么是诚实、谦逊与责任,让他们明白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品德。如果张亮直说自己家里缺水,估计卖鱼的老板也会帮忙。

  童心是最大的荣耀

  前些天,动画大师宫崎骏封笔,成人们的世界一片哀鸣。在宫崎骏构筑的动画里,有一颗飞翔着的童心,相信雪地花开、相信赤足可走过深海、相信号啕大哭过后亦可微笑着把困境缓缓推开——每个人都曾有这么一颗美好的童心,被岁月的流沙磨砺后,它便成了,那颗藏在你蚌壳般坚硬的心里面的,珍珠。

  那颗珍珠,因你我拥有过,埋没过,因而知道它有多珍贵。《爸爸去哪儿》便是把这颗珍珠展示在你的面前,久违的,最天真的童心,最稚嫩的思维,最纯洁的情感。那些场景、话语、片断直捣人心,也因童心是它最核心的部分——不过,节目的红火大多来自于娱乐元素,关于展示童真的节目,这不是原创,更不是首创,惟独它轰轰烈烈地红了,除了成熟的复制韩版节目的流程,再有的无疑就是明星催发的娱乐效应和话题效应。

  这档节目过后,微数据提供了人气指数,不仅孩子们关注度从“甚微”至爆棚(虽是明星的孩子,但是没有经过节目的传播也只是孩子而已,更何况都金贵地保护着),孩子们的爸爸更是父凭子贵,身价飙升——即使有着最初始的童心做招牌,但却阻挡不了它一往情深的娱乐走向。

  好像大多数的选秀比赛,比着比着就故意煽情,人为矛盾,粉丝骂战,恶俗的剪辑师还偏爱剪出有噱头的镜头,把阳春白雪的心情都冲没了——网上有段被节目组删掉的视频,Kimi和王诗龄因为抢球,小女孩手快地打了小男孩两下,小男孩哭了,转眼两人就牵手和好了,怎知两边的拥护者却唇枪舌剑,骂到兴头自然也没有好话——当爸爸们发张宝贝的签名照就人群汹涌,当宝贝们走路遭遇大明星般的窥视,当人生无可避免的成人式的比较和权衡提前而至,你总是想,让他们成长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让他们笑,流泪,那种纯真感,是我们心头可一再回味的暖阳,轻盈纯洁的童心才是最大的荣耀啊!

  森蝶(田亮对女儿的昵称),敏感、善良又具活力,不争不抢;而王诗龄情商极高;天天很有表现欲;石头是个正常发展的小汉子;Kimi是乖乖宝贝,这些生长在盛大的宠爱和议论中的孩子,人生会不会有个转弯?反正,他们的爸爸已经转弯了。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