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辟谣:2000万版权费完全是误传

2014年11月28日10:35   辽一网-华商晨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严歌苓资料图 严歌苓资料图

  《金陵十三钗》剧版《四十九日祭》即将开播

  纪念12.13第一个国家公祭日的抗日史诗大片《四十九日祭》12月1日将登陆湖南卫视。该剧以审判形式清算日军罪行,向世界展现这段中国国家记忆以及灾难中的人性与情感。

  作为此剧编剧兼原著小说《金陵十三钗》的作者,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昨日在微信群接受了记者采访。

  电视剧的改编难度高于电影

  华商晨报:电视剧《四十九日祭》和电影《金陵十三钗》,都是你来当编剧,你觉得做完电影又做电视剧有必要吗?

  严歌苓:因为我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创作中,也找到了一些史料,非常珍贵。一个是当时国际安全区的一个总经理叫乔治自己写的亲历南京大屠杀的所见所闻,另一个是我奶奶的姐夫,他是国民党官员没有来得及撤出南京,他在南京写的《宪军三日记》,这两本史料给了我很大的冲动。电视剧把南京大屠杀写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华商晨报:电影改编和电视剧改编哪个更难?

  严歌苓:改编电视剧要考虑怎样让每一集都能充分的表达南京大屠杀49日内的人物内心和细节,而不让观众觉得你是在活活把一个电影内容拖成一个电视剧的内容。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把史料尽量地用进去。

  华商晨报:为什么取名《四十九日祭》?

  严歌苓:名字是张黎导演的贡献,整部剧我没看全,不能够说太多,我只看了前5集,非常壮阔和悲壮,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华商晨报:两个不同感觉的女主人公玉墨,哪个更贴近你的小说?

  严歌苓:两个玉墨都是我想表现的。一个展现得更长,从史前到史后,特别是在南京大审判时。南京大审判这是我们国家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中从来没展现过的,玉墨在南京大审判中为姐妹的复仇,我觉得那个是我特别想表现的。

  华商晨报:张嘉译版神父,与贝尔版神父,无论国籍还是气质都有很大差别。

  严歌苓:张嘉译演神父事先我们有考虑,因为在电视剧中不好展现太多外国人的形象,有太多外语,打字幕的话观众容易走神。所以张嘉译是一个神职人员,被外国神父养大,这个关系比较符合当年的情况。

  华商晨报:之前电影版上映时,两个女性群体(年轻女学生和成年妓女)的命运互换引起了一些争议,对于那些争议你怎么看,这次会有改动吗?

  严歌苓:女性群体互换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因为这不是两个女性群体贵贱的互换,这是成年女性保护未成年女性的选择。

  不担心剧情变长而被质疑注水

  华商晨报: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作品都比较残酷,电影中有很多画面不太适合低龄观众,但电视剧是要全家观看的,改编时有没有减弱残酷程度?

  严歌苓:我和导演商量过了,尽量减低视觉上残酷的刺激。

  华商晨报:《红高粱》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业内人士认为故事拖沓加入太多儿女情长,是否担心剧版《金陵十三钗》被质疑注水?

  严歌苓:我觉得《金陵十三钗》拓宽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之前写的是教堂里面,现在拓宽到整个南京城,不会让大家觉得注水。

  华商晨报:电影《归来》中巩俐的表演自然精准,观众也买账,但她却没得到金马奖,你怎么看?

  严歌苓:巩俐的表演是非常出色的,她把冯婉瑜塑造得惟妙惟肖。我笔下的江南女子由她塑造出来能让我折服,是非常了不起的表演。但不仅是金马奖,其他的各类奖项包括文学奖,都有综合考虑的因素,不一定把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

  华商晨报:作为最炙手可热的作家和编剧,外界说你的小说作品影视剧版权卖出的最高价将近2000万元,其他作品影视版权的出售起步价也达到1000万。

  严歌苓:关于2000万的版权费完全是误传,这对我是非常有害的,美国税务机关盯上我的话,我会被整得很惨的。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孟丽

(责编: maiko)

文章关键词: 严歌苓电视剧2000万金陵十三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