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志仍需努力
韩松落
去年,就在“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每年11月25日)到来之前,艺人黄贯中,在微博上公开了自己的家事:他的父亲有严重暴力倾向,长期对家庭成员施以暴力,尤其是对家中的女性,更是经常下重手,黄贯中的母亲经常被殴打,甚至被“大菜刀一刀刀砍”,连朱茵也没能幸免。消息一出,朱茵迅即成了微博搜索热词,许多人去留言慰问。
家暴燎原,知名女性也不能幸免。前年夏天,两起与知名女性有关的家暴事件引起公众注意。7月,台湾女艺人W,因为在夜店和男性友人拥抱致礼,被男友打得头骨骨折近乎失明;8月,李阳与妻子kim的离婚案,在北京开庭,一群女性志愿者,穿着黑T恤,以递送给法官的联名信和网友签名的形式,对她表示支持,并在庭外表演歌舞——改编后的《伤不起》,kim走出法庭后,对声援她的志愿者说:“他不会改的。”
家暴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样的人会有家暴倾向?这恐怕是个世界性难题。亦舒有本小说叫《爱情慢慢杀死你》,探讨的就是家暴的不可预测。小说女主人公,家世良好,加入报馆后,从事家暴报道,应该说,对家暴,有足够的认识,也有足够的预防。但她在工作中认识的医生男友,却慢慢显露出极端性格及暴力倾向,这个男人同样出身世家,“浓眉大眼高鼻梁”,在相处之初,彬彬有礼和蔼可亲,甚至,他们相遇的地方,都是妇女庇护所,他为那里提供义务诊疗,但接下来,故事却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我从前的朋友中,一位因为屡次实施家暴,打跑了三任妻子,被所有朋友远离的男士,平时也温文尔雅,脸上常带笑容,性格貌似恬淡,最大的爱好竟是垂钓。
家暴实施者,不肯控制自己的暴力倾向,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倾向来源复杂,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家暴的成本非常之低。
强大的生活压力之下,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薄,家庭价值,在价值排序里,是非常靠后的。年轻人不会在择业时考虑离家是远是近,能否照顾父母,青少年犯罪和儿童遭受性侵报道里,永远有个父亲或者母亲痛哭流涕地说,自己因为忙于事业,没能和孩子好好相处。“家”是如此的不重要,以至于“常回家看看”会被咏唱,“过年回家”像一个夸张的仪式,一个全民狂欢节。
但每逢拐卖妇女儿童、家暴等等需要旁观者表态、需要社会管理者进行干预和制裁的事务出现,人们却又乐于将它们推向“家务事”领域,使之混沌化。《盲山》里,面对被拐卖的女子的求救,基层官员表示,那是“家务事”,李阳家暴事件发生后,许多人表示,“女方肯定也有责任”。那是一个人用暴力对待另一个人!妻子或者丈夫的身份,不应成为免责的条件。
当家暴导致严重的结果时,对双方的制裁却绝不混沌,精确地体现男女有别的原则。网友“晚睡姐姐”在她的文章《比施暴更可怕的是施暴的逻辑——李阳事件续读》里,举了实例,北京女子董珊珊被丈夫打死,该男只被判了6年有期,因为是“一个月才打死,在力量和速度上有欠缺”,而对女性囚犯的调查却显示,十几个将长期实施家暴的丈夫杀死而获刑的女人,最少的也被判了12年。
发生在知名女性身上的暴力事件,则更加难以言说。对女明星、女性名人来说,遭遇家暴或者其它的侵害,会导致名誉及形象受损,而犯事的男性侵害者,却巍然无碍。朱茵在家庭内部所受到的伤害,我们从她微博或采访中,都看不到蛛丝马迹,她不能说,不可说。李阳家暴事件后,他的曝光率反而增加,大量的话语机会送上门来,而在kim和李阳离婚案的法庭外,以歌舞和举横幅这种最柔和的形式表示声援的志愿者,却遭遇干涉,当李阳出现时,大批记者都舍kim而奔向李阳。
革命仍未成功,女同志仍需努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